首页 理论教育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高效课堂模式的关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高效课堂模式的关系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高效课堂模式依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仅是被动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加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和师生之间双向互动的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高效课堂模式的关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思想渊源可以上溯到苏格拉底柏拉图的观点和教学实践,此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以及认知结构理论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都产生了极大影响。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些理论对我国近年来新一轮课程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何克抗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中指出,学生是教学中心,是建构知识的主动者,教师从传统的权威,变为学生建构知识的引导者、促进者[8]。张瑶在其“271”高效课堂教学实践中总结,在实际教育中,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教育,存在不完整、不相干及不灵活等弊端,而建构主义学习针对这些弊端提出: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学习新知识,要依靠已有经验,要想理解新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需通过对比、分析、独立思考等方式[9]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学生观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入教室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10]。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将已有知识与新知识有机结合。高效课堂模式依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教师为学生构建积极的学习环境,参与学生的课堂活动,辅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达成教学目标。主张学生作为课堂的主动者、社会性学习者,应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讨论、探究,取长补短,共同完成新知识的建构过程[11]。(www.xing528.com)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仅是被动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他们能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和吸收,从而将其变成自己的内在知识,同时由于新知识的进入又会使原有的知识结构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的过程不是对新信息的直接吸收和积累,而是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相互作用中,完成新旧知识的整合。该过程中,包括了主体对知识客体的选择、分析、批判和创造。

在以往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充当着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的角色,枯燥地将知识单向输送给学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加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和师生之间双向互动的过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正是实现了师生合作、师生交流、师生共享的新型教学模式,将其运用于古诗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挖掘问题的实质,让学生依据自身经验背景或查阅资料等方式去建构知识、理解知识、消化知识。真正让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更多的是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