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朝茶的制作方法及不同类型的特征分析

宋朝茶的制作方法及不同类型的特征分析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先聊聊蒸青,然后再重点讲研膏。如果让我们给宋朝片茶下一个简单定义的话,用五个字即可概括:蒸青研膏茶[2]。可是在压榨、研磨和反复漂洗的时候,茶叶里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必然损失过半,这又是研膏的坏处。蒸青之时,要用特制的叉杆及时翻动顶芽和嫩叶,以免茶汁流到锅里。[2]严格来讲,“蒸青研膏茶”这个定义并不能概括所有宋茶,因为宋朝除了有片茶,还有草茶,而草茶是不需要研膏的。

宋朝茶的制作方法及不同类型的特征分析

北宋大文学家范仲淹写过一首很长的长诗《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其中有这么四句:

终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贪。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

前两句写采茶:采茶工人忙了一整个早上,也没能采满一篓,因为他只采最好的茶叶,不敢贪多务得。

后两句写做茶:经过了“研膏”“焙乳”等工序,终于做出了巧夺天工的片茶,有的片茶像玉圭一样方正,有的则像皓月一样浑圆。

焙乳是制造宋茶的最后一道工序。乳,茶也;焙,烤也。把出模的茶砖架在炭火上烘烤,烤到内外干透,这就是焙乳。

研膏则是制造宋茶的第二道工序,这个环节非常关键,非常独特,它是宋茶区别于唐茶的最大特色,也是宋茶区别于现代茶的最大特色。

我们先聊聊蒸青,然后再重点讲研膏。

新摘的茶叶,拣选,分级,去掉白合、乌蒂、盗叶等茶病,分出中芽、拣芽、小芽等级别,这时候茶叶仍然是湿的,露水未干,潮气未除,甚至还免不了会带些细微的尘土,所以需将“茶芽再四洗涤,取令洁净。然后入甑,候汤沸蒸之”[1]。将茶芽放到水中反复漂洗,直到非常干净,再捞出来蒸青。

蒸青需要一口大锅,锅里倒入半锅清水,锅上架甑,甑上盖笼。宋朝的茶甑用陶制成,外形像盆,只是在盆底密密麻麻凿出许多小圆孔,蒸汽可以嗤嗤地透过小孔中往上蹿。大火烧开,把茶叶摊放到甑里,盖上用竹子和苇叶编织的茶笼,直到蒸熟为止。

炒青最讲究火候,蒸青亦然。《北苑别录》云:“蒸有过熟之患,有不熟之患。过熟则色黄而味淡,不熟则色青易沉,而有草木之气。唯在得中之为当也。”茶叶不能蒸得太老,也不能蒸得太生。蒸得太老的话,茶色变黄,茶香变淡;蒸得太生的话,茶色则过泛青,泡时易沉底,茶香不纯,残留着浓浓的青草气。

可是怎样才能判断蒸青的火候是否恰到好处呢?现存于世的所有宋朝茶典对此都没有说明,我们只能通过实际操作来总结要点。根据我的经验,把茶叶摊得薄薄的,最多只摊两层,大火蒸十五分钟左右,住火,揭笼,发现茶叶的颜色由青绿变为嫩黄,捏一片尝尝,没有一丁点青草气,那就算成了。如果茶叶还很绿,还残留着浓郁的青草气,说明火候不到;如果茶叶变得暗黄,并闻到淡淡的煳锅味儿,则说明火候过了。

茶叶蒸熟了,就可开始研膏。(www.xing528.com)

研膏分为三个环节:一、压黄;二、捣黄;三、揉黄。

所谓“压黄”,就是用竹片和细布把蒸青过后的茶叶包起来,放到木榨的榨槽里,再往榨杆上吊一块石头,在重力和杠杆力的作用下慢慢挤压,把多余的水分和苦涩的茶汁压榨出去。不过并非所有的茶叶都能这样压黄,还需根据茶叶的品级来选择不同的压黄方式。如果是一枪二旗的紫芽、一枪一旗的中芽、没有旁叶的顶芽,就用木榨压黄好了。如果是从顶芽里剔取的银线水芽,则不能入榨了,必须用丝布包住,压上一块石板,轻轻挤压里面的苦汁。为什么不能把水芽放到木榨里压黄呢?因为水芽太细太嫩,本身没有多少苦汁,如借助杠杆力使劲挤压,会把水芽的精华全部榨走,可谓暴殄天物。

“捣黄”是把压榨过的茶叶放进陶钵里,用一根木杵反复舂捣,一边舂捣,一边研磨,一边用泉水漂洗,如此这般很多遍,直到把茶叶里的苦涩成分彻底清理干净。按照《北苑别录》的记载,制造最高级的贡茶“龙团胜雪”和“白茶”时,竟然需要研磨十六遍,一个茶工研磨一天,也只能做成一枚片茶。

到“揉黄”的环节就轻松多了,因为此时的茶叶已经成了无比细腻的茶泥,从捣黄的陶钵里抓起一团茶泥,拍打得结结实实,用热水冲一冲,再将其揉匀,揉得油光可鉴,即可放入模具,压成茶砖。

压黄、捣黄、揉黄,完成这三道工序,也就完成了研膏。以前研究宋茶的朋友大多不明白研膏的真实含义,有人以为是把压榨出来的茶汁熬成茶膏,有人以为是把龙脑、沉香、麝香、檀香等名贵香料研磨成粉,加水调膏,再掺到茶里,以增加成品茶的香度和亮度。这些理解都是错误的,跟宋茶的实际生产工艺相悖,误导了广大受众。

研膏是宋片茶独有的生产工艺,是宋片茶区别于唐茶和现代茶的关键特征。唐茶是蒸青茶,但是不研膏;日本的煎茶和抹茶也是蒸青茶,同样不研膏;中国绿茶台湾乌龙更不用说,既不蒸青,也不研膏。如果让我们给宋朝片茶下一个简单定义的话,用五个字即可概括:蒸青研膏茶[2]

用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研膏有利也有弊。去除苦涩的成分,凸显清甜的口感,通过舂捣、揉捏和拍打来释出少量茶油,使茶砖表层发光发亮,改善成品茶的品相,这是研膏的好处。可是在压榨、研磨和反复漂洗的时候,茶叶里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必然损失过半,这又是研膏的坏处。唐朝人和现代人做茶之所以不研膏,主要就是怕营养成分流失。

陆羽曾经在《茶经》中提到唐人做茶的忌讳:“散所蒸芽笋并叶,畏流其膏。”蒸青之时,要用特制的叉杆及时翻动顶芽和嫩叶,以免茶汁流到锅里。可想,在蒸青的环节都要避免茶汁流出来,更何况是研膏呢?

唐人怕茶营养流失,不敢研膏;宋人怕茶汤发苦,反复研膏。二者取舍,各有所宜,亦各有所不宜。

【注释】

[1]赵汝砺《北苑别录·蒸芽》。

[2]严格来讲,“蒸青研膏茶”这个定义并不能概括所有宋茶,因为宋朝除了有片茶,还有草茶,而草茶是不需要研膏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