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朝采茶的必备工具:茶篓、水罐、茶镊、茶剪

宋朝采茶的必备工具:茶篓、水罐、茶镊、茶剪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宋朝人采茶,身后一般也背着茶篓,不过当要采摘尚未开面的细嫩茶芽的时候,不用茶篓了。《大观茶论·采择》云:“茶工多以新汲水自随,得芽则投诸水。”采茶工人随身携带新鲜干净的水,每采一枚茶芽,就放到水里浸着。也就是说,宋朝采茶有两种容器,一是背后的茶篓,二是胸前的水罐。综上所述,在宋朝采茶需要准备如下工具:茶篓、水罐、茶镊、茶剪。

宋朝采茶的必备工具:茶篓、水罐、茶镊、茶剪

陆羽在《茶经》里提到一种名叫“籝”的东西,并解释道:“一曰篮,一曰笼,一曰筥,以竹织之,受五升,或一斗、二斗、三斗者,茶人负以采茶也。”籝、篮、笼、筥,同物而异名,指的都是竹篓,即采茶时背在身后的竹篓。按陆羽描述,唐朝茶篓大小不等,最小的能盛五升,最大的能盛三斗,也有能装一二斗的茶篓。

宋朝人采茶,身后一般也背着茶篓,不过当要采摘尚未开面的细嫩茶芽的时候,不用茶篓了。《大观茶论·采择》云:“茶工多以新汲水自随,得芽则投诸水。”采茶工人随身携带新鲜干净的水,每采一枚茶芽,就放到水里浸着。《品茶要录·压黄》云:“采佳品者,常于半晓间冲蒙云雾,或以罐汲新泉悬胸间,得必投其中,盖欲鲜也。”要想采到上等的茶芽,你要么就得在天刚刚亮时趁着山岚晨雾采摘,要么在胸前挂一个水罐,罐子里装着新汲的泉水,把采到的茶芽放进水罐,才能保证茶芽不受体温的熏蒸、汗水的污染和其他茶芽的挤压,使之一直保持鲜嫩和完整。

也就是说,宋朝采茶有两种容器,一是背后的茶篓,二是胸前的水罐。如果你对茶没有很高的要求,请把采到的鲜叶大把大把地扔进茶篓;如果你要制造极品贡茶,请把那细嫩的茶芽一枚一枚地放入水罐,用洁净甘甜的泉水来饲养它们,就像饲养一群活泼可爱的鱼苗。当然,你也可以把这两种容器都带上,前悬水罐,后背竹篓,采到好茶就往水罐里放,采到普通茶叶就往竹篓里放,便于拣选和分级。

背上竹篓,拴上水罐,是不是就可以进山采茶了呢?不是,还需要一种采茶工具:茶镊。南宋时来华求学日本和尚荣西亲眼见过宋朝人如何采摘新发茶芽:“茶芽一分二分,乃以银镊子采之。”[1]所谓“一分二分”,就是0.1寸到0.2寸,也就是3毫米到6毫米[2]之间。当茶芽发到这个长度,就可以采摘了。用什么采摘呢?注意,不能用手指去捏,也不能用指甲去掐,必须用银镊子夹。因为这么短的茶芽实在是太细太嫩了,一捏就扁,一掐就断,一提就碎,一拽就烂,只能像外科医生从伤员体内取弹头一样,小心翼翼地剥离肌肉,把弹头一点一点地夹出来。

卖茶翁茶器图 木孔阳/编

早春的顶芽非常细嫩,须用茶镊采摘;清明过后,茶叶坚实得多,可以用茶剪采摘。荣西《吃茶养生论》载:“寒食过后,叶梗坚实,茶民以竹剪采之。”说明宋朝的茶剪不是金属制品,而是用竹子做的。为什么要用竹剪,不用铁剪采茶呢?荣西没有解释,我们按常理推测,可能是因为铁剪容易氧化,宋朝人担心铁锈会污染茶香吧?(www.xing528.com)

综上所述,在宋朝采茶需要准备如下工具:茶篓、水罐、茶镊、茶剪。其中茶篓和茶剪在采摘普通茶叶时使用,水罐和茶镊在采摘顶级茶芽时使用。

【注释】

[1]荣西《吃茶养生论》卷上。

[2]宋朝官尺比现在的市尺要短,一尺的标准长度为300毫米,故一寸长30毫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