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修辞方法难点深度解析

修辞方法难点深度解析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借代借代是将一种事物代替相关的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法。本体和借体之间的关系是相关。(四)比拟比拟也是打比方,是将一种事物说成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法。拟人是将物拟作人,拟物是将人拟作物。

修辞方法难点深度解析

中学生对修辞的掌握一般要求能辨认修辞格,能说明修辞格的表达效果。此类题型所涉及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双关、顶真、设问、反问、对偶、互文等,其中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五种修辞为中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

一、比喻、借代和比拟

(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将一种事物说成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法。比喻包括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比喻里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联系二者的词语叫“喻词”。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是相似。比喻包括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明喻、暗喻和借喻的共同点是本体和喻体相似,但它们又各有特点。

(1)明喻。明喻是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出现的比喻。喻词多为“像”“似”“犹如”。

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本体为“愁”,喻体为“春水”,比喻词为“似”。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是“多、深、不停歇”。

(2)暗喻:包括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比喻词多为“是”。

如果我们将上面的诗句改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就是暗喻。本体为“愁”,喻体为“春水”,比喻词为“是”。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是“多、深、不停歇”。明喻和暗喻的区别就是比喻词的不同。

(3)借喻。只出现喻体,不出现本体,或不在本句出现,而是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的比喻。

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本体为“雪”,喻体为“梨花”。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是“白、多”。借喻和其他两种比喻的区别是借喻只有喻体,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

(二)借代

借代是将一种事物代替相关的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法。借代可以用部分代整体、特征代替人、具体代抽象等。借代包括本体、借体。被代替的事物称为“本体”,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借体”。本体和借体之间的关系是相关。借代中只出现借体,不出现本体和借词。

例:“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高适《燕歌行》)。“烟尘”为借体,本体为“战争”,是用部分“烟尘”代替本体“战争”,本体和借体的关系是相关。

(三)借喻和借代的主要区别

借喻和借代都只出现喻体和借体,本体都不出现,二者极易混淆。它们的最大区别是借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是相似,借代的本体和借体之间的关系是相关。借喻往往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借代则不能。

(四)比拟

比拟也是打比方,是将一种事物说成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法。本体和拟体之间的关系也是相似。被比拟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比拟的事物叫“拟体”。比拟中只出现本体,不出现拟体和拟词。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拟人是将物拟作人,拟物是将人拟作物。

例:“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刘颁《新晴》)

诗句中将“南风”拟作人,赋予了“南风”人的特点,“偷开门户又翻书”中只出现本体“南风”,不出现拟体和拟词。

(五)比喻和比拟的异同

同: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比拟中的本体和拟体的关系都是相似。

异:比拟是只出现本体,拟体和拟词不出现。比喻则喻体一定会出现,本体和喻词不一定出现。

例1:“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中的本体为“山”,喻体为“青螺”。只出现喻体,为比喻(借喻)。

例2:“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诗中只出现本体“桃花”,未出现喻体,为比拟(拟人)。

(六)比喻、借代和比拟的共同作用

比喻、借代和比拟的共同作用是可把事物描绘得形象生动,含蓄蕴藉,极具画面美。

二、夸张

(一)夸张的定义

夸张是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的修辞手法。

(二)夸张的分类

较为常见的夸张主要分为扩大夸张、缩小夸张两类。

1.扩大夸张是故意把事物往大、高、多、重、强等处说。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诗句故意夸大了汪伦送“我”的情谊,为扩大夸张。

2.缩小夸张是故意把事物往小、低、少、轻、弱等处说。

例:“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诗句故意缩小了诗人头发由青丝变白的时间,为缩小夸张。

(三)夸张的作用

夸张的作用是突出强调某种事物的特征,以便表现某种思想情感,引起人物丰富的想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双关

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双关。就构成的条件看,双关主要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大类。

(一)谐音双关(www.xing528.com)

利用音同或音近的条件使词语或句子语义双关。例:“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诗中“晴”与“情”是谐音双关,表层意是指天气的晴朗,深层意是指男女之间绵绵的情意。

(二)语义双关

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在特定语境中构成语义双关。语义双关并不是在句中产生歧义,而是透过表面文字传达出另一层意思。例:“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同根”一语双关,表层意指“萁”和“豆”是在同一根上生长起来的,深层意指自己与曹丕是同一父母所生,责问曹丕为何对同胞兄弟逼得这样急迫。

(三)双关的作用

双关因有表层意和深层意,一方面可以使语言幽默,有趣味;另一方面也能适应某种特殊语境的需要,使语言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所以双关具有内涵丰富、含蓄曲折、生动活泼的作用。

四、顶真

顶真,就是用上一句结尾的词、短语或句子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的句子头尾相接、环环相扣的修辞手法。顶真也叫“连珠”。顶真是汉语传统的修辞格之一,经常出现在各种文体的文章中。顶真的作用:逻辑严密,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如行云流水,气势贯通。例:“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辞》)下句的“卷”紧扣上句的“卷”,是顶真。

五、设问、反问

(一)设问

(1)设问是自问自答。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句中诗人自己发问自己作答。

(2)设问的作用:自问自答,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引出下文。

(二)反问

(1)反问是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其中。例:“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下句反问,只问不答,答案却暗含其中:每个人都会引发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2)反问的作用:使感情、气势、语气更加强烈。

六、对偶

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的修辞手法叫对偶。对偶依据上句和下句在意义上的联系可大致分为正对、反对、串对三类。正对,是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表示相似、相关的关系,在内容上是相互补充的,以并列关系的复句为表现形式。反对是上下联表示一般的相反关系或矛盾对立关系,借正反对照、比较来突出事物的不同本质。串对是上下联内容根据事物的发展过程或因果、条件、假设等方面的关联,连成复句,一顺而下,也叫“流水对”。

例:“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是正对。“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是反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串对。

对偶的作用:句式整齐,结构匀称,音韵和谐,铿锵悦耳。

七、互文

互文,指诗文的相邻句中所用的词语相互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例:“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迢迢”“皎皎”互文见义,可以翻译为遥远明亮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互文的作用:互文见义,言简义丰,含蓄隽永。

【记忆精要】

【典例探究】

1.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列诗中“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一句的妙处。

金陵酒肆留别

李 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2.有人认为下列诗中尾联笔法巧妙,升华了诗人的情感,请从修辞角度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

春日京中有怀

杜审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明年春色倍还人。

【注】①作者曾跟随武则天在东都洛阳居住,并结识了许多文臣武将,成为知己和好友,第二年春天,他又伴驾回到西都长安。②游秦,此处指游长安。③风日,春光风物。④道,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