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0.5-1岁婴儿大动作训练要注意的要点

0.5-1岁婴儿大动作训练要注意的要点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让婴儿趴着,成人一手捉住婴儿左手,一手捉住婴儿右腿,一前一后让婴儿有向前爬行运动的认识。当婴儿有向前爬行运动的认识后,成人在婴儿前方放置色彩艳丽的玩具,让婴儿匍匐前行。

0.5-1岁婴儿大动作训练要注意的要点

(一)爬行训练

1.匍匐爬

要想婴儿能匍匐爬,前期工作不能少。先让婴儿平躺在床上或爬行垫上,成人坐在婴儿对面,让婴儿双手捉住成人手指,向上坐起,每次5分钟。这样能够协助婴儿训练臂膀肌肉力量和腰腹部力量。让婴儿趴着,成人一手捉住婴儿左手,一手捉住婴儿右腿,一前一后让婴儿有向前爬行运动的认识。当婴儿有向前爬行运动的认识后,成人在婴儿前方放置色彩艳丽的玩具,让婴儿匍匐前行。如果婴儿肚子太重,爬不动,成人可以用浴巾兜着婴儿的肚子,轻轻地往上提,减轻婴儿手臂的承重压力,从而使婴儿逐渐学会爬行。

2.抵足爬行

婴儿在出生5~6个月的时候就会慢慢地学会爬行,但是在最开始学爬行的时候,可能没有任何的技巧,需要成人的帮助,才能够一步一步地向前爬行。在婴儿练习爬行的时候,首先要把婴儿放在空间比较大,而且周围环境不会伤害到婴儿的地方。然后将婴儿放在床上或爬行垫上,成人一个人在婴儿前面,一个人在婴儿后面。前面的人用婴儿感兴趣的玩具逗引,后面的人轻轻地把手放在婴儿的左右脚上边,这样婴儿在往前爬用脚蹬时,脚底有足够的力量,以后就能够慢慢地向前爬行。

在婴儿抵足爬行的时候,一定不能够往前推婴儿,而要轻轻地把手放在婴儿的左右脚上边,让婴儿自己掌握爬行的技巧。通过爬行训练,婴儿的大脑可以得到更好的发育,甚至也可以使婴儿的腿部力量更多一些,对于以后的走路也是非常好的。

3.手膝爬行

训练婴儿用手和膝盖爬行。让婴儿俯卧在床上,成人用手轻轻托住婴儿腹部(或用浴巾托住婴儿的腹部),让婴儿手臂伸直,上半身直立起来,每次5~10分钟,这样能够协助婴儿全部上半身的训练。经过一段时间上半身直立训练后,当婴儿能够手臂伸直移动膝盖时,成人就可以开始协助婴儿移动大腿膝盖,每次5~10分钟。开始手膝爬行时可能没有前进,反而后退,这时成人可用手轻轻抵住宝宝的左右脚,给他一点支持力,如此宝宝会逐渐学会用手和膝盖爬行的动作。

爬行真的那么重要吗?

4.手足爬行

学会了用手和膝盖爬行后,让婴儿俯卧在床上,用双手抱着婴儿的腰,使其两个膝盖离开床面,小腿蹬直,两只胳膊支撑着,轻轻把婴儿的身体前后晃动几十秒,然后放下来。这样每天练习3~4次,会大大提高婴儿胳膊和腿的支撑力。当支撑力增强后,双手抱住婴儿时可稍稍用力些,以促使婴儿往前爬。一段时间后,可以根据情况试探着松开手,用玩具逗引婴儿,并用语言鼓励他们,慢慢地他们就学会真正的爬行了。

婴幼儿爬行的安全注意事项

有些成人害怕婴儿爬行的时候会对健康不利,所以经常把婴儿放在床上,这样不仅会使婴儿的生长缓慢,而且也会对婴儿的健康成长造成影响。在婴儿学爬行的时候,每天可以用5分钟的时间让婴儿练习爬行,避免爬行的时间过长使婴儿太过劳累。

(二)站

1.扶物站

在生活中,成人要多提供机会训练婴儿扶站,为以后的走路打下良好的基础。婴儿进行扶站练习能够锤炼婴儿腿部的力量,成人可扶着婴儿腋下让他练习站立,或让他扶着小车、栏杆、沙发及凳子等物体站立;成人是婴儿扶站的最好“拐棍”,必要时可站在他们旁边,让他们捉住成人的手站起来;也可让婴儿沿着茶几行走,在茶几上放一个玩具,大人逗引他拿玩具,鼓励其先爬到茶几旁边,再扶着茶几站起来;成人可用玩具或小食品吸引婴儿的注意力,延长其站立时间。

2.坐位站立(www.xing528.com)

8~10个月是婴儿由坐位向站立过渡的时期,一旦婴儿会独坐后,他就不再老老实实地坐着了,而会想站起来了。婴儿可拉着栏杆、沙发等由坐位站立起来,或拉着成人的双手由坐位站立起来。成人可先让婴儿独坐在地垫上,然后拿婴儿喜爱的玩具在婴儿站立可够取的位置逗引婴儿,鼓励其由坐位站立起来拿取玩具。

3.独站

10~12个月的婴儿已经能够独自站立片刻,能迅速爬行,大人牵着手会走。婴儿进入10个月以后,在大肌肉运动方面,也进入了关键期——独自站立。这一时期是婴儿身体平衡能力发展的一个飞跃期,同时也是婴儿身体与四肢协调发展的重要时期。

婴儿独站的训练方式有:

(1)尝试独站:训练婴儿独站时,要由易到难逐渐进行。刚开始时,成人可用双手支撑在婴儿的腋下,帮助婴儿站稳。然后轻轻松开手,让婴儿尝试着站一站,若婴儿出现倾倒现象,大人应立即扶住婴儿,防止婴儿跌倒。在反复尝试站立的训练过程中,婴儿便会体会到站立与坐、爬等动作的不同,为独自站立打下良好的基础。

(2)练习独站:当婴儿独站有一定基础后,可在有软包的沙发上放置婴儿喜欢的各种玩具,让婴儿站立在沙发前玩玩具。或者让婴儿站立与成人玩“认识身体”游戏,成人说“这是我的脚”指一指自己的脚,“这是宝宝的脚”指一指宝宝的脚,“这是我的腿”指一指自己的腿,“这是宝宝的腿”指一指宝宝的腿……然后问宝宝“你的脚在哪儿?”“你的腿在哪儿?”“动一动你的脚”“动一动你的腿”,让婴儿认识自己的下肢。

站立时间不宜太长,时间应由短到长逐渐增加,不要使婴儿双腿疲劳,感到不适。

(三)走的练习

1.移步行走

当婴儿能够独站了,逐渐地就能够迈步行走了。这个时候让婴儿慢慢尝试放开成人的双手挪动脚步。成人可以分别站在婴儿的两边,刚开始距离不宜太远,家长在一边逗引婴儿“宝宝到妈妈这里来”“宝宝来给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从而使婴儿松开爸爸的双手迈开步子走到妈妈这一边。然后爸爸再逗引婴儿,使婴儿放开妈妈的双手迈步到爸爸的身边,反复3~5次,多次练习以后成人可以拉长距离,让婴儿移动行走的时间逐渐增长,距离逐渐增加。

2.扶物行走

婴儿12个月左右可以扶着东西行走了,在这一阶段,成人可以让婴儿扶着家里的沙发、床沿行走,或者成人用一个小呼啦圈套着婴儿的身体,让婴儿用左右手扶着呼啦圈的两边或前面向前行走。

3.推车行走

利用学步用的手推车协助婴儿走路,使婴儿忘记放开成人的手自行迈步的恐惧感,从而愉快地学习行走。或是成人利用婴儿车,让婴儿逐渐学习行走,在室外,成人扶着婴儿推车,让婴儿抓住推车的另外一端。成人慢慢向后退,引导婴儿跟着自己的脚步慢慢向前走。成人一边退,一边鼓励婴儿:“宝宝真能干!走得真好!”还可稍稍改变后退的方向,慢慢拉着推车做弧线运动,提高宝宝运动的灵活性。

(四)训练时的注意事项

要为婴儿创设宽敞明亮、干净卫生、无安全隐患、良好的运动环境。在训练婴儿爬行时,应在地上铺上毯子或者棉垫,使地面软硬适中,利于婴儿爬行。在训练婴儿行走时,应排除四周的障碍物,以防磕碰到婴儿。饭前、饭后半小时内不宜进行训练,婴儿情绪不好时不宜进行训练,每次训练的时间不宜太长,应根据婴儿的情绪、状态而定,当婴儿兴趣盎然时可以适当延长训练时间,当婴儿情绪不好时成人可以变换游戏方式来提高婴儿游戏的兴趣,切不可生搬硬拽、强行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成人应时刻注意保护婴儿的安全,鼓励婴儿大胆尝试,培养婴儿勇敢、坚强和自信的人格品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