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春电影中愈发成长的爱情故事

青春电影中愈发成长的爱情故事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除此之外,中国大陆青春电影也关注社会边缘青年人的形象,以及对这一时期独有的青年文化进行探讨。新世纪以来,青春电影呈现井喷的状态,电影市场同质化严重,青春电影出现了较明显的特征,成为一种经典的标签。新中国成立之后,政治热情对电影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爱情题材的电影并不是主流。这一时期的电影更具有中国民族特色,更具有真实性。

青春电影中愈发成长的爱情故事

新中国成立之前已有经典的爱情片,如《马路天使》《十字街头》,新中国成立之后,《庐山恋》又一次拉开中国爱情电影的序幕。20世纪90年代后期,成熟的“情人节”档期推出,使得爱情片大放光彩。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电影,多反映了积极的青年角色,这些青年的儿女情长融进了国家历史的大背景中。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电影多反映战争时期的青年形象,塑造了国家栋梁的形象,人物形象鲜明、经典,带有浓烈的政治历史特征。如《中华女儿》《白毛女》《阿诗玛》《刘三姐》《早春二月》等,可见新中国成立之初,妇女形象也成为荧幕锁定的类型,这与妇女解放的政策背景相符合。

文革”时期是电影匮乏的时代,是中国电影行业的断层。改革开放以前,中国青年人的形象往往有强烈的政治色彩,青年人的命运往往与时代命运挂钩,而改革开放后,青春电影题材更加丰富,“文革”成为许多作品的背景,“文化大革命”中的人情世故也被搬上大荧幕。尽管有强烈的政治背景色彩,“文化大革命”中所流露出的人情、人性更直击人心,如刘晓庆、姜文主演的《芙蓉镇》。即使在技术条件精湛的现代,生活的空洞与贫乏却使得观众难以看到如此震撼人心的电影。除此之外,中国大陆青春电影也关注社会边缘青年人的形象,以及对这一时期独有的青年文化进行探讨。

新世纪以来,青春电影呈现井喷的状态,电影市场同质化严重,青春电影出现了较明显的特征,成为一种经典的标签。但从豆瓣电影评分以及群众反映来看,“青春”梗似乎被玩滥了,青春片成为“烂片”的代名词。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青春成为一个伤感怀旧的标签,然而当许多观众怀着激动的心情电影院怀旧时,却发现在电影产业化、商业化的趋势下,青春电影变成了套着“青春”名号的爱情片,过分地放大新一代青年追求自由、不受拘束、异想天开等特点,飘忽忽而不切实际,使得人们难以看到震撼人心的电影。(www.xing528.com)

新中国成立之后,政治热情对电影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爱情题材的电影并不是主流。爱情常常不是影片的主线,纵使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爱情片段,也是借助于其特殊意义才得以保存至今。如《柳堡的故事》的故事中,战士救民于危难中与儿女之情融合在一起,将“英雄救美”的本质与“革命拯救人民”结合起来。又如《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这一时期的爱情表现得克制而纯粹。20世纪80年代,电影行业出现了许多唤醒人性、直指人心的爱情电影。如《不是为了爱情》《爱情与遗产》《庐山恋》以及家喻户晓的《芙蓉镇》。

这一时期的爱情故事往往将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糅合在一起,将曲折的恋情与时代的悲剧结合,展现了灾难岁月中人民的心灵创伤与人间真情的可贵,以文革为背景的电影题材更是展示了当时的社会情况以及时代灾难中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时期的电影更具有中国民族特色,更具有真实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