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波四中李泽宁:青春微电影中的成长故事

宁波四中李泽宁:青春微电影中的成长故事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搜索这些关键词,你会在宁波四中找到“李泽宁”。他,是宁波四中一名普普通通的高三学子;他,是宁波四中师生眼中的“大导演”;他,选择在青春的路上与微电影携手同行。今天,我们就打开“微电影”的小天窗,与“李导”聊一聊,他的青春里,有怎样的精彩!最终,在经历了各种挫折和意外之后,影片成功杀青。访谈实录:青春,与微电影同行1.Who am I?感谢我的生命里出现了“微电影”,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宁波四中李泽宁:青春微电影中的成长故事

潘维玲 李泽宁

电影、导演、国际电影节……搜索这些关键词,你会在宁波四中找到“李泽宁”。他,是宁波四中一名普普通通的高三学子;他,是宁波四中师生眼中的“大导演”;他,选择在青春的路上与微电影携手同行。故事从“第十四届北京国际大学生影像展入围导演”开始,这个可爱的孩子,用一个国际大奖给了所有人一个惊喜。今天,我们就打开“微电影”的小天窗,与“李导”聊一聊,他的青春里,有怎样的精彩!

微电影简介:《原来你还在这里》

《原来你还在这里》这部上过新浪微博热搜排行榜的作品,这部纪念我们的“李导”青春的作品,这部承载了一群“孩子”梦想的作品,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原来你还在这里》以单亲男孩方哲等待父亲的一条生日祝福短信为线索,全面展现了单亲家庭孩子那孤僻敏感又渴望温暖的内心世界。通过镜头的层层推进,观影者能充分感受到当今社会对单亲问题的态度。本部影片由高中生全程制作,只为发出心中想表达的声音,并且得到了演员包贝尔的鼓励支持和友情出镜,而本片的主演单钶炜也于2016年被中央戏剧学院录取。

影片三大亮点助推国际影展入围

《原来你还在这里》虽然是高中生的作品,却入围了国际影展,这不仅是因为它的选材独到,更因为全剧有三大亮点吸人眼球

——全面具体展现单亲家庭孩子的内心世界

影片讲述的是单亲家庭孩子方哲的故事。他孤僻内向,在班级中常常被忽视,没有存在感。每次班级讨论有关亲情问题的时候,他总是紧张又敏感,尽量做到避而不谈,小心翼翼地维护自己认为会被人说闲话的秘密。他对于父亲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他怀念儿时父亲陪伴他走过的温馨岁月,却又记恨父亲对他时常的毒打和对自己母亲的冷漠态度。这种复杂而矛盾的内心,始终贯穿于整部影片之中。

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敏感而多思,这部影片将一个单亲家庭孩子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发人深思。

——“一条短信”贯穿始终,使得影片结构紧凑,节奏有序

影片以一条短信为线索,贯串影片始终。每个场景的发展都牢牢扣住了这条短信,一环一扣,使得影片内容紧凑不松散,节奏有序。

——全程高中生制作,只为心中共同的梦想

《原来你还在这里》这部影片,从一开始的策划、选材到中间无数次修改剧本,再到最后拍摄剪辑,全程由高中生自己完成。在敲定剧本阶段,同学们虚心请教,听取了各方意见,努力把剧本完善到最好。在拍摄阶段,正值酷暑,高温又一次考验同学们的耐心。最终,在经历了各种挫折和意外之后,影片成功杀青。这样一部凝聚了无数汗水和泪水的影片,同学们想表达的除了他们对于“单亲”这个社会问题的看法之外,更想展现的是自己对于青春的不怕苦不怕输的坚定态度。

访谈实录:青春,与微电影同行

1.Who am I?我眼中的我。

Q:认识你的小伙伴都非常喜欢你,很想知道,你眼中的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A:我是个内向而不善言辞的男生,正因如此,我喜欢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喜欢通过影视作品去了解外面的世界,也喜欢用影片与他人对话。我也想尝试改变单一的学习方式,利用各种媒介与世界发生关系,所以在电影摄制过程中,我联系场地,寻找演员,和他人讨论剧情,亲自实践拍摄……逐渐地,我也感受到了与人沟通的快乐。感谢我的生命里出现了“微电影”,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2.Why do?我和微电影的缘分。

Q:你和微电影这种媒介很有缘分,第一次接触它是在什么时候呢?

A:其实我第一次触及影视剧是在读初三的时候,当时参演了电视剧《从爱情到幸福》,在剧中担任特约演员,出演一个摇滚青年。此后,有很多剧组来宁波取景,在几个“真正”的剧组过了一把戏瘾后,自己也有了想实践的念头。

Q:第一次实践是什么时候呢?

A:在初三毕业时,我拍摄了第一个原创歌曲的MV作为毕业纪念。在同学们的鼓励下,我坚定地选择了这条道路,所以时常去剧组学习、跑龙套,积累了很多经验。在高一下半学年的时候,我正式拍摄了第一部微电影作品《原来你还在这里》。

Q:经验的积累真的很重要,能简单分享一下你在剧组里的故事么?

A:大大小小的剧组也跑过不少,《守婚如玉》《从爱情到幸福》《实习生》《欢喜密探》等的剧组我都去过。其实,我也是从零起步,主要是在剧组里跑龙套、观摩学习,最让人受益的便是和工作人员聊一些他们的分工和日常生活。更多的时候,我会上网搜索、了解很多剧组拍摄的日常,查阅不同导演写的拍摄经历以及一些专业的书籍。我想,跨媒介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所幸,身边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从小短片、音乐MV到微电影,让我有机会深入了解心中所爱。

3.Productions.我的作品,我的骄傲。

Q:那么多次的尝试,一定收获颇丰,和我们谈谈你的作品吧!(www.xing528.com)

A:其实,初试微电影的时候,人手总是不够,我和小伙伴们总是身兼数职,除了“导演”,我也喜欢做一个“写手”。初中毕业的纪念礼《后退25℃》,我出任了编剧、导演、摄影和制片人。到了高中,宁波四中设有“微光工作室”学生社团,里面的学长是一群微电影达人,我们一起合作了青春音乐梦想题材微电影《梦响》,由他们摄制,我作编剧。再接着,便是原创歌曲《六月的我们》和《靠近》MV的制作,在这两部作品中,我尝试着去做摄影工作,我想,只有了解了微电影制作的方方面面,才能最完美地还原我心里的世界。感谢斐璃工作室的小伙伴们,让我完成了第一部自编、自导、自摄、自制的微电影作品《原来你还在这里》。

Q:《原来你还在这里》入围了第十四届北京国际大学生影像展,并在第一届宁波国际微电影节中获得了宁波优秀影视作品奖,之前有想到它能拿奖吗?

A:说实话,这部作品是我们这群“孩子”的一个心愿,一个理想,也是我们的一个梦。我们热爱微电影,我们努力将它完成,却没有想到它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大的惊喜!我到现在还能记得那天的情景,那天回到家拿到手机看到了一封邮件提醒,内容是我的作品入围了。当时第一反应就是兴奋,和家人分享了喜悦,但紧接着就是紧张。我没有第一时间把入围的消息告诉大家,我只是先跟剧组的主创分享了喜讯。其实我当时在想,只是入围了,万一没有获奖呢?后来,老师和朋友都对我说入围已经很不容易了,包括我前阵子去中国传媒大学面试,考官得知我入围的消息也是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这个影展是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有了那么多的鼓励,一开始的紧张和兴奋,变成了现在的感恩。

Q:拿奖以后,觉得自己和过去有什么不同吗?

A:这次入围对我有很大的改变,很多的媒体进行了报道,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我们的作品,并且引起了大家的热议和思考,这是我们所期望的,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单亲家庭。我觉得自己很幸运,也很感恩。因为这部作品,我在2016年下半年加入了宁波市微电影协会,成为了协会里最年轻的会员,认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因为这部作品,越来越多的朋友认可我,支持我。当然,无形中也增加了不小的压力,但这同时也是我继续坚持的动力。我依然“在路上”,从生疏到现在的驾轻就熟,从门外汉到半只脚踏进门里,从一个小学员到校微电影社的副社长,感恩身边有同样热爱影视的同学们一起交流学习,感谢学校给我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影视真的让我改变了许多,也带给了我许多快乐。我们很幸运也很感激,我们会坚持下去创作出好的作品。

Q:这是一部很有意义的作品,视角也非常独特,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题材呢?

A:我喜欢并且经常关注一些社会热点民生公益题材,比如我们这部影片的单亲题材,比如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社会问题。如今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离婚率也在逐年上升,其中离异家庭的孩子不在少数。而这些承受着父母离异、同学嘲笑等各种压力的孩子,或者是那些仍未从父母离异阴影里走出来的未成年人,无疑是最痛苦、最无辜的。这部影片中,深爱父亲的方哲与不顾家庭而一味追求利益的父亲构成鲜明的对比,化成一把名叫亲情的重锤狠狠砸在人们心中,引人深思。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之前也有不少单亲题材的微电影出现,但大多是从大人的角度出发,批判父母离婚的不合理性以及对孩子的伤害性。而《原来你还在这里》是一部从孩子纯真的视角出发,在刻画饱受痛苦与压力的孩子形象的同时,也熔铸了一颗对父母亲无限热爱的心。我拍这部片子,希望引起大家对于单亲家庭孩子的关怀,就像贾樟柯导演说过的那样,电影之美在于你看了之后有所触动。

Q:制作并完成这部作品,你有什么感受?

A:从筹备、拍摄到现在,因为这个作品我收获了太多太多,最大的感受就是很感动并且很感谢。因为是处女作,自己也什么都没学过,只有自己在剧组当群演时看到的一些“三脚猫”功夫。很感动全剧组几十个小伙伴把“第一次”都给了我,无条件地相信我并且支持我完成了这个作品,大家不计辛苦,也没有要任何的薪酬,都全心地在为这部影片付出着。这其实不是我一个人的作品,而是我们所有人的作品。开机当天强台风来袭,几十位群演同学顶着暴雨来到现场,和剧组成员一起从第一天早上开工到第二天晚上才收工。其间遇到了很多问题,我们都想办法一一解决了,很感动也很感谢认识了这群小伙伴,这段经历会是我这辈子最难忘的经历。

Q:完成这样一部作品一定是不容易的,拍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挫折呢?

A:这部作品是我们在高一的暑假拍摄的,虽然是暑假,但我们都有各自繁忙的学习计划。因为我们剧组的成员来自不同学校,大家的暑期学习和休息时间都不一样,恰逢当时男主角在集训准备艺考。我们就这样在两个月的暑假中零零散散地凑出了15天的时间拍摄完成了这部作品。我觉得影片创作上也有很多是和文化课内容相通的,比如文化课中我们也会学到戏剧的单元,这里的很多知识和我们的影片创作是互通的。尝试过创作戏剧剧本,虽然困难重重,其实对于文化课中的写作、阅读理解和人物的分析都是很有帮助的。我们剧组的主演单钶炜和音乐总监孙辰辉都在同一年参加了艺考,并且最终分别被中央戏剧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录取。所以我觉得,虽然拍摄不易,但这样的一次实践也是很有意义并且让人受益匪浅的。

有很多人听过《原来你还在这里》这部作品名,却未曾细细看过整部作品。这部满含孩子们心血的作品,有着与成年人不同的思维模式和独特视角,你会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亲情”“坚强”“大爱”才是它真正的关键词!

4.Future.未来,我想要这样过!

Q:你从最初的兴趣,发展到职业选择,听说你参加了艺考,艺考是一条很不寻常的路,相信艺考一定让你成长了很多,也相信“李导”一定可以进入一所理想的学校。毕业后,还会继续做“微电影”吗?

A:坚持去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很快乐的,未来我想潜下心来学习一些更加专业的知识,并且依然会选择社会上的一些特殊人群去深入了解,对相关的题材进行多角度地创作,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于社会上边缘人或者说是一些平时大家所忽视的弱势、特殊人群的关注。其实在高一拍完《原来你还在这里》之后,我也一直没有创作过第二部作品。一方面是因为现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二的学习任务也很重,同时我也在高二时候准备艺考;另一方面,我知道自己的水平有限,其实也是想让自己“充充电”,潜下心来踏踏实实去创作不一定让大家都满意但至少自己得满意的作品。去年,我加入了宁波市微电影协会,也是想通过和一些专业老师的交流,让自己学习到更多东西。现阶段,我会认真准备高考,高考后想参加一次云南山区的支教,这也是我一直以来想要去做的一件有意义的事。

5.Friends&Partners.谢谢,我们的学习共同体!一路有你们!

Q:坚持梦想的人,总是那么的可爱,我相信你身边一定有很多与你一样坚持梦想的伙伴,他们当中也有与你一起奋斗前行的人,最后,谈谈他们吧!

A:我们剧组的小伙伴们基本都是同龄的高中生,我们都没有过相关的拍摄经验,都是从零开始。说实话,身边对影视感兴趣的小伙伴很多,但真正热爱、真正能够坚持去拍摄的很少,很多都是三分钟的热度,因为好奇图新鲜。我们的团队成员来自不同学校,有些彼此也都不认识。我们因为同样的热爱走到了一起,从剧组小伙伴成为了生活中的好朋友,我喜欢和他们一起工作和成长。我们剧组里就有主演单钶炜和音乐总监孙辰辉参加艺考,他们分别圆梦中央戏剧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小伙伴也选择了艺考的道路,我们彼此间时常互相打气,在对方失意的时候给予安慰,在收获的时候分享快乐,我觉得能收获这样的友谊真的很难得。前阵子上海戏剧学院率先发榜,就有小伙伴第一时间分享了她的合格证,我也是由衷地为她高兴感觉一个剧组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谁有事大家都会互相帮助,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希望我们剧组今年参加艺考的小伙伴们都能像去年一样取得理想的成绩,一定会的!

同时,我也很感谢同学们对我的支持,他们不仅在言语上鼓励我,更到现场来帮我做群演、在线上帮忙宣传以表支持。他们还推荐我做“闪亮四中人”,让更多的同学认识我,关注我的作品。我也很感谢我的老师,不仅在文化课上给了我很多帮助,在我梦想的道路上,他们也给了我很多的鼓励。高二重新分班后,我发现我的班主任也是一位影视爱好者,每节语文课就像我的影视专业课一样,他对我的帮助很大,尤其在作文方面,这也让我更加地喜欢文学创作。虽然只是懵懵懂懂伸出逐梦的指尖,脚步刚刚踏上跨媒介学习之旅,但我相信这样的学习和生活,是一场轰然绽放的热烈青春,会被更多人看见。

◎我思我在

1.李泽宁同学拍摄《原来你还在这里》涉足多个技术领域,学习了哪些媒体技术?此前,他有过类似的跨媒介学习经历吗?

2.李泽宁同学为什么要选择这个题材拍摄?跨媒介学习仅仅是一个技术行为吗?

3.《原来你还在这里》是李泽宁同学第一部自编、自导、自摄、自制的微电影,但在访谈录里,他反复提到学校的学习环境和志同道合的一群人,并表达了感恩。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4.在跨媒介学习中,能够做出李泽宁这样成绩的学生不会太多,作为学生,他的成功对你在人生目标和职业定向方面有何启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