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影美学原理:电影艺术审美特性

电影美学原理:电影艺术审美特性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章电影艺术的审美特性在正面探讨、剖析了电影艺术的构成因素之后,又一个电影美学的重要理论问题赫然出现在我们面前:电影艺术的审美特性是什么?电影艺术的审美特性,当然会与艺术的审美特性密切相关。艺术是人的审美体验的典型化、物态化,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艺术美对于陶冶人们性情、净化人们心灵、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培养人们的审美趣味方面,均有自己特殊的价值。

电影美学原理:电影艺术审美特性

第四章 电影艺术的审美特性

在正面探讨、剖析了电影艺术的构成因素之后,又一个电影美学的重要理论问题赫然出现在我们面前:电影艺术的审美特性是什么?1952年,匈牙利著名的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就曾尖锐地指出了现代美学家在对待电影这门新艺术态度上的自相矛盾:“在现代美学家中间,很少有人在原则上否认电影的艺术可能性。但是,大多数美学家却认为这门新艺术还很幼稚。这种批评家想等待电影界出现某个莎士比亚式的人物,然后从不朽的经典影片中归纳出结论。这样问题就来了:如果不从理论上和美学上来理解电影,那么他们怎么能认出这种作品呢?他们到哪里去找标准和批判的原则来论证和说明影片质量的好坏呢?”(1)巴拉兹认为,阐明电影这门新艺术“内在发展规律的目的和方向的理论”——电影理论、电影美学,“不能只是事后总结前人的结论,它应该是一种创新立说的理论,它应该能指示未来,在地图上为未来的哥伦布画出尚未发现的海洋。它应该是一种启发性的理论,足以激发未来的新世界探求者和新艺术创作者的想象力。”巴拉兹认为他写《电影美学》这本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证明在旧有的艺术土壤上培养出来的种种根深蒂固的对艺术文化的旧概念与旧标准,已经成为欧洲电影艺术发展的一个最大的障碍。正是这些不适用于新艺术的旧原则扼杀了正在诞生中的新原则。”巴拉兹以杂文的笔调写道:“一架飞机不等于一辆蹩脚汽车,因为你不能在大街上开飞机。经过了无数次实践考验的传统艺术,当然不会像今天刚萌芽的新艺术那样迫切需要理论上的支持。”40多年的时光流逝了,巴拉兹期待着的电影理论、电影美学已有了相当丰硕的一批成果。如同苏联艺术学博士日丹在其《影片的美学》一书中所说的:“电影已历经近一个世纪了。自1895年在巴黎卡布辛林荫道第一次公映起,已经过了87年了。在此期间,产生和确立了电影的经典作品,并得到其他艺术的承认。无论是我国还是外国,都有人大量著书立说,从评论和理论上‘阐述电影’。旧电影和新电影这样的概念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用语。电影学已成为艺术学的一个重要独立分支。”(2)电影已经有了举世公认的经典作品,电影艺术得到了其他艺术的承认,电影理论(包括电影美学)著作大量出现,专门家和普通人对电影艺术的认识、理解,应当说比以前进步了许多。但是,像巴拉兹所指出的用旧概念、旧标准、旧原则阻碍电影这门新艺术发展、否定电影艺术新原则的情况,依然存在。电影要是不能迅速而有力地从理论上继续支持自己,电影的发展、电影的前途不是没有令人忧虑之处的。

电影艺术的审美特性,当然会与艺术的审美特性密切相关。电影艺术的审美特性可以视为是艺术审美特性的子系统,两者之间必定存在若干共性;但是,电影既然是一门新生的独立的艺术,它必定又有自己把握并表现世界的独特规律,具有它不同于其他艺术的自己的个性。探讨电影艺术的审美特性,一方面离不开艺术审美的共同性,但另一方面也是成为我们研究重点的却是对它的独特的审美个别性的讨论、探求。

从美学理论角度来考察,艺术是什么?艺术不过是人类审美体验的物化形态,它具有不容忽视的审美价值。艺术,自然是人工创造的东西,而不是天然形成的东西。艺术活动,是人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审美活动,是一种审美创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性的上层建筑,又是不同于政治哲学科学道德宗教法律的特殊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艺术是对世界进行精神掌握的特殊方式。这种掌握,既不同于从理论概念上掌握,也不同于宗教式的形象的掌握,而是用审美意象来对审美对象加以审美掌握,这是一种特殊的形象思维,始终带有主体的强烈情感、想象和意欲性质。同时艺术有着自己独特的反映对象和内容——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的整体(具有审美特征的社会生活);有着自己独特的反映方式——形象思维(审美的反映)。”(3)审美活动是人类独有的一种鉴别美丑、悲喜、善恶的审美现象的精神活动。艺术活动(艺术创造、艺术欣赏)又是人类审美活动的集中表现形态。艺术是人的审美体验的典型化、物态化,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包括电影在内的艺术,都是人类的审美理想、审美认识、审美体验的结晶、物化。艺术美就是审美化、典型化的艺术形象。艺术美对于陶冶人们性情、净化人们心灵、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培养人们的审美趣味方面,均有自己特殊的价值。应当看到,人对现实世界的审美关系,在艺术审美价值中得到了充分的物化与体现。胡经之从四层关系的独特角度,论述了艺术审美价值的本质及特殊性: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其“特殊”之处在于,艺术并不是哲学、政治、道德或科学思想的特殊形式的简单重复。艺术作品的世界与人的生命世界同构,它有可能包含哲学、道德的思想,包含通过活生生的艺术形象传达的世界审美的多样性。可以说,艺术作品中所包括的现象的宽广范围是其他任何文化现象所不能比拟的。政治集中在阶级之间的关系上,哲学集中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上,而艺术则将自己的视界投注在人与世界的整个体系,即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类)、人与自然四个层面上。这些关系比最深刻的思想体系还要复杂和丰富。这四个层面所展示的广度和深度,表征出艺术所发掘出和展示出人性的广度和深度。这是艺术价值的根本所在。(4)

艺术促使人们扪心自问:我从何而来?又向何处去?什么是自己追求的人生价值与目标?什么又是自己内心的秘密……艺术又促使人们深切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窥探别人的灵魂,沟通相互的心灵,加深相互的理解。艺术促使人们思索人类的命运、前途,寻找自己在生活中的恰当位置,尽心尽力为人类的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艺术促使人们关心自己生存的环境,热爱生命,热爱自然。

艺术的审美价值,还表现为一种面向未来的“超越性”。这如同苏联美学家鲍列夫所指出的:“作品的内在层(审美层)面向着久远的人类历史。艺术中存在问题有三种尺度:过去、现在和将来。在艺术作品中既有人类对他的过去历史的追记,也有对未来的预测。艺术家既面向他自己的社会环境,面向同时代人和‘亲近的人’,又面向‘遥远的未来人’,面向整个人类。艺术家努力介入今天的关系,同时又力图切断当代的界限,把自己时代的经验用于未来,用永不过时的全人类价值的数据来测量当代。这里既有永久的伦理标准(善与恶),又有全人类的审美价值(美与丑)。”(5)这种超越性,也就是巴拉兹在《电影美学》一书所讲的“艺术并不发展”。他还具体解释说:“我们应当懂得,任何一种已经存在多年的艺术,从美学价值的提高这个意义来说,是并不发展的。我们并不认为雷诺阿或蒙奈的绘画要比契马布或几阿陀的更珍贵或更完美。”(6)艺术品一经问世,它的审美价值就是一种客观存在。

要认识艺术的审美特性,就先要研究艺术与现实的关系,研究艺术如何成为一种高于自然美和社会美的美的高级形态,如何成为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审美对象,如何集中地体现着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曹廷华在《文艺美学》一书中,对艺术与现实的关系,得出了以下三点结论性的意见:(www.xing528.com)

1)艺术在发生学意义上是人类物质生产实践的产物,最初只是一种实用功利性的认识形式、认识对象而不是审美形式、审美对象。因此,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艺术本质的第一个层次。

2)艺术向审美对象的生成是人的本质在实践中不断展开其丰富性的结果,即在发现客观世界的美的特性的同时也发现了艺术本身的美的特性。因而艺术作为审美对象是在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中确认的,它仍然保留着反映现实、认识现实的性质,但却通过审美反映、审美认识来体现,是以审美的角度感受、认识和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这是艺术本质的核心层次。

3)艺术作为审美对象,自身的必要条件是特定的感性形式和特殊的情感意蕴。这是艺术本质的个别标志即艺术自身的审美特征。

艺术的审美特性,不仅仅表现在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上,还表现在艺术与情感的关系上。情感是人与客观现实关系的一种表现方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或社会需要的主观心理反应。情感也是艺术最重要的一个审美特性。“情感之所以是艺术最重要的审美特征,不仅仅是由于能表现情感,更主要是由于它能以优于任何方式的特有方式来充分而自由地表现无限丰富多样的情感,全面地、深刻地展示人们感受和认识世界的感性力量和情感欲望,从而使人们获得美的满足。”(7)情感的自然表现,要受人的生理、物理、时间、空间的限制,受诱发原因的制约,不能持久,易变模糊;情感的艺术表现具有如同托尔斯泰所说的四性(独特性、清晰性、真挚性和深刻性),而且又有时间流传的永久性和空间流动的自由性。

艺术的审美特性,还表现在想象上。想象是什么?它是人的一种心理能力、心理过程。高尔基特别指出了想象的性质是思维。他说:“想象在其本质上也是对于世界的思维,但它主要是用形象的思维。”(8)想象又分两种,一种是联想(亦称知觉想象、再造性想象),一种是自由联想(亦称创造性想象)。艺术想象从性质上说,是一种情感型的思维活动。它的特点有两个:一是认识与情感的统一,二是实像与虚像的统一。艺术想象又有三种基本类型,即: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现实型想象注重幻象与真象的一致;理想型想象追求对现实的超越;象征型想象既不精心再造现实,也不虔诚描绘理想,而是按照自己的直觉感受或幻象意识来想象。应当注意,三种不同的想象类型,并非截然分开,互不关联的,它们都是艺术家大脑的功能,都要以对现实的认识、感受、理解、体验为基础,它们的彼此交叉、渗透、互补的情形在艺术创作实际中是普遍存在的,对具体艺术家和艺术作品都要作具体分析。

以上,我们用了相当的篇幅,简要阐述了艺术审美的共同性、一般性。归纳起来说,艺术乃是人类审美体验的物化形态,是人对世界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掌握,是人类审美体验、审美认识和审美理想的结晶物。艺术可以帮助人们处理好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艺术还具有面向未来的超越性,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是人从审美角度来感受、认识与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离不开情感、想象,艺术集中体现了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本章拟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电影艺术的审美特性:1)视象性与听觉性;2)独立性与综合性;3)逼真性与假定性;4)蒙太奇长镜头的互补性。我们期望电影艺术的审美特性,作为艺术审美特性的子系统,能有助于人们更深入、更完全地理解艺术审美特性的母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