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影美学原理:电影艺术的审美享受

电影美学原理:电影艺术的审美享受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电影艺术的审美欣赏电影既是一种大众化的银幕艺术,离了广大的观众,它就难以生存和发展。本节主要论述电影艺术审美欣赏方面的三个问题:审美欣赏的涵义、特性与作用。具体来说,包括对艺术作品形象的认识活动、感情活动、审美愉悦活动及审美评价活动。贺拉斯早已看到了艺术作品的美与魅力、艺术家融注其中的感情,是引发欣赏者相应感情的前提。

电影美学原理:电影艺术的审美享受

第一节 电影艺术的审美欣赏

电影既是一种大众化的银幕艺术,离了广大的观众,它就难以生存和发展。但人们并不是生来就具有欣赏电影这门现代艺术的能力的。马克思说得好:“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说来不是对象”(5)“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6)作为一个电影观众,若是缺乏有关电影艺术的基本知识、基本修养,那就只能说是不合格的观众,是“影盲”或者“半影盲”。人们欣赏电影艺术的能力,固然可以通过自发的、无引导的观赏活动一点点去磨练、积累并提高,但这种成效是微乎其微的。要想尽快成为一个有电影修养的人,就需要自觉地学习有关的电影艺术理论、知识。有了电影作品这个欣赏客体,又有了具有一定电影艺术修养的欣赏主体,电影欣赏是否就能进行了呢?不一定,因为还需要具备沟通电影欣赏的客体与主体的交流渠道。本节主要论述电影艺术审美欣赏方面的三个问题:审美欣赏的涵义、特性与作用。现分述于后:

一、什么是审美欣赏

艺术欣赏是艺术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是侧重从接受者(欣赏者)审美感受的角度来研究艺术家、艺术作品、接受者三者间的关系的。艺术美学的一个分支——接受美学,即是专门研究艺术欣赏者(接受者)是怎样接受艺术作品的,这里面有些什么特点、规律,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等等。作为艺术部门美学之一的电影美学,依上述逻辑,自然也需要专门研究电影艺术欣赏者(接受者)——观众是如何接受银幕作品的。

什么是艺术欣赏?艺术欣赏是指欣赏主体(接受者)对艺术作品(艺术欣赏对象)所进行的一种审美接受活动。具体来说,包括对艺术作品形象的认识活动、感情活动、审美愉悦活动及审美评价活动。依此类推,所谓电影欣赏,是指人们在观看电影时所产生的一种认识活动、感情活动、审美愉悦活动及审美评价活动。电影作品通过银幕上映现的有序的系列镜头,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示生动的生活场面,作用于观众的感官,促使他们或爱或憎、或悲或喜、或同情或反感。这么一来,观众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启发和教育,得到松弛、休息和娱乐。不仅如此,观众还会根据各自的生活经历、文化水平及艺术修养,对电影作品作出判断、评价,进而获得审美愉悦、审美享受及审美满足。观看影片的人在看片过程中产生的感想与体验、欣赏与判断、喜爱与厌恶等认识活动、情感活动及审美活动,即可以称为电影欣赏。

电影欣赏不能凭空进行,需要有一定的主客观条件。首先要有欣赏对象(欣赏客体),这是指由电影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有机统一而形成的银幕上的直观的、可感的、具体的艺术形象;其次还要有欣赏主体(电影观众),他们是具有一定的电影欣赏能力的观众;再次就是还要有沟通、联接欣赏对象和欣赏主体的渠道,也就是两者之间的交流点、共同的兴奋点,否则仍不能构成电影欣赏。

对于欣赏对象与欣赏主体之间所形成的艺术欣赏现象及两者关系应该怎么看呢?唯物主义的美学家与唯心主义的美学家自有不同的看法、回答。康德认为,鉴赏判断“不是知识判断,从而不是逻辑的,而是审美的。”他又强调,“审美的规定根据”“只能是主观的,不可能是别的。”(7)里普斯也认为:“审美欣赏的‘对象’是一个问题,审美欣赏的原因却另是一个问题。美的事物的感性形状当然是审美欣赏的对象,但也当然不是审美欣赏的原因。无宁说,审美欣赏的原因就在我自己,或自我,也就是‘看到’‘对立的’对象而感到欢乐或愉快的那个自我。”“审美的欣赏并非对于一个对象的欣赏,而是对于一个自我的欣赏。”(8)不难看出,作为唯心主义美学家的康德与里普斯,他们均否定了欣赏对象在形成艺术欣赏现象中的作用,也就是否定了艺术欣赏的客观条件、客观性。观众坐在电影院里,若是不放电影,银幕上在整场放映时间里一直空白,根本不出现任何画面,那么,这还有什么电影欣赏可言呢!应当看到,艺术欣赏是一种思维活动,是对欣赏客体的反映。艺术作品被艺术家创作出来,本身就是一种客观存在,艺术作品作为艺术欣赏的对象,不仅是引起欣赏的客观条件,实际上还成为制约欣赏内容、性质与范围的客观规定因素。艺术欣赏者的认识、感情、审美活动,无一不是对艺术作品思想内容、艺术形式的反应。贺拉斯早就说过:“一首诗仅仅具有美是不够的,还必须有魅力,必须能按作者愿望左右读者心灵。你自己先要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同样,你自己得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反应。你要我哭,首先你自己得感觉悲痛,这样,忒勒福斯啊,珀琉斯啊(欧里庇得斯和索福克勒斯悲剧中的人物),你的不幸才能使我伤心,如果你说的话不称,你只能使我瞌睡,使我发笑。”(9)贺拉斯早已看到了艺术作品的美与魅力、艺术家融注其中的感情,是引发欣赏者相应感情的前提。这种看法是带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的。

在指出欣赏对象对欣赏的内容、性质与范围的规定与限制作用时,我们并不贬低、否定欣赏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电影欣赏是一种思维活动,是欣赏客体作用于欣赏主体而引起的一系列内心感受、审美想象。看了《黄山来的姑娘》有的同志的感受是:“真正的美,在于心灵——由人的精神风貌所体现的开放性现代意识和自觉的时代使命感。长影新片《黄山来的姑娘》所开掘的,是过去电影很少问津的新的现实层,着力刻画了一个来自安徽农村的小保姆玲玲的艺术形象。她的穿着‘土气’而颇不入时,梳着‘乡’气的长辫子,还有一双平底布鞋,替主人家买粮回来还把粮本衔在嘴里(额上汗津津的)。然而,她对改革的历史新潮却葆有着敏锐的‘直觉’(并不属于‘自觉的时代使命感’)、热烈的向往,具有独立尊严,个性倔强又很富于同情心,从内到外透现出一种普通人的心灵美。影片通过她在北京三户不同人家帮工的一段独特遭际,揭示了这一性格的发展,凝聚着时代改革的丰富信息,在银幕上呈现出一幅新旧交替时期的社会风情画。”(10)若不是欣赏者有良好的艺术修养,艺术欣赏也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像《黄山来的姑娘》这样的内涵丰富、平中寓奇的影片,对于欣赏能力较差的观众来说,他们会感到“没啥意思”、“没啥看头”,也就说不上有什么欣赏愉悦及收获了。这个例子表明,“欣赏的产生既须有被欣赏者,又须有欣赏者,在欣赏者与被欣赏者之间还必须有一定的联系并发生思想感情的交流。如果在欣赏者与被欣赏者之间缺乏一条思想感情的通路,仍然不能产生欣赏活动。”(11)历史刚过百年的电影,是世界上拥有最多欣赏者的艺术。电影艺术只有经过合格观众的审美过程,才可能体现它的艺术潜在价值。“对牛弹琴”这句成语告诉我们,再好的欣赏对象,若是缺乏相应的合格的欣赏主体,也是难以发挥它的艺术价值、审美功能的。有的人举出了《黑炮事件》在保定公映第一天的事例:“在一个影院里,演到一半,突然停电,抢修之中,花去了10分钟时间,而再继续放映时,环视剧场,大约走了三分之一的人。事故突变,自然不能推卸造成这种局面的一部分原因,而症结仍在,许多人看不懂。一是情节的发散式构思,二是人物表演的‘呆板’,三是电影表现形式的设计,大红、大黄、大块的机器、半截的起重机……这些在客观上和传统的欣赏习惯有距离。”(12)这种情形在其他地方也是发生过的。有了几千年、几百年历史的古老艺术,如绘画、雕塑、音乐、古典诗词等,尚且需要有欣赏指导,对于电影这种综合性的、“一次过”的现代艺术,自然不能放任自流,也需要对广大观众作欣赏指导工作。

二、电影艺术审美欣赏的特性

和一般艺术的审美欣赏相比,电影艺术的审美欣赏必定有与它们相共同的地方。诸如:电影欣赏由于欣赏者之间的主观条件的差别,在面对相同的欣赏对象时,欣赏亦会出现差异,有的人审美收获多,有的人审美收获少。这种差异又是多方面的:有时代的差异,有民族的差异,有阶级的差异,有个人艺术素养、欣赏兴趣、审美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再如,电影审美欣赏中也存在各种艺术欣赏中都存在的共鸣现象。比如,对高尔基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母亲》,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祝福》,根据斯朵夫人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汤姆叔叔的小屋》,根据普希金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上尉的女儿》等,不同国家的观众都赞叹不已,都甚为喜爱,这就是一种电影欣赏中的共鸣现象,也可以说是对同一审美对象产生了共同美感,产生了相同或相近的审美评价。

为了弄清电影艺术审美欣赏的规律,我们必须侧重研究电影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的审美欣赏的特点。归纳起来看,这种特性主要有以下三个:

1.聚精会神的群体观赏

看电影是要到电影院去的。一场电影在9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有几百人、上千人聚集在安静的、黑暗的、有秩序的电影院里,大家都是满怀期待地、聚精会神地观赏银幕上映现出来的生活故事。看到精彩的地方,有喝彩的,有感动的,有流泪的……,这种情绪的相互感染与交流,是一些个人欣赏的艺术所没有的。与电视的家庭观赏、小群体观赏相比,电影的观赏环境、条件都显得更加郑重其事,要受公共场合的公共秩序约束,因而观赏中的干扰是比电视要少得多。电影观赏是要付出经济代价的,因此观众的选择就比较严格、郑重。在花钱买票之前,他们多少要借助一些广告宣传,或听听先睹者的意见,然后才作出判断与选择。电影虽是文化艺术产品,但它仍具有商品属性。“从生产的目的来看,电影虽与一般的物质产品有着很大的不同,需要更多地考虑社会效益,更多地带着精神产品的属性,但实现价值的方式则是一致的,都必须通过市场交换来完成。观众若对一部作品不感兴趣,不愿花钱买票进电影院,那这部作品就只是几盒冰冷的胶片,既无经济价值,也无精神价值。”(13)总的说来,电影带有更多的精神产品的属性,我们首先应当注重它的美学欣赏价值、社会效益,当然也不应忽视其票房价值、娱乐功能。

2.直观的稍纵即逝的放映

看电影与看小说不同,电影提供的是直观的、确定的、具体的银幕形象,是活灵活现的“这一个”,而不是文学语言提供的间接的、不确定的艺术形象。电影是“一次过”的观赏艺术,一个地方看不懂,只有留待下次有机会观赏时再说。电影放映员绝不会因为某一个观众在某个地方没看清楚就把拷贝倒回去重放。可是阅读小说就不同了,生涩的难懂的地方可以反复看个多遍,直到看懂为止,谁也不会限制你。鉴于这种情况,电影要求观众具有起码的电影文化水平与修养,否则就达不到正常的欣赏水平。对于优秀的影片,反复观赏,调换角度,更替重点,实际上是确有必要的。很多有心的观众,不放弃观赏已经看过的优秀影片的机会,理由就在这里。(www.xing528.com)

3.建立在蒙太奇基础之上的审美思维

电影欣赏,是观众接触电影作品而产生的一种审美性的思维活动。大庆有位工程师,他与影片《牧马人》中的主人公许灵均,有着大体相似的遭遇。他看《牧马人》时,特别激动,反响强烈,审美思维效果特别显著。他深有感触地说:“许灵均的爱国热情,表达了我的心声。伟大的历史转折驱散了天空中的乌云,党的三中全会照亮了我的心坎,我多年渴望的为‘四化’贡献力量的大好时光已经到来。我要像许灵均那样,永远地扎根在祖国的土地上,用辛勤的劳动、忘我的工作,报效伟大的人民,伟大的党”(14)许灵均虽然曾是钟鸣鼎食之家的长房长孙,他的父亲成了海外富商,亲自回国来接他出去,继承家产。但是,许灵均早已在纯朴的牧民中、在秀美的大草原扎下了根。他在北京的豪华宾馆里,难以久住下去,他的脑海里闪现出苍茫、辽阔、美丽、一望无际的草原景象。他非常恳切地对父亲许景由说:“假使你5年前回来,我可能跟你走。现在,我们国家走在正路上,我愿意和祖国一道爬这个坡。”当他对妻子开玩笑说要一个人去美国时,秀芝充满自信地说:““你走不了,我心里有数!……你舍不得小学校里那批孩子,舍不得老乡们……”她看了一眼墙上挂的中国地图,又说:“你天天趴在墙上看它,你可以把它取下装在口袋里带走,可那是空的,祁连山你背不走,大草原你背不走!”影片里的许灵均、李秀芝这对患难夫妻的崇高的对祖国的爱,不仅使大庆那位工程师,也使广大观众非常感动。爱国主义的心灵、语言、行为,都闪现着壮美的光彩。电影中的蒙太奇,有叙事性的、抒情性的、揭示性等多种类型,它们使电影成为简洁而省略的艺术,成为意象鲜明的艺术,成为诗意盎然的艺术,从不同方面,引发人们的审美思维,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三、审美欣赏的作用

电影欣赏,是人们观赏电影作品时特有的精神活动,这种欣赏活动不同于一般的阅读文学作品的精神活动。在对影片的审美欣赏的过程中,银幕上丰满而成功的艺术形象、感人至深的生活画面,都会把人带进一个生动的、具体的、梦幻的、富有艺术魅力的、充满审美愉悦的艺术境界中去,使观众产生丰富的审美联想,受到这样那样的艺术感染,使自己思想感情的潮水奔涌起来。进而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电影的审美欣赏作用的大小、强弱,要受电影艺术家与电影欣赏者两个方面的条件的制约。从电影艺术家方面来看,他们创作的电影作品,内容愈真实愈深刻,艺术愈新颖愈完美,那就愈能感染观众、吸引观众。从电影欣赏者方面来看,他们的人生阅历愈丰富、文化修养愈丰厚,那就愈能欣赏影片、理解影片。

电影欣赏以银幕所提供的形象为依据,是欣赏者对影片内容的体会、感受和认识,这里面包含着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两种思维活动,也是一个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认识过程。当观众借助视听器官,接触到银幕上的生活画面、艺术形象时,感觉便产生了。但是,这种直观的、真实的感觉,还仅仅是对影片艺术形象和艺术形式的外部情状的反映,仅是电影欣赏活动的开端。随着对感觉材料的进一步综合,再加上逐步渗进了欣赏者本人的体验、情感、愿望、审美追求,一个相当完整的知觉形象就会形成了。再经过知觉形象的激发,欣赏者依照他的生活经历、艺术修养,伸展想象与联想的翅膀,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对影片中的形象、场面加以生发、补充,这实际就是开始了欣赏者的再度创作。经过了感觉、知觉、联想和想象等阶段,电影欣赏者可以形成自己对银幕作品真不真、好不好、美不美的判断。雷锋生前所在连队的指导员,观赏影片《雷锋》时,银幕上出现的是雷锋把100元连同慰问灾区的信悄悄放在办公室的画面,他这样叙述他欣赏感受:“顿时我的心一股劲在激动着,我的眼泪感动得一个劲的往下流,我仿佛听到雷锋又在向我们说,假如你是一颗螺丝钉,你是否在整个机体中发挥了作用?假如你是一颗种子,你是否在土壤里生根发芽了?假如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浸湿了一块土地?假如你是一分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正因为这位指导员熟悉雷锋的事迹,他在欣赏电影《雷锋》时,才有比别人更多,更强烈的审美感受,才会产生比别人更细、更丰富的审美联想。电影欣赏又不会停留在直观的阶段,经过思索,欣赏者对影片的认识是会深化的,会由感性认识进入到理性认识阶段,从审美感觉、审美知觉进入到审美认识、审美理解的更高境界,从而更好地体会电影艺术家在银幕形象和场景中寄托的思想与感情,获得更加充分、丰富的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愈是优秀的艺术作品,就愈是需要欣赏者运用理性思维去发掘隐蔽在情节与场面之中的思想内容。曹雪芹在创造了《红楼梦》之后,唯恐人们不能很好地理解他在“假语村言”掩饰下所表达的深刻、丰富的思想内容,才异常感慨地挥笔作诗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现在这部文学名著,已经改编成电影、电视连续剧。事实上,若无较好的艺术修养,没有相当的生活阅历,的确很难领会小说、影视改编作品的重要价值、审美的内涵、艺术魅力。

电影欣赏是观众的一种带有审美性质的精神活动、艺术享受。电影欣赏可以理解为是观众对银幕美的欣赏。这种欣赏对欣赏者的要求是比较高的。特定的观赏环境,促使观众不知不觉接受了电影诸构成艺术元素所同时放送的艺术信息:文学信息、音乐信息、美术信息,欣赏者的各种感觉器官均被触动,于是乎观众就被引入了五彩缤纷的银幕世界,和那里的人物一同经受感情上的喜怒哀乐的变化,由以感受、知觉为主的审美欣赏初级阶段,一点点向以理解、想象、联想为主的审美欣赏高级阶段发展、推进。电影艺术对审美主体的审美欣赏有哪些特殊的积极的作用呢?“电影是由运动的画面结构成的,时间和空间都在故事的发展中流动着。艺术进程快,放映时间短,这种技术性约束对观众的审美心理是个强烈的驱使力,它带动着审美主体,使你不由得随故事产生心理变化,或喜,或怒,或哀,或荣,直接、迅速,来不得半点耽搁。它不像小说,可以慢悠悠看,今天看五页,明天看十页,自由自在,看不明白,还可以倒回来再读一遍;它也不像诗,读到精彩处,可以翻来复去地读,咀嚼、品味。电影是稍纵即逝的,因此,它促进了观众的积极思维,没有任何一种艺术在这方面可以与电影匹敌。电影使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来不得半点疏忽、游离、懈怠,因此,对于粗心的观众,它可以说是一种遗憾的艺术。许多人有这样的感受,走出影院后,听别人提起影片中的什么,一时竟回忆不上来,大有后悔不迭的情绪。可见,电影由于它的运动特性,要求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的感受和思维都必须是同步的,是运动的,不像欣赏其它艺术形式时的那种静静的心理状态。它要求观众的审美心理也是运动的,因而更刺激了审美心理的积极性。”(15)电影文化水平较低、艺术修养较差的人,对电影美的欣赏能力自然也不会高、不会好,其欣赏收获自然也要比别人少。

电影的审美欣赏是需要由浅入深、由形象感受发展为理性判断的一个过程的,它既不可能仅停留在外部感知电影的直观、感性的认识阶段,也不可能凭空超越这个阶段而一下子对影片作出审美理解、判断。欣赏电影是需要经过审美感觉、知觉到审美理解、判断这样一个审美认识得以发展、深化的过程的。

在电影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娱乐作用、信息作用和审美作用等多方面的社会作用里,审美作用是居于核心位置的。电影是以生动具体的银幕形象和多彩多姿银幕美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与面貌的,来体现电影艺术家的美学追求与理想的。人们在观看、欣赏电影艺术的过程中,可以得到思想的提高、知识的增长、理智的满足、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愉悦,这就受到了与美感、审美、建美不可分的特殊教育。电影作为人们对现实的审美把握的最高、最新形式,理应受到电影艺术家和电影观众越来越自觉的重视。

在阶级社会里,每个观众都在一定的社会地位中生活,都是一定阶级的成员,所以他们的欣赏电影艺术美的活动,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表露了一定阶级的审美趣味与眼光的。电影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大众艺术,它是一种作为观念形态的社会文化产品、艺术创作成果。1922年,列宁曾论述了电影的对于人民的重要性:“有些人的意见是,由于有了面包和娱乐,大概能够度过眼下的危险和困难。面包和娱乐毫无疑问是必要的。如果说面包对身体的营养有作用,那么,戏剧艺术和电影艺术肯定就是精神食粮了。人民之所以只有在不断地探索真理和美的过程中才能走向真正意义的艺术,其原因就在这里。”(16)列宁的见解是非常精辟的、深刻的。电影欣赏自20世纪以来的确成了人民大众日常文化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反过来说,电影也只有通过广大群众的观赏活动,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电影欣赏,对于电影创作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优秀的电影艺术家,总是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总是十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欣赏习惯的。当他们进行创作时,总是自觉地考虑观众的电影欣赏的多种审美需求,也很认真地预测、顾及每部银幕作品的社会效果。他们认为,若不这样做,就会使自己的工作失去了依托。别林斯基对于公众对艺术的批评的重要作用,有过极为深刻的论述:“只要有读者群,就有明确表示出来的社会舆论,就有直截了当的批评,把小麦从青草中区别开来,并对庸劣无才或者招摇撞骗予以斥责。读者群是文学的最高法庭、最高裁判。”(17)显然,这段话同样适用于电影艺术。人民大众自然就是评价电影艺术作品的最高的权威。一部银幕作品如果根本不适合广大观众的欣赏要求、美学标准,那么观众自然就会冷淡它、抵制它、摒弃它。这时候,不论电影艺术家的自我感觉多么好,影片之不会在社会上起到良好作用,是不言自明的。

电影创作者,应当懂得在电影建美与审美之间、在电影与创作与欣赏之间,存在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电影创作者一定要恰当地估计观众的欣赏能力。估计不足,就不会给观众留有他们自己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余地,把一节内容都嚼得烂烂地和盘端出来,自然,观众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兴趣顿失;反之,估计过高,把观众打入了闷葫芦,让他们摸不着头脑,那么他们就会觉得曲高和寡,却而止步。总之,这两种估计不当都会挫伤观众的积极性。欣赏电影,是现代社会人们一种经常性的文化娱乐活动,是他们从银幕艺术中获得审美愉悦的一条重要渠道。当称职的电影艺术家按照美学规律来拍摄电影时,这些影片往往体现了人的本质的丰富性,能使观众从影片中看到自己、肯定自己,并发挥自己主观感受的丰富性,在电影欣赏中进行有成果、有特色的艺术再创造。观众作为电影艺术的欣赏主体,他们有权利要求在银幕艺术作品中重新发现自己、充实自己,并能与影片中有关人物产生强烈的共鸣。事实上,由于观众的社会地位、生活经历、文化教养、欣赏心境等方面的不同,他们在电影审美欣赏中的感受、收获、表现、眼光等,也都会出现明显的差异。鲁迅在《看书琐记》里曾经论及文学欣赏的差异性:“文学虽然有普遍性,但因读者的体验的不同而有变化,读者倘没有类似的体验,它也就失去了效力。”“文学有普遍性,但有界限;也有较为永久的,但因读者的社会体验而生变化。北极的遏斯吉摩人和非洲腹地的黑人,我以为是不会懂得‘林黛玉型’的;健全而合理的好社会中人,也将不能懂得,他们大约要比我们的听讲始皇焚书,黄巢杀人更其隔膜。”(18)这正说明,欣赏艺术的差异,是由于欣赏者的社会体验不同而造成的。电影艺术创造者,应当懂得观众中客观存在的欣赏能力、审美趣味方面的差异,以便了解对象,有的放矢,使自己的多样类型风格的作品,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电影艺术作品丰富了、多样化了,这就可能满足不同艺术口味观众的需要,引起他们的欣赏兴趣,进而锻炼并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

社会主义国家的电影艺术家,尤其应当高度重视电影欣赏的大众性和努力提高群众电影欣赏能力的问题。电影问世已过百年了,近半个世纪来,电影艺术的独立性、成熟性已为日益增多的人所承认、所了解。和电视一样,电影也是最富有群众性的现代艺术。我们应当努力发挥电影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的重要作用。在广泛普及电影文化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欣赏电影的能力、水平。黑格尔曾经论述了人的艺术需要,不仅是情感的,也是理性的,它满足了人对“心灵自由”的需要:“艺术表现的普遍需要所以也是理性的需要,人要把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作为对象,提升到心灵的意识面前,以便从这些对象中认识他自己。当他一方面把凡是存在的东西在内心里化成‘为他自己的’(自己可以认识的),另一方面也把这‘自为的存在’实现于外在世界,因而就在这种自我复现中,把存在于自己内心世界里的东西,为自己也为旁人,化成观照和认识的对象时,他就满足了上述那种心灵自由的需要。这就是人的自由理性,它就是艺术以及一切行为和知识的根本和必然的起源。”(19)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社会主义电影事业是人民所需要的艺术事业。竭尽全力帮助人民群众提高创作或欣赏电影艺术美的能力,是每个电影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