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冠称三绝的卓越才情底蕴

冠称三绝的卓越才情底蕴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底蕴丰厚是顾恺之成为“中国画祖”的重要原因。家学的渊源,时代的风尚,个人的勤勉使得顾恺之拥有才绝、画绝、痴绝的“三绝”之称。正是这“三绝”涵养了顾恺之独特的审美感悟,为其成为“中国画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因此受到了桓温的奖赏。顾恺之之所以青史留名、后世称赞,就是因为他本人的绘画水平极其高超。“才绝、痴绝、画绝”是顾恺之的人生标签。

冠称三绝的卓越才情底蕴

底蕴丰厚是顾恺之成为“中国画祖”的重要原因。家学的渊源,时代的风尚,个人的勤勉使得顾恺之拥有才绝、画绝、痴绝的“三绝”之称。所谓“才绝”是说他工诗赋、书法,擅长绘画;“画绝”是指他精于描绘人像、佛像、山水、禽兽等,在绘画方面有较高天赋和造诣;“痴绝”是形容他不同流俗的旷达人格。正是这“三绝”涵养了顾恺之独特的审美感悟,为其成为“中国画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才绝”出类拨萃。顾恺之的文才极好,所作诗赋多是对自然神趣的描绘,其文学作品成果颇丰,如《画云台山记》《湘中赋》《湘川赋》《筝赋》《雷电赋》《观涛赋》等均收在其文集中,虽然其一生所著的《启蒙记》三卷及文集三十卷等都已不传,但从一些故事中我们仍能感受到他的才情。他曾评价自己的《筝赋》道:“吾赋之比嵇康琴,不赏者必以后出相遗,深识者当以高奇见贵。”因为嵇康的《琴赋》是被奉为“精当完密,神解入微,为音乐诸赋之冠”的文章,顾恺之敢把自己的文章与其相提并论虽有自负之嫌,但也能看出他的文学功底之深。

在给荆州刺史殷仲堪当参军时,顾恺之有一次从老家回荆州,身边的人问他,会稽的山水怎么样?他答道:“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只此几句就将江南美景描绘得如在眼前,而这几句话也广为流传,成为中国古代山水画创作的一个主题。明代的文徵明、程邃等都画过《千岩竞秀图》,现代画家李可染、郑午昌等人也创作过同一题目的画作。顾恺之的《神情诗》:“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寒松。”以诗作画,描绘出了四季变换的独特风光。他对当时朝廷权臣桓温所治理的江陵城称颂道:“遥望层城,丹楼如霞。”并因此受到了桓温的奖赏。他想象力极其丰富,出口成章,文采斐然,他的诗赋创作的灵感均来自内心真实的感受,那就是对美的感知。正是这种博学才情及对身边事物的强烈观察力、感受力、表现力,赋予了顾恺之绘画上审美的感悟、诗意的情怀、灵动的内心,铸就了其画境的高远传神。

“痴绝”与众不同。顾恺之的“痴”是就其性情而言的,《晋书》中记载他为人“好谐谑,人多爱狎之”,是说他幽默旷达,率真而为,人们都乐于和他交往。顾恺之的“痴”并不是真的傻,桓温说:“恺之体中痴黠各半,合而论之,正得平耳。”可见,这是一种高深的处世智慧。

顾恺之因受到大司马桓温的赏识和器重,被招揽为参军。因为桓温独断专横,有篡夺帝位之嫌,所以他在朝野的名声并不好,死后很多人都疏离而去,但顾恺之却并不理会这些,跑去跪拜哭坟并赋诗:“山崩溟海竭,鱼鸟将何依!”事情过后,有人问他是如何为桓温哭坟的,他毫不掩饰地回答:“声如震雷破山,泪如倾河注海。”此事足以见得其“痴”之真诚。桓温之子桓玄雄强自负,常常捉弄顾恺之,桓玄曾经拿着一片柳叶戏弄顾恺之,说这叶子是“蝉翳叶”,即蝉用作蔽身的叶子,人也可以将它贴在额头上实现隐身。没想到顾恺之竟然信以为真,试图用柳叶隐身。桓玄故意装作没有看到他,趁机在他头上撒尿,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兴奋地以为自己真的隐身了。此事足以见其“痴”之憨直。还有一次,顾恺之将一箱十分珍贵的画作寄存在桓玄处,为了防止画作散轶,他将箱子用封条封住。没想到,桓玄私自打开箱子,把里面的画作全部窃取,并按原样贴上封条。当顾恺之来取箱子时,发现里面的画都不见了,可封条却完好无损。他见状竟说道:“妙画通灵,变化而去,亦犹人之登仙。”便将此事付之一笑。苏轼曾经在一首题画诗中评论桓玄盗取顾恺之存画一事:“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此事足见顾恺之“痴”之宽容。还有一则趣事是说,顾恺之上任散骑常侍,心里非常高兴,于是经常在月下吟咏。时任参军的谢瞻,因与其官署相连而“每遥赞之”,远远地赞美他,顾恺之因得到赞美而愈加兴奋,吟咏不知疲倦。有天夜里,谢瞻想要早睡,却不想让恺之失望扫兴,便叫侍从代他喊“好”,没想到顾恺之光顾着自我陶醉,丝毫没有察觉到这并不是谢瞻之声,依然兴致不减地吟咏到天亮。此事足以见其“痴”之专注。在东晋那个政治动荡、生命飘忽的时代,顾恺之的痴醉恰恰成了自己的保护伞,他的“痴黠各半”是一种不计得失的逍遥从容,是一种自然自由的人生智慧。也正因如此,在处理与政治核心人物之间的关系时,他也能够巧妙地独善其身。(www.xing528.com)

“画绝”出神入化。顾恺之是一个天才画家,但其“画绝”与其“才绝”“痴绝”却有着紧密的关系。其画艺之超绝,其文采之斐然与其性情之达观相融相和,生发出了力量,铸就了其伟大。有一个故事讲的是顾恺之曾经喜欢上一个邻家女孩,可是女孩并未对他有好感。于是,他就将女孩的芳容倩影画在墙壁上,并把针钉在女孩画像的心脏位置。不久,女孩竟然得了心痛的病症,顾恺之爱慕女孩深情如此,女孩便依从与他。然后,顾恺之才悄悄把针取下,女孩的病症便也消失了。虽然这个故事有夸张之嫌,但是足见顾恺之的画功已经达到了神妙的程度。

顾恺之的绘画精妙无比,绝对当得起世人以及他自己对他的高评。有一次,顾恺之给西晋时期的裴楷画像,特意在裴楷的脸颊上多画了三根胡子。有人问顾恺之是什么原因,顾恺之说:“裴楷俊逸爽朗,很有才识,这三根毫毛恰恰是用来表现他的才识的。”看画的人寻味起画来,确实觉得增加了三根胡子的裴楷更有气韵,远远胜过没有添上的时候。顾恺之能恰当地把握人物性情,并根据人物现实需求而适度调整,所以他的人物画总是那么惟妙惟肖,让人叹为观止。

顾恺之之所以青史留名、后世称赞,就是因为他本人的绘画水平极其高超。传世佳作《洛神赋图》《女史箴图》《斫琴图》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宝,虽然有些已经遗失,不存于世,但是只看后世的摹本,也能看出顾恺之的绘画特点和水平。

“才绝、痴绝、画绝”是顾恺之的人生标签。他得魏晋风流之精髓,有着渊博的知识、痴黠的举止、高妙的画功,用达观自由的人生智慧,谱写其神逸超脱的艺术人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