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的措施

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的措施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非遗”数据库的建设是一项针对“非遗”信息资源管理的持久且系统的实践活动。研究开发新技术手段,并将之运用在“非遗”资源记录和存储领域,是当前“非遗”数据库建设工作的关键内容。目前已建的“非遗”数据库多为目录数据库,基于对“非遗”信息资源分类浏览功能,可通过项目的十大种类、分布地区等进行访问。

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的措施

“非遗”数据库建设是一项针对“非遗”信息资源管理的持久且系统的实践活动。“‘非遗’数据库的建设主要依靠前期的合理组织和规划、中期科学的信息采集和后期的管理与维护”[65]。针对上一部分中湖北“非遗”数据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笔者提出统一数据库标准,引入多媒体技术,完善数据库功能三种措施,进而推动“非遗”数据库的进一步发展,实现“非遗”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利用。

1.统一数据库建设标准

“非遗”数据组织与规划方法可以分为按遗产类型、所属地域和遗产名称分类。按照遗产类型通常可以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曲艺、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种类。这就需要根据各类信息的资源属性,研究和定义不同类别资源的元数据规范;为提高数字资源的共享和统一,需要制订一整套数字资源加工的标准和规范。数据库的建设要充分应用国际元数据标准和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最新标准和规范等研究成果,这是建设一个开放、共享和可持续发展的数据库的基础。在《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的“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的规划中,明确提出:“按照统一的标准,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的内容与表现形式、流变过程、核心技艺和传承事件情况进行全面、真实、系统的记录”[66]

为使分散在不同数据库建设主导单位的“非遗”信息资源能够被利用者共享,需要我们在数据库建设初期就制定好统一的标准规范,如:数据采集和记录标准、压缩格式规范等。这样不仅可以聚合分散在不同主体手中的“非遗”资源,搭建起系统全面的“非遗”数据库,而且能够减少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投入,实现“非遗”数据库建设的成本—效益最优化。

2.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

“非遗”数据库类型主要分为“非遗”目录数据库、“非遗”多媒体数据库和“非遗”传承人数据库三种,应充分挖掘“非遗”中蕴含的数字化资源。目前“非遗”信息资源主要以文本和图片的形式展示,使用视频和音频等手段的方式较少,应充分采用多媒体技术多角度、全方位地直观展示“非遗”信息资源。研究开发新技术手段,并将之运用在“非遗”资源记录和存储领域,是当前“非遗”数据库建设工作的关键内容。

“非遗”由于其非物质性、传承性、依托性和动态性等特点,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的实在性,“非遗”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往往以声音、演艺、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是动态文化形式,不依存于实物得以展现,“非遗”更为核心的是所包含的文化展现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记录尤为依赖声音、视频等媒体技术。因此,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不断应用,将多媒体融入到“非遗”数字化进程中去,不仅可以极大地丰富“非遗”数据库的资源数量,而且可以全方位地展示“非遗”本身的魅力。

3.完善数据库功能

第一,完善数据库的检索功能。(www.xing528.com)

目前已建的“非遗”数据库多为目录数据库,基于对“非遗”信息资源分类浏览功能,可通过项目的十大种类、分布地区等进行访问。通常依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先分为十个目录,各目录下又进行子目分类;从地区来分,则分为省级行政区,再细分市、县、乡镇等,这是目前“非遗”数据库最为普遍的形式。完善数据平台的检索功能,除了已经普遍建立的分类浏览外,还要设置简单检索和高级检索相结合的检索方式,提供设置查询条件,以及输入关键字的方式,能实现对电子文档、图片、音像、影像文件等多种类型“非遗”数据信息的整合,并增加相关性链接,充分体现数据之间的网状关联,增强数据库的检索功能。

第二,丰富数据库的展示功能。

由于数据库信息资源来源的单一,限制了“非遗”数据库展示功能。随着“非遗”资源数字化成果的不断丰富和多样,应建立针对内涵丰富、形式生动且格式不同的“非遗”数字化资源的展示功能模块。例如:针对“非遗”数据库的平台建设可以考虑利用二维、三维等多种技术手段,达到图文影音并茂、多媒体的全方位展示效果,特别是针对一些极具代表性的“非遗”信息资源,采取多种展示方式相结合的方式来丰富其功能。

第三,以用户需求为中心。

“非遗”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一方面是为了实现数字化保护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资源库的利用和传播,使得人类珍贵的遗产得以更大范围地被学习、研究和传承。因而数据库的用户不仅要考虑从事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还要考虑到项目的传承人和传承群体,更要考虑到广大社会公众。数据库的建设十分有必要将目前流行的Web2.0 理念引入到平台的构建,建立用户中心的管理模块,提供用户信息推荐、上传下载、交流、自动文献传递等信息服务功能。鼓励广大用户自主参与资源的收集与发布,增强用户体验;通过建立用户共同参与的学习小组、学术社区等社会化网络,加强用户之间、用户与建设者之间的交流互动,并实现相关问题的交流和知识共享。

第四,建设地方特色数据库。

建设地方“非遗”特色数据库是结合本地“非遗”特色情况运用数据库技术实现“非遗”信息资源管理和利用的有效方式。“‘非遗’数据库的组织要突出本国、本区域的‘非遗’特色,保持各类‘非遗’的鲜明个性,多种文化共存。”[67]可以充分掌握本区域内的“非遗”信息资源,结合本地区用户的“非遗”信息需求和获取方式,采用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合理有效地规划和组织“非遗”信息资源,形成可以为用户获取和理解的“非遗”信息资源数据库结构。

建设地方“非遗”特色数据首先需要对本区域内的“非遗”信息资源进行普查,充分了解本地区内的“非遗”相关情况,对于“非遗”的主要活动范围、起源发展、展现方式以及传承人等情况调查清楚;为“非遗”特色数据库建设提供充足数据资源。其次需要调研分析数据库服务对象的信息需求和利用方式。“非遗”特色数据库应对自身角色定位有充足的认识,定位本身的服务用户群体;针对服务用户展开调研,通过多种渠道精确用户的信息需求以及获取意愿方式,掌握用户信息。最后运用数据库技术协调用户需求和“非遗”信息资源,搭建“非遗”特色数据库。在日后的数据库运营和维护过程中还应根据“非遗”信息资源和用户需求的变化随时进行数据的升级换代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