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充分自觉自信:开创新研究途径

充分自觉自信:开创新研究途径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需要摒弃学科发展中的封闭保守观念,在回应、解答问题中提出真知灼见,这是促进国际关系理论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国际学术界对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创新发展充满期待,我国学者更应树立充分的理论自信和学术自觉。

充分自觉自信:开创新研究途径

面对当今国际关系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我国国际关系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相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研究的功力还不足,学术原创能力总体还不强;国际化、高水平、专业化人才比较缺乏,专业培养教育体系依然不够健全,学术评价体系也不够完善。

创新是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关键,也是当今时代深化国际关系研究的必然要求。重大国际关系研究成果往往是在回答和解决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形成的。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深刻演变,个别西方国家采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政策,导致全球治理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上升。面对世界秩序重大变迁和全球治理的新挑战,面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伟大实践,我国国际关系研究需要不断提出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我国学者正在努力为理解和应对世界格局的变化提供令人信服的理论范式和解释框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作出自己的贡献。

理论创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需要摒弃学科发展中的封闭保守观念,在回应、解答问题中提出真知灼见,这是促进国际关系理论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新时代国际关系研究必须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深入研究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特别要加强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等新思想新实践的研究阐释,不断总结新经验、提炼新理论。

研究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对理论创新极为重要。要树立学术共同体意识,加强核心团队建设,打造学科发展高地,完善包括学术队伍、学术协会、学术评价机制等在内的学科建设机制。在引导研究者提升专业理论素养、拓展前沿理论视野的同时,注重培养多面手,让他们掌握多学科知识,善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经验、当代实践与国际关系理论概念范式相结合,克服言必称西方的倾向,防止简单照搬西方理论阐释国际现实和中国实践,从而开辟我国国际关系理论自主创新的新路径。(www.xing528.com)

当前,国际学术界对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创新发展充满期待,我国学者更应树立充分的理论自信和学术自觉。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发展中国家,日益提升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长期的外交实践经验、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等,为我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厚实基础。我国学者要坚持科学方法论,增强问题意识、创新意识,探索形成独具特色的概念范畴、规范术语、原则规律和内在逻辑,构建符合国际关系发展本质的理论体系,在与国际学术界的平等对话和理性交流中展示当代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独特魅力。

人民日报》(2019年06月1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