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自信研究-持续文化创新的结果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自信研究-持续文化创新的结果

时间:2023-09-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创造力可以让我们意识到本民族文化的优秀,形成强大的文化自信。文化也需要进行创新,文化只有不断生长,才能展现出自身的生命力。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出现彰显了我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首当其冲不可回避的。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与此同时,还应该持续创新,这样文化产业发展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自信研究-持续文化创新的结果

分析近代社会中国文化的发展,可以发现人们对文化最初是迷茫的,后来开始文化反省,经过深刻的反思之后,我们实现了文化自觉及文化自信。我们不仅关注国力的提升,也开始关注文化的自信。文化的发展转变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中华民族想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文化的创造力。文化创造力可以让我们意识到本民族文化的优秀,形成强大的文化自信。文化也需要进行创新,文化只有不断生长,才能展现出自身的生命力。对于一个民族来讲,文化创新是整个民族保持生命力、凝聚力的前提。只有文化持续创新,社会才能不断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出现彰显了我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在实践探索中积极进行文化创造,推动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以此让中华文化达到一个新的高点。

(一)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文化自信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能否满足人的文化需要和精神追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首当其冲不可回避的。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产品。文化事业发展不断创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文化需求快速增长,发展空间不断扩大,为稳步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1.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公共文化的价值诉求不断升级,由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向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转变。服务方式不断优化,从“送文化”,到“种文化”,进而到“菜单式”“惠文化”,供给模式不断优化。这种理念的转变、服务方式的升级,充分显示了我国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极大地激发了社会的活力和文化创新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这里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脱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建立的国家文化事业体系,但又是对原有文化事业体系的超越。在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想要得到基本保障,需要依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优化以及完善可以提升人民的文化素质水平,也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发展文化发展方面的需要。除此之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可以向人民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国致力于构建服务型政府,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是服务型政府的职责之一,所以,政府应该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保证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已经构建出了从中央政府到民间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该体系可以为人民提出的文化生活需求提供支持。借助于该体系,我国文化事业也开始从传统向现代化的方向转变,人民群众提出的文化需求、人民群众具有的文化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

2.促进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

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开展文化惠民工程。文化惠民工程能够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在各地区的平衡发展,也能保证群众应该享有的文化权益,还能够有效处理群众的文化需求。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由于不同的文化历史基础而情况各异,中西部欠发展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部分基层农村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差、资源供给不足、服务能力较低,这也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必须要面对的现实国情。

决策因时而动,规划因地制宜。为了扩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对全国的均衡覆盖,中央推动了很多工程来保障公共文化服务在各地区在城乡之间的平衡发展,借助于各项工程的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了更高的建设质量,达到了更高的水平。很多文化民生工程在基层发挥了重要作用,让人民群众有了一定的获益。

政府在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时,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了文化共享工程。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保障了群众的文化权益,也提升了基层地区的文化服务水平。

为进一步扩大受益群众的覆盖面,健全农村和中西部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近年来,国家层面制定出台了系列政策。如文化和旅游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农民工办、全国总工会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此外,中央针对贫困地区实施了流动图书车、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工程、贫困地区村文化活动室设备购置项目、中西部地区送戏下乡项目等系列文化惠民工程,建立起文化精准扶贫工作的长效机制

(二)建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精神家园和精神支柱。人民群众已经不满足于物质文化方面的提升,开始追求美好的生活,这代表人民群众的需要发生了质的变化。为了满足当今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我国必须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指导。人民群众在消费精神文化产品的时候,也自然而然会受到精神文化产品当中文化信仰的影响,所以,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始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进行。与此同时,还应该持续创新,这样文化产业发展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文化自信为文化产业提供了由古至今的素材,为文化产品注入了独具文化特色的价值,文化产品和服务是价值传播的有效载体,文化自信不断得到彰显。

文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文化产业被纳入国家发展计划,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产业被纳入国家战略层面,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个概念。这是顺应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客观需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经济建设实践的具体运用。在各项政策措施的有力推动下,各地方有关部门积极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富有创意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1.传统文化产业优化升级成绩显著

近年来,出版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取得重要成果。新闻出版系统认真贯彻落实《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各个地方出版企业改制升级,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出版大国,图书、期刊、报纸等纸介质传统出版物印数连创历史新高,发展空间仍在拓展。如今,手机电视、网络电视、IP电视层出不穷,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收看电视的新途径。电影数字化在制作、存储、发行、放映领域实现了全面突破,尤其是国产激光技术作为电影放映领域民族自主技术品牌的代表,也正式走向国际市场。演艺、娱乐和艺术品会展业打破传统演艺单位的壁垒,发展演艺经纪商,加强演出协作网络建设,探索演艺新路径。大力发展电子娱乐业,推动娱乐业态创新,在转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www.xing528.com)

2.新兴文化产业成为产业新动能

当下文化消费已经和互联网进行了深层次的融合。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产业结合互联网诞生出了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有了全新的发展动力、发展势能。新出现的数字出版产业带来了全新的产品、全新的服务,越来越多的群众喜爱数字出版。目前,数字出版体系发展的相对完善,包括很多类型的移动终端数字出版物,如说电子书、网络文学、网络地图、网络动漫、数字期刊、数字报纸、数字音乐等。民族动漫游戏产业从小到大、由少到多、由弱到强,在各项政策的支持下,游戏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三)在文化创新发展中厚植文化自信

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时代,文化发展也进入了新的环境。21世纪以来,中国对文化软实力的意识开始觉醒,中国学界与决策层开始逐步探索如何树立国人对自身文化认同的问题,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文化自信被置于全新战略位置,表征国家层面对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十九大报告多次提及文化自信。在新的环境下,创新、共享等新发展理念与文化自信存在深层共鸣与内在互动。创新等新发展理念是中国文化创造力的表现,与文化自信的价值空间充分对接.构成中国文化自信的一个强有力的证明。而且,新发展理念又是促进中国文化发展的指导性原则,为营造文化自信感知空间,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硬实力基础。

目前文化建设遇到了全新的发展机会,也面临一定的困难和挑战。目前,文化建设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它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提出的精神文化需求。与此同时,文化建设和现代传播手段之间还没有做到充分适应,文化建设的开放程度仍需加大,只有这样,它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加速转型、加速现代化。中国文化的创新必须做出创造性的转变,必须有历史感,有责任感,有使命感,这样才能构建出适合我国发展现状的文化发展机制。我国的文化发展应该同时关注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与此同时,让理论和实际发展相结合,一步一步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的文化版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必须增强文化自觉,坚定走传统文化发展道路,持续进行文化创新,这样文化才能体现出时代特征、创造性特征、规律性特征,文化才可能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加快发展的步伐,各个门类百花齐放、异彩纷呈。近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体验生活,为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抒写、抒情、抒怀,一大批代表国家水准、体现民族特色、文化社会影响广泛、深受人民喜爱的优秀作品涌现出来,一系列有声势、有影响的文艺活动给人民群众提供文化盛宴,唱响了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让人们尽情享受精神盛宴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增强了文化自信。

(1)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公共文化服务本身的公共性决定公共文化服务必须引领人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以及完善一直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综合了文化资源、广电资源、新闻出版资源,搭建出了基本的服务框架。未来,公共研发服务还需要进行创新,打通不同行政层级之间存在的壁垒,并且积极推行数字文化,加速文化资源在体系当中的共享。除此之外,还要联合与文化发展有关的共青团、教育部门、作协部门、文联部门,整合各种各样的资源,不同部门之间可以在共享资源的基础上,相互借鉴彼此的服务方式,从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

(2)推动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增强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积极打造完善面向世界的对话交流平台,提升文化人才队伍的国际视野。抓住国际文化市场变化的新机遇,加强文化人才的国际交流,推动文化项目的跨国合作,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和海外智力,特别是要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和领军人物,通过他们的引导学习国际前沿管理理念、创意思路和运营模式,从而带动和影响国内的文化人才队伍。

(3)积极推动文化“走出去”,扩大国际传播力。文化自信的最终目的是使民族文化自立于世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所以,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时候,需要同时关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在综合分析两种资源的情况下,探索文化走出去的模式。中华文化应该加速走出去的步伐,这样中华文化才能尽快在国际社会中提升影响力,提高竞争力。文化走出去的模式和格局必须多元化、多层次,必须跨越更大的宽度,达到更大的深度。文化在走出去时也应该注重海外的网络营销网络推广,积极探索更多走出去的路径。

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中国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凝聚了五千年人类的智慧和创造。中国人民有足够的理由实现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实践是获得和体验文化自信的必要环节。没有包容的文化自信会演变成文化狂妄,没有边界的文化自信会变得盲目自信。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应当具有开放的体系、胸怀和思路,在形式上体现为“走出去”的胆气和“引进来”的底气,在此前提下,加强文化传播新渠道的体系构建,运用互联网思维,以“他信”来厚植文化自信,实现在对外传播中扩大覆盖、增强互动、提升效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注释】

[1]胡海波、郭凤志.马克思恩格斯交化观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24.

[2]李默海.费孝通“文化自觉”思想及其在新时代的意义[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35(10):161-170.

[3]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190.

[4]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04.

[5]陈剑峰.文化与东亚、西欧国际秩序[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25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