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台湾动画的发展及其成功案例

台湾动画的发展及其成功案例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台湾有记录的动画片,约在1954年—1955年间,是桂氏兄弟的黑白动画片《武松打虎》,片长10分钟。另一方面,台湾由于漫画审查制度,造成不少漫画人才转向为动画加工。由此开启台湾动画加工产业的兴盛时期。其后如日本的东映动画、龙之子等动画公司也陆续来台寻找合作加工动画的厂商。另外有广告公司转型的远东卡通公司,1980年以漫画家王泽原著的《老夫子》拍成电影,是台湾少数卖座的动画影片,并获得1981年的第18届金马奖最佳卡通片。

台湾动画的发展及其成功案例

台湾有记录的动画片,约在1954年—1955年间,是桂氏兄弟的黑白动画片《武松打虎》,片长10分钟。桂治洪先生后来赴香港邵氏公司担任导演,未再继续动画创作。其后知名的赵泽修先生,毕业于师大美术系,在光启社服务时被送到美国好莱坞实习,引进卡通的制作方法和器材,1968年完成黑白动画短片《石头伯的信》,片长3分钟,1969年又完成了彩色动画《龟兔赛跑》,片长15分钟。20世纪70年代创立“泽修美术制作所”培训动画人才,是台湾早期培育动画人才的学校。20世纪70年代正逢日本动画发展时期,日本的动画公司开始把劳力密集的动画工作外包至海外。另一方面,台湾由于漫画审查制度,造成不少漫画人才转向为动画加工。由此开启台湾动画加工产业的兴盛时期。最早有“影人卡通制作中心”与日本合作,制作电视卡通影集。其后如日本的东映动画、龙之子等动画公司也陆续来台寻找合作加工动画的厂商。影人卡通制作中心经营两年后解散,旗下工作人员纷纷自立门户,如中华卡通等。中华卡通公司致力于拍摄自创动画,1973年的动画片《中国文字演变》获得第11届金马奖的宣扬中国文字特别奖,是金马奖设立以来,首部获奖的动画类影片。1974年,赵泽修的学生黄木村先生成立了中国青年动画开发公司,许多政府机关的社教短片或公益广告均出自其手,中国青年动画开发公司所制作的《未雨绸缪》获1977年的金马奖最佳卡通片,黄木村先生获得最佳卡通影片编导奖。此后中青出品的卡通多次获得金马奖最佳卡通片的奖项。1978年,曾参与美国卡通制作的王中元先生成立宏广公司。美式的经营管理风格,使宏广在短短几年间崛起,成为80年代出口量最大的卡通制作中心。除了加工海外的卡通影片,也与台湾片商合作制作本土动画片,如1980年的《牛伯伯》、1982年的《小叮当大战机器人》等。另外有广告公司转型的远东卡通公司,1980年以漫画家王泽原著的《老夫子》拍成电影,是台湾少数卖座的动画影片,并获得1981年的第18届金马奖最佳卡通片。台湾的动画产业在1980年左右达到加工动画的兴盛期。到90年代中期,逐渐转型为计算机动画制作。由于人力成本较高,动画加工市场逐渐移往人力成本较低的韩国及中国大陆等地。

台湾获奖的动画片:

1.中国台湾电影金马奖(1962年)

(1)《未雨绸缪》于1977年获第十四届最佳卡通片奖,导演黄木村获最佳卡通片编导奖;

(2)《幸福掌握在您手中》1979年获第十六届最佳卡通片奖;

(3)《三国演义》1980年获第十七届最佳卡通片奖;

(4)《老夫子》1981年获第十八届最佳卡通片奖;

(5)第十九届空缺;

(6)《四神奇》获第二十届最佳卡通片奖;

(7)《东方之道知道了》1993年获得动画鼓励奖;(www.xing528.com)

(8)《禅说阿宽》1994年第三十一届“最佳动画片奖”;

(9)《少年葛玛兰》1999年第三十六届“最佳动画片奖”。

2.中国台北电影节“最佳动画片奖”

(1)《末日世界》1998年获第一届“最佳动画片奖”;

(2)《Show Return》1999年获第二届“最佳动画片奖”(导演林巧芳);

(3)《时光》2000年获第三届“最佳动画片奖”;

(4)《马桶共和国》2002年3月获第四届“最佳动画片奖”(导演史明辉,片长3分30秒);

(5)《Meteo》2003年3月获第五届“最佳动画片奖”(导演黄士铭);

(6)《充气娃娃极乐生活》2004年4月获第六届“最佳动画片奖”(导演马君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