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永济渠源头之地:焦作

永济渠源头之地:焦作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焦作不仅是永济渠流经的主要地区,而且是其渠首和主要水源地。古代,焦作地区是水资源比较富集的地区,境内的沁河是黄河下游的最大支流,也是永济渠的源头。隋朝时沁水分流为永济渠所利用的源头处,多数专家学者认为在今武陟县小原村附近。随着时代的变迁和黄河、沁河的多次改道,永济渠在焦作地区的路线也发生过较大的改变。

永济渠源头之地:焦作

Section One The land of the Source of Yongji Canal——Jiaozuo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山,与山西晋城市接壤,南临滔滔黄河,与郑州市、洛阳市隔河相望,东临新乡市,西临济源,是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

焦作是中国太极拳发源地,拥有云台山、神农山、青天河等3个5A级景区,中央电视台焦作影视城、圆融无碍禅寺等3个4A景区,韩愈陵园、群英湖、穆家寨生态农业观光园及朱载堉纪念馆4个2A景区。联合国世界旅游评估中心授予焦作旅游“世界杰出旅游服务品牌”荣誉,是中国首获此殊荣的城市。

焦作古称“山阳”“怀州”是华夏民族早期活动的中心区域之一,现存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焦作是商汤革命的起始地,是武王伐纣的前沿根据地,是后汉光武中兴的大本营,是“正始玄风”的策源地和以八卦为灵魂的太极文化的产生地,是水利文化、度假村文化之根所在,是司马懿、韩愈、李商隐、朱载堉、许衡及竹林七贤山涛、向秀等历史文化名人故里。

焦作地区与黄河南岸的郑州至洛阳一带,不仅有黄河、洛河、沁河、丹河、卫河、汴水等许多重要的自然河流,而且有许多自古就开凿修筑的人工运河,其中尤以隋朝大运河永济渠最为重要和闻名。焦作不仅是永济渠流经的主要地区,而且是其渠首和主要水源地。这里曾经水路漕运发达,辉煌显赫。

隋朝时,炀帝为了适应北方漕运、北征高丽和巩固北方统治的需要,征发河北(黄河以北)诸郡壮丁百余万(男子不够,还征发了大量的妇女),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黄河),北通涿郡(今北京城区西南隅)。永济渠引沁水往南与黄河贯通,北分沁水一部分向东通过长明沟(即后来的小丹河、运粮河)、吴泽陂(今获嘉县境内),与清水相连,经汲县,流到宿胥故渎(今卫辉市小河口),向东北流去,往下与白沟相接,得九河之故道,从黎阳(今浚县)、临河(今浚县东)、内黄、魏(今河北省大名西)、馆陶临清、清河、武城、长河(今山东省德州)、东光、南皮、清池(今沧县东南)等地,至今天津附近,再西北行,最后到达涿郡所在地蓟城。永济渠的开挖,不全是重新“开凿”,大部分属于疏浚、拓宽、修整,是在曹魏旧渠(曹操为运军粮开挖的渠道)等的基础上,利用部分天然河道建成的。

古代,焦作地区是水资源比较富集的地区,境内的沁河是黄河下游的最大支流,也是永济渠的源头。沁河古称“沁水”,也称“少水”,《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有记载,发源于山西沁源县西北部绵山东麓,南经安泽县、沁水县、阳城县后,切穿太行山流入河南省境;再经济源、沁阳,在武陟县西营附近注入黄河;全长456公里,流域面积12900平方公里。沁河在焦作境内长90公里,现年均流量49.5立方米/秒。隋朝时沁水分流为永济渠所利用的源头处,多数专家学者认为在今武陟县小原村附近。

丹河是沁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山西省晋城市的丹朱岭一带,自北向南穿行于太行山崇山峻岭之中,几经弯曲,于月山镇九府坟一带出山。相传秦汉时期古人在丹河出山口用竹篓填装卵石筑成九道挡水堰,以提高水位,灌溉两岸农田,史称“九道堰”,后来成为永济渠和运粮河的直接水源,是明代“引丹济卫”的开端,遗迹尚存。丹河现年均流量11.1立方米/秒。

卫河形成于战国时期,其形成与古阳堤(又称“汉堤”“太行堤”)的修建有很大关系。古阳堤,春秋时期开始修建,战国时代基本形成,起自武陟县木栾店,在河南省经获嘉、新乡、延津、卫辉、浚县,终至滑县的古黄河大堤,秦朝时完臻,到汉代具有相当的规模,遗迹至今犹存。古阳堤筑成以前,丹、淇二水之间的所有发源于太行山前的泉、溪、河流和山前的平原地面水,都直接泄入黄河。古阳堤筑成以后,阻断了诸路山水注入黄河的通道,使水集于吴泽陂(获嘉县境内),沿堤东流而逐渐成河。经卫辉市向东北的背河洼地至卫辉市小河口村与淇水汇合于宿胥口(今浚县地壕村)流入黄河,即形成我国古代早期的卫河上、中游。由于河水系山泉水组成,清澈透明,与混浊的黄河水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又称“清水河”。它流经的地方又多在春秋时的卫国,所以人们又称其为“卫河”。卫河,全长900余公里,跨越河南、山东、河北、天津4省市。其干流上源西起博爱县皂角树,是原运粮河的起源处,和历史上“引丹济卫”的上口九府坟接近。后来,由于将运粮河改道,以大沙河为卫河上游的干流。

大业七年(公元611年),隋炀帝发兵征高丽,亲自乘龙舟通过永济渠,还“发淮以南民夫及船运黎阳及洛口诸仓米至涿郡,舳舻相次千余里,载兵甲及攻取之具,往还在道常数十万人”(《资治通鉴》卷一八一)》。当时江淮地区及以南的役夫和船只、漕粮、兵甲、武器、兵士等都是通过永济渠运往涿郡的。船只相沿近千里,往返运输达数十万人次,是相当壮观的。唐、宋两代对永济渠继续进行疏浚整修。唐时浚河培堤筑岸,以利漕运纤挽。将自晋以来在运河上兴建的通航堰埭,相继改建为既能调节运河通航水深,又能使漕船往返通过的单插板门船闸。宋时将运河土岸改建为石驳岸纤道,并改单插板门船闸为有上下闸门的复式插板门船闸(现代船闸的雏形),使船舶能安全过闸,提高了运河的通航能力。

北宋时期,焦作的陶瓷煤炭,都是通过永济渠、大运河运往全国各地的。宋代时称永济渠为“御河”(亦称“豫河”)。“中国封建时代,往往称皇帝御用河道为‘御河’。宋元时代所谓的‘御河’,专指今河南、河北境内的卫河,即隋所开永济渠的一部分。”(《辞海》1999年版)。后来,又称为“卫运河”。卫运河是上游的卫河、下游的南运河曾经使用的统称。

元代虽然建成了京杭大运河,但因会通河航道窄浅,水源不足,年漕运量不到10万石。元明时期,卫河航道仍十分重要。为补充卫河水源,政府引丹河水济卫,并限制灌溉用水。

明朝周梦旸编撰的《水部备考》中记载:“沁水一支,自武陟小原村东北,由红荆口经卫辉府,凡六十里,入卫河。昔隋炀帝引沁水北通涿郡,盖即此地也。”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黄河、沁河的多次改道,永济渠在焦作地区的路线也发生过较大的改变。近代,由于铁路运输和海路运输的兴起,永济渠部分河段渐被淤塞、废弃。但是,由博爱经武陟和修武境内向东连通卫河的运粮河,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仍具有航运价值。古代著名的引丹济卫水利工程九道堰,博爱的蒋沟、界沟,武陟木栾店码头,修武东关码头,沁阳的沁河码头等,均为隋唐大运河沿用至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历史遗迹。

新中国成立后和近些年来,国家对大运河进行了维修治理,部分河段通航,沿河又修建了一些灌溉工程。古老的大运河,在今天的社会发展建设中焕发着青春。

焦作运河段遗存

修武南关桥上人流不断

沁河口

黄河神神庙

胜果寺塔

修武原运河流经的地方

运河申遗城市焦作采风

◇永济渠首溯运河

一部黄河治水史,同时也就是劳动人民与天与地奋斗的历史。如果将中国的历史比作一座书库,黄河称得上其中的一本大书,而千百年来的治水史则在书中需要大写特写。

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使得中华文化生生不息,中华文明代代相传。同时,黄河也给数以万计的人民带来灾难,黄河决堤,所到之处哀鸿遍野,生灵涂炭。

沁河是黄河的支流,与黄河交汇后成为卫河,现在的卫河古为白沟,是曹操在黄河故道——宿胥故渎基础上疏浚而成。后隋炀帝开挖永济渠,引山西省东南部的沁水南达黄河,北通涿郡,因发源于春秋之卫国地,故名“卫河”。黄河与沁河交汇处,成为了隋唐大运河永济渠的渠首。

作为行走隋唐大运河永济渠的第一站,考察组将要探寻永济渠渠首沁河口,找寻曾经因运河而兴、因运河而废的荥阳故城

诚然,黄河是一本大书,若要了解黄河文化,必先知其历史,了解它的发展和变迁。带着对运河的敬仰与虔诚,考察组第一站来到了位于郑州市花园路与迎宾路交叉口的黄河博物馆,找寻中华文明在黄河水中流淌的痕迹。

◇黄河博物馆中品味中华文明

走进博物馆展厅,考察组成员就被序厅的大型黄河壶口瀑布油画所震撼。画面的正下方还有一个序言石。“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个民族。”毛泽东主席的几个金灿灿的大字刻在上方,像是在向参观者们讲述黄河与中华民族的重要关系。

走进博物馆展厅,考察组成员就被序厅的大型黄河壶口瀑布油画所震撼

黄河博物馆外景

保护单位发掘复原的汉代冶铁遗址

在荥阳故城考察

“参观博物馆前,先请您看一段黄河的全景展示宣传片。”说着,工作人员指引着考察组来到了黄河全景展示厅内,灯光一暗,眼前的屏幕便开始了展示,而脚下钢化玻璃下的全景展示也准备就绪,随着宣传片的讲解,脚下的虚拟黄河地形开始闪烁起来。立体化的展示着实让考察组成员叹为观止。(www.xing528.com)

原来,博物馆于1999年的基本陈列中,增添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黄河流域数字化地图玻璃地台,面积达30平方米。黄河从源头到入海口5464公里的干流和众多的支流所经过的高山峡谷、丘陵沟壑、湖泊沙漠、都市城镇、交通网道以及黄河上已建的水利工程、防洪堤等都立体、直观、清晰、艺术地展现出来。观众可以在玻璃地台上自由行走,尽情观览,跨越黄河在这里已不是梦想。

“现如今博物馆利用声光电数字技术将黄河的历史进行全方位的展示,这确实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为黄河博物馆点赞。”参观完黄河全景展示厅,领队张秉政教授满怀喜悦地说。

在博物馆内进行参观时,考察组了解到,黄河是贯穿黄河博物馆陈列的主线。博物馆也是由流域地理、民族摇篮、千秋治河、治河新篇、人水和谐等几个篇章组成。

不同展区又分为不同单元,集中展示了黄河的形成、黄河文明悠久的发展历程及灿烂的黄河文化,以及中国古代及近代黄河水患灾害、治理方略、治河技术及漕运灌溉的发展演变,还有新时期黄河的治理成效等。

在馆中,考察组还看到了作为宋代黄河堤防分段管理重要实证的埄堠碑,明万历年间河南、山东、南直隶修筑堤防情况的《河防一览图》,研究清代黄河中下游黄河河防工程重要文献资料《中原治黄图》。这为考察组的下一步考察提供了殷实的资料,也让考察组成员们对黄河历史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展馆内容太丰富了,一部黄河史,深厚而悠远。黄河博物馆不愧是弘扬黄河历史文化,传播水利科学知识,宣传人民治黄成就,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场所。要了解运河文化,必须先了解黄河文化。”参观完黄河博物馆,张秉政教授强调。

◇因运河而兴衰的荥阳故城

参观完黄河博物馆,考察组马不停蹄地赶往荥阳故城。“要想找到荥阳故城,咱们先要到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博物馆走一趟,那里会给我们答案。”

在考察组领队张秉政教授的引领下,车子很快开到了位于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的郑州市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博物馆。博物馆的华真主任接待了考察组。在得知考察组进行隋唐运河文化考察后,馆领导打破了闭馆装修不接待的规定,欣然为考察组成员介绍了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博物馆的作用。

华真主任介绍说,郑州市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博物馆主要承担荥阳故城、汉代冶铁遗址、纪信庙、荥泽县城隍庙以及古荥地区其他重要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科学研究和宣传展示等工作。2013年起又承担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16公里河道和4公里汴河遗址的保护展示及档案、监控、监测、巡护等日常管理工作。

在该博物馆从事运河监测管理工作的王浚的带领下,考察组先来到了战国荥阳故城西城墙中段遗址。在保存完好的5公里长的荥阳故城城墙遗址处,王浚介绍,郑州荥阳故城是隋唐大运河的发源地,荥阳故城是一个应大运河而生的城市,从春秋到秦汉时期,荥阳故城是中原地区最大的城市。

“城内面积有3.36万平方公里,兴盛时常住居民有8万至10万人,仅附近的冶铁场就有1万人。”王浚说。

冶铁场遗址位于荥阳故城西城墙西侧约150米处,总面积约12公顷,是汉代河南郡铁官管辖的第一冶铁作坊,如今已成为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博物馆。“它建在运河旁,便于运输,也便于政府管理。汉武帝在全国设置铁官49处,河南有冶铁作坊多处,这是迄今为止发掘出土的最大的冶铁炉遗迹,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冶铁炉。”

王浚介绍说:“据史料记载,当年刘邦项羽为争夺天下而被困在荥阳城,危急之际,刘邦下属纪信挺身而出,假扮汉王诳楚,刘邦才脱险而逃,满城百姓免遭涂炭,而纪信却被项羽火焚致死。”对于荥阳故城的发掘与保护,早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当地文物单位曾多次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

根据调查,城内东北为粮仓,东部高地属官署,南部为居民区。同时在故城内发现了古代房基、夯土台、水管道等城市建筑设施。“荥阳故城城墙保存较好,城内外大部分为农田,未造成严重损坏,是研究中国秦汉历史和军事史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王浚说。

荥阳在历史上是水运枢纽,更是历史上富冠海内的“天下名都”。史料记载,战国时期,魏惠王开凿鸿沟运河,从荥阳故城北引黄河水到魏国国都大梁,并利用荥泽和圃田泽作为运河的天然水柜,从而达到调节运河水量的作用。

鸿沟运河联系了济、汝、淮、泗四大水系,以荥阳故城为中心的航运网络初步形成,荥阳故城因此一跃成为战国时期中原地区著名的经济中心。

秦统一全国后,全面疏浚战国时期设置的运河障碍,鸿沟水系得到进一步发展,加之秦在荥阳故城北设置了敖仓,关中至关东形成了鸿沟—黄河—渭水的漕运转运线路,荥阳故城成为这条漕运线路的中转站,成为名副其实的水运交通枢纽。

后期大规模的冶铁中心所需的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都是靠水路运输完成的,这对荥阳故城的水运发展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汉平帝时,作为鸿沟运河天然水柜的荥泽淤平,这对荥阳故城的水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同时黄河不断南侵,浪荡渠严重淤塞,以荥阳故城为中心的鸿沟水系受到冲击。

东汉末年,黄河南侵,鸿沟运河体系遭到破坏,同时由于军阀割据,长期战乱使得东汉政权已无暇整治运河的淤塞,荥阳故城的水运也随之衰落。

自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把荥阳郡、县治所都改设在今荥阳老城以后,存在800多年的荥阳古城逐渐衰落,直至彻底丧失了作为一方中心城市的重要地位。

“荥阳故城身处中原腹地,历史积淀雄厚。在此的‘鸿沟’实乃古运河荥阳段的别称。中国象棋棋盘上楚河汉界即来源于此。千年古城因运河而兴,也因运河而废,实在是令人可惜。”站在古老的城墙边,眺望远方,张秉政教授感叹道。

◇永济渠渠首溯源

考察完荥阳故城,考察组决定到永济渠的渠首沁河口一探究竟。经过多方打听,考察组终于在河南武陟县嘉应观乡境内的沁河左堤和黄河左堤交汇处找到了沁河口的踪迹。在一条小道的旁边,一座高大的石碑立在路旁,上面写着沁河口的标志和介绍,道路下方便是当地的名寺——白马泉寺。

根据碑文介绍,考察组了解到,新中国成立前,沁河决口泛滥,灾害频繁。历史记载,从三国魏景初二年(238年)到1947年的1700多年里,沁河决堤290余次,受灾村庄120余处,灾民20余万,给沿河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新中国成立后沁河也多次决堤,政府对黄河、沁河的治理也一直没有间断,两岸堤防修整了1616公里,堤距宽800至1200米,险工47处,坝、垛、护岸752座,沁河防洪系统已经初具规模。

从附近的村民口中得知,这里曾经多次遭遇黄河决堤,导致生灵涂炭。在沁河口的大堤上,至今还能看到政府为了防汛准备的防汛石料。“只要黄河一决堤,上级就让我们砸开防汛石,将石头垒在堤口,就能减轻一些灾害。”一村民向考察组说道。

结束完沁河口的考察,考察组又赶到位于修武县探寻运河遗产点南关桥和胜果寺塔。经过多方打听,考察组在修武县圣果寺小学旁的街道处找到了南关桥的踪迹。

在一处街道的十字交叉口,当年“运粮河”(即运河)南关桥就坐落在这里,拱形石桥如今充当连接桥下河水两岸的纽带,而在桥附近也未能寻见当地政府和文化部门立的石碑,问询周边市民,更是对南关桥的历史浑然不知。

而当考察组赶到胜果寺塔时,更让考察组成员啼笑皆非,整个古塔孤零零地矗立在圣果寺旁,旁边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甚至有商户在塔基上晾晒衣物。

“塔原是在胜果寺的院墙里面,政府在规划时将塔规划在寺外,原来四周的建筑现在也租赁给了附近的商家。”考察组采访到了附近的居民,却得到了如此的答案。

这座建于宋朝的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像是一位历尽沧桑的老人,矗立在修武县的历史长河中。周边的商贩叫卖不停,胜果寺小学的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已经和这座古老的宝塔融为一体了。胜果寺塔已经成为运河兴衰的陪伴者。

面对千年古塔,彼时彼地,张秉政教授心生感慨。他对队员语重心长地说:“现在以举国之力,运河申遗成功了。我们一行刚刚走完了通济渠,现在又沿着运河古道行走永济渠,看来大运河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文学大师老舍之子、全国政协委员舒乙先生考察运河时说得好,最应该做的还是管理,现在很大的问题就是重申遗、轻保护、轻管理。舒乙先生言之谆谆。”

永济渠渠首沁河口大堤景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