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影响学习能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学习能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学习动机一样,学习兴趣作为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效果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见,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其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情绪因素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占据中心地位,与智力活动关系甚密,是非常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是人格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影响学习能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一)学生学习动机与兴趣的影响

动机与人的行为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是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驱动力,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因素。人们无论做出什么举动,都是由动机引发的,是动机的外显行为。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中学生的学习,如果能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他们就会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情绪投入学习中,并能长时间保持这种良好的情感。学习动机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强烈的动机能使学习效果得以保证;第二,强烈的学习动机能使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动机会对学习的内容、效果等产生直接影响,如果形成了学习动机并逐渐增强,学习效率就会得以提升。因此,学习动机对于学生学习英语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只有拥有较强学习动机的学生才有可能在英语学习中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部分学生的英语成绩之所以不好,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学习英语动机或者学习动机不明确,导致学习英语成为一种负担。

与学习动机一样,学习兴趣作为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效果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依照学科的特性来看,学生应该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奇妙与震撼,产生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从而增强自身的好奇心。学生在好奇心的鼓动下,学习兴趣会变得越来越浓。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不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那么学习一定是被动的、不能持久的、不能挖掘其潜能的。正如伟大的科学爱因斯坦曾说过一句家喻户晓的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说,如果拥有强烈的学习动机与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及终身发展都会产生巨大驱动力。

兴趣是一种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是主要的情绪之一,能够维持人脑的优势状态,因此兴趣能够派生出快乐和满足,非常有益于人们的心理健康。在兴趣状态下,人的注意力尤为集中,并呈现出警觉状态,会让人投入和享受这个过程。同时,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力得以加强。在教学活动中,浓厚的兴趣也可以促进良好课堂气氛的形成,促进有机体生理能量的释放,为探索和创造活动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兴趣状态能产生愉快和求知欲,而愉快和求知欲又构成了智力加工的最佳情绪背景。如果对于英语的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那么必然有助于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提高。从现代学习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习兴趣与学习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当学生对某门学科产生学习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力求掌握知识的理智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采取积极主动的意志行动,使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可见,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其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可以说,学生对英语学习越感兴趣,则学习越有信心,学习成绩也会越来越好。

学习动机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必须有志于学,乐于学,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动机是推动和维持个体行为的心理力量,并与个体的行为需要紧密相关。只有当学生的行为需要被激活后,才能形成行为动机。动机主要有三种作用:第一,激发行为。动机是引起行为的动力,它使有机体进入活动状态,提高学习水平和集中注意力。第二,行为定向。动机是有机体有选择地进行某些活动。第三,维持行为。动机是有机体保持适当的行为强度直到选择的活动得以完成。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个体学习特征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区别对待,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如此才能更好地培养学习兴趣和热情,并得到良好的效果。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是学生“为什么学习”的理由。如果学生感受到快乐和收获的学习动机,更容易让学生坚持并且获得满足感,从而收获好成绩。

(二)学生学习情感的影响

情绪是个体与环境对个体有意义的事件之间关系的反映,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激发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内在动机。初中生的内心感情比较丰富,在学习活动中受情感的影响较大。情感在学习中是一把双刃剑,积极的情感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高效专注地投入学习活动过程中;而消极的情感则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易分心走神、思维不连贯等。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调动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是一线教师在课堂中一项重要且必要的工作,也是促进学生成绩提高的一项重要策略。苏联教育专家艾肯和德雷格尔的研究表明:“对于学科的热情是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这里的热情便是学习情感。当学生对英语学科、对英语教师充满感情时,思路活跃,学习积极主动,从而加速认知活动的进程。

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对于学习英语时的感受有所不同。成绩较好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学习过程是愉快的;而成绩较差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过程是不愉悦的。这让我们注意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绪已出现了明显反差。而关于英语考试时的心情,成绩较好的学生认为,是比较轻松的;而成绩较差的学生认为,是比较紧张的。由此推测,在情绪和情感方面,成绩较好的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情绪和情感,并维持在一定水平上,这样使得学生比较容易静下心来学习和考试;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具有焦虑和紧张的情感,以至于很难静下心来学习和考试。

成绩较好的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丰富的情感,不仅在课堂上比较活跃,在课下也乐于思考、勤于探究,喜欢与教师沟通交流,师生关系融洽;而没有丰富情感的学生在课堂上沉默寡言,被动思考,学习时常出现心烦意乱的情绪,不时中断学习,想要放弃,对于学习英语学科表现出极强的排斥现象。此外,成绩较弱的学生来自父母和教师方面的关注和鼓励相对较少,这也让他们在英语学习上动力较弱,出现消极倦怠的状态,而这样的状态并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情绪和情感的内涵有所不同,情绪多强调英语性需要,而情感则强调社会性的需要。从广义上来讲,两者都强调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情绪因素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占据中心地位,与智力活动关系甚密,是非常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是人格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一个人情绪状态的好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稳定而愉快的情绪有助于学生静下心来学习,学习成绩的提升需要良好情绪作为保证。青少年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主要包括紧张、焦虑、恐惧、抑郁、愤怒、悔恨等。在初中英语的学习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特别的学习状况,必然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情绪问题,而这样的情绪问题会通过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来反馈。

(三)学生学习性格的影响

性格可以表现一个人对现实及周围事物的态度。所谓学习性格,主要指由学习活动所体现出的性格特征及其总和。一般来说,勤奋、自信、严谨、创新,是优良的学习性格的基本要素。

对于在英语学科学习上的付出,很多学生认为,自己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成绩较好的学生表示,自己付出了很多才得以收获优异成绩;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则认识到自己没有在英语学习上有很多付出。众所周知,学习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完善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刻地理解知识,熟练地掌握技能。要想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自然要付出相应的时间、精力、体力,同时还要具有勤奋学习的精神。所谓勤奋学习,是指在不影响全面发展的前提下,用极大的学习热情去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充分利用时间,积极、刻苦、主动、最大限度地完成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古今中外,每个人走向成功的道路虽然是不同的,但在成功的诸多因素中,有一点必然是相同的,那就是勤奋。

成绩较好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信心,也知道努力有回报;而成绩较差的学生表示多次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不如人,所以努力并不会对现状有太多改变。调查显示,成绩较好的学生经常和教师与同学交流英语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而成绩较差的学生从不与人讨论英语问题。这就体现了成绩较好的学生在学习上充满自信,而成绩较差的学生缺乏自信心。于是,我们不禁会思考,为什么有些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究其原因,除了基础没打好外,还有就是缺乏自信心。一个缺乏自信心的人,也必定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很快便会沦为学习的失败者。而有了学习的自信心,落后、失败都只是暂时的,只要始终朝着既定的目标坚定地前进,成功指日可待。所以,成绩较差的学生更需要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先自知后自信,摒弃自卑,树立不甘落后的自信心。(www.xing528.com)

成绩较好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知识是成体系的;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则认为,自己在学习英语时并没有找到知识间的连贯性,所学知识不成体系。另外,笔者通过访谈也发现,成绩较差的学生很难说出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没有活学活用,只是单一的记忆,也很难分析出考点和考题的意图。同时,成绩较差的学生表示自己毫无计划,每天按着教师的步伐走。而成绩较好的学生有严谨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态度。每一门学科都是以各自不同的概念、术语、公式、定理等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总是按照由简到繁、从浅入深、从初级到高级的顺序而建立的,因此知识本身即具有严密的完整性。作为学生,若不能以一种严谨的态度去对待这些知识,就只能得到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而无法进入知识的殿堂。正如著名科学家卢嘉锡所说:“科学有自己的规律,不能‘走捷径’,一步登天。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学生学习意志的影响

所谓学习意志,是指树立明确目标并克服各种困难,调节内部和外部的监管活动,最后达到目的的心理过程。

成绩较好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的压力一般或较小;而成绩较差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时存在较大压力。可见,成绩较好的学生和成绩较差的学生对于压力的感受是不同的。成绩较好的学生总是或经常花较多时间学习自己不理解的英语内容,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却从未如此,可见成绩较好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毅力,会坚持对自己不清楚的内容深入思考和学习,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则比较容易选择放弃。成绩较好的学生遇到困难时会思考并寻找解决困难的途径,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却没有这种意识。所以,成绩较好的学生越学越有劲,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却觉得自己学习英语越学越没劲。

成绩较好的学生有着良好的意志品质,在英语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会知难而上;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则选择退避,并且不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有坚强意志、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学习好英语学科的重要保证,学生学习英语意志上的差异必然导致英语学习成绩上的差异。意志在古代称为“志”,是人自觉地确定行为目的,并根据目的去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人的意志品质是人格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意志品质主要体现在自觉性、坚持性、果断性和自制力四个方面。

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初中英语仿佛新起点,在学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抽象难懂的概念或知识点,也会遇到很多新的思维方式,需要有良好的意志品质来坚持学习初中英语,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维持在较优秀的状态。

(五)归因

韦纳指出,个体对成功和失败的归因主要包括三个维度、六个因素,三个维度是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六个因素是指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外界环境。个体对于任务成功或者失败的归因不同,对他们的动机产生的影响也就不同。个体将成败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比如,在生活中,个体将要完成某项任务,如果经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就会体验到愉快的情感,如果不努力而失败了,就会感到羞愧。有研究表明,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受到个体对于归因的影响。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归因应该是个体将成功归因于能力,而把失败归因于努力程度不够。根据成败归因理论可以知道,能力是内部稳定性的因素,而努力是内部可控的因素,个体不能控制自己的能力,却可以更加努力,所以这样的行为模式是有助于自主学习的。如果个体把自己失败的原因归于能力不足,就容易丧失信心,就会不去努力,甚至放弃努力,继而就会影响自主学习。

(六)目标设置

自主学习是一种自我调节的学习,个体对自我的调节必然要依赖于一定的参考,而设置的目标就可以作为参照物。学习目标,顾名思义,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方面想要达到的目标,学习者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能够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而对于目标的设置,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好,设置一个对自己来说有些难度的目标,但是这个目标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实现,这样的目标是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另外,设置一个具体的目标比设置一个笼统的目标更容易促进学生的学习,因为对于学生来说,具体的目标可以明确学生应该做什么,怎样做能够达到这个目标,而且具体目标更能监测学生的进度。此外,目标是自己设置还是由他人进行设置,对个体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七)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指的是由一些年龄、爱好、态度等方面都比较接近的儿童所组成的非正式的群体。他们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同学、邻居或者是亲戚,而在学习方面,接触最多的应该是同学,主要是自己的同班同学。根据学者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地产生学习。同辈群体中同样可以产生榜样示范的作用,个体通过观察同辈群体中榜样的自主学习,可获得榜样自主学习的符号表征和经验教训,并且可以引导观察者之后的行为。观察者在观察的过程中,模仿榜样的自主学习技能,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强化,逐渐成为自己内在的一部分,即形成了自主学习策略。由此可见,榜样的示范作用在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