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保罗·路易·莱热教授的《奥匈帝国史》:了解现代奥匈帝国的重要观点

保罗·路易·莱热教授的《奥匈帝国史》:了解现代奥匈帝国的重要观点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保罗·路易·莱热教授于1895年出版的《奥匈帝国史》(第四版)一书有助于我们了解奥匈帝国的现代史。为了确保历史的准确性和公平性,我尽可能地规避保罗·路易·莱热教授作品中渗透的强烈的亲斯拉夫语气。保罗·路易·莱热教授的主要观点是,从“国家”一词具有的真实内涵来看,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下的国家从任何时候看来都绝对不能称为一个“国家”。对此,我完全同意。这一事实使论述方法变得非常重要。

保罗·路易·莱热教授的《奥匈帝国史》:了解现代奥匈帝国的重要观点

保罗·路易·莱热教授于1895年出版的《奥匈帝国史》(第四版)一书有助于我们了解奥匈帝国的现代史。在翻译该作品时,我不得不对原作进行灵活处理,并经常重塑或重写某个部分。为了确保历史的准确性和公平性,我尽可能地规避保罗·路易·莱热教授作品中渗透的强烈的亲斯拉夫语气。保罗·路易·莱热教授的主要观点是,从“国家”一词具有的真实内涵来看,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下的国家从任何时候看来都绝对不能称为一个“国家”。对此,我完全同意。自1867年实行二元君主制以来,奥匈帝国与实行专制政权下的奥地利帝国如出一辙,更多算是一种政治体系,而非一个国家。这一事实使论述方法变得非常重要。正如爱德华·奥古斯塔斯·弗里曼教授指出的那样,我们要花费大量篇幅反复讲述在奥地利诸侯统治下不同时期的领地历史、每片领地自身的历史及所有领地与共同权力的相关历史,但这是唯一一种对所有领地历史进行正确评价的途径。1889年,爱德华·奥古斯塔斯·弗里曼教授说:“没有任何主题,普通读者更需要获得对事实的清晰而明确的解读,而非保罗·路易·莱热教授所做出的阐释。人们需要思考事实本身,需要理清思绪理解事实本身。但人们往往会混淆思想和语言,使理解变得更困难。现代语言的一种小小风向的改变就足以造成大麻烦……英国或法国的‘利益’意味着英国人法兰西人的利益。英国或法国的‘朋友’也就意味着英国人或法兰西人的朋友。但当我们听到这么一句话‘一位土耳其人的朋友’时,这是指生活在地图上那块标有‘土耳其’的土地上的人的朋友,还是指人们的外国压迫者土耳其人的朋友?土耳其的利益是指土耳其人的利益,还是与土耳其统辖下的各国截然相反的利益?‘奥地利’的情况亦是如此。有人听过‘奥地利利益’‘奥地利政策’;我也见过‘奥地利国家荣誉’这样的字眼。我还曾遇到这样的人,认为‘奥地利’是‘奥地利人’所居住的那片土地,而且‘奥地利人’是说奥地利语的。所有这些说法都算不上恰当。可以这么认为,在这些表述中,‘奥地利’一词所具有的含义比真实存在的奥地利更丰富。人们通常所说的‘奥地利’是指奥地利君主统治下的所有领地。人们认为,这些领地的居民拥有一种共同存在和共同利益,正如英国人、法兰西人或意大利人拥有的共同存在和共同利益一样。

“现在没有必要停下来证明不存在奥地利语,也不需要证明在奥地利统治的所有领地存在着多种语言——德语匈牙利语、意大利语、罗马尼亚语及以斯拉夫语为主的各种方言变体。每一种语言都是某一个民族的语言,该民族或全部或部分处于奥地利诸侯的统治之下,然而,不存在奥地利语,亦不存在奥地利这个国家。因此,并不存在‘奥地利国家荣耀’之类的说法。同样,‘奥地利政策’也不存在,因为‘奥地利政策’与英国或法国政策并不具有相同意义。英国或法国政策是指英国或法国政府执行的是英格兰或法兰西民族的意志。奥地利君主统治下的所有领地共同的‘奥地利利益’不存在,因为以德意志和匈牙利为一方,斯拉夫和罗马尼亚为另一方,双方的利益总是不同,甚至常常对立。事实上,像‘奥地利利益’‘奥地利政策’之类的表述完全不代表任何一个民族的利益或政策,而仅仅指某一特定的统治家族的利益和政策。这一利益或政策常常与某一特定统治阶层的利益和愿望一致,但部分人的利益和愿望并不能代表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或共同愿望。

“因此,以目前常见的方式集中展现‘奥地利’会很混乱,就像对‘土耳其’进行集中展现会很混乱一样。然而,我们的祖先避免了这样的混乱。他们会说‘土耳其’‘大土耳其’‘苏丹’。这些名称准确地甄别出各领地和所统治国家的外来压迫者。因此,他们采用了‘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说法。这种形式就准确地区分了统治家族与其他诸侯国、公爵领地和县郡等概念,因为诸侯国、公爵领地和县郡等都处于各王朝君主的统治之下。我们必须永远记住,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领地是因各种偶然因素而聚集在一起的诸侯国、公爵领地而已。各部分之间不存在任何共同之处,也没有共同的语言、情感和利益。仅举一例来说,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着匈牙利王国的马扎人族,而其他诸侯国、公爵领地不对各民族拥有完全统治权。这些民族彼此没有联系,但与其他几个邻近民族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尽管这些邻近民族受控于其他政权。各部分之间唯一的纽带就是一系列的联姻、战争和条约等。正是联姻、战争和条约赋予它们一个共同的君主。因此,一个君主可以拥有匈牙利国王、奥地利大公、蒂罗尔伯爵、的里雅斯特勋爵等百余个头衔。仅此而已。

“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崛起和长期统治是欧洲历史上最精彩的华章之一。在此之前,曾出现过两个类似的权力王朝,但这两个王朝的寿命都很短,而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则持续了好几个世纪。12世纪的安茹王朝和15世纪的勃艮第王朝算是这种昙花一现的王朝。这两个王朝同样是历史碎片的集合体,王朝中各国之间没有任何天然联系,因战争、联姻或外交而产生交集。现在的问题是,这两个王朝为什么会在各自诸侯的统治下于顷刻间就灰飞烟灭,而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能长久不衰呢?原因有二:一是奥地利与神圣罗马帝国和德意志帝国存在长期联系。众多奥地利诸侯被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德意志帝国皇帝,使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本身看起来既伟大又具有帝国气质。我相信这一点对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存续来说意义重大,但我相信另一个原因更重要,那就是,尽管奥地利权力算不上一种民族权力,但正如人们已经注意到的,奥地利本身就孕育着一个民族。奥地利虽然只包含其他零零散散的民族,但囊括了整个马扎尔民族。因此,奥地利获得了某种强有力的民族力量。对匈牙利的占有不止一次地挽救了奥地利,使其免于四分五裂。因此,可以确信的是,迄今为止,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政策绝不仅仅是一个家族的政策,而是匈牙利王国的政策。”

爱德华·奥古斯塔斯·弗里曼教授的这些评述可以在伯克贝克·希尔夫人翻译的保罗·路易·莱热教授《奥匈帝国史》(第一版)的英译本的前言中找到。在创作本书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帮助。对此,我不胜感激。有时,我会灵活处理伯克贝克·希尔夫人的译文。(www.xing528.com)

地理和专有名词拼写这一难题上,我没有遵循保罗·路易·莱热教授的做法,去给出人们自身所使用的语言表达方式,因为这样就会引入许多较难理解的斯拉夫语和马扎尔语语言形式。相反,我采用了历史和地理词汇的标准英语用法。因此,如果该词尚未被英语化,通常情况下,我就会采用德语形式,而不用马扎尔语和捷克语。

在撰写奥匈帝国历史的十二年里,我一直尽最大努力客观而公正地描述着标志此时期奥地利历史上那些引人注目的政治冲突事件。为了做到这一点,就像曾撰写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国际关系问题概况时一样,自始至终,我都不会妄加评判,而是坚持用事实讲述历史,并努力通过合理筛选和安排来确保重点内容的选取。

威廉·埃兹拉·林格尔巴克

宾夕法尼亚大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