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表现性评价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及阶段划分

表现性评价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及阶段划分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现性评价于20世纪中叶起源于美国。起初,表现性评价并非运用在教育领域,而是运用在心理学领域和企业管理领域。表现性评价以其明确的评价标准、客观的评分规则、灵活的评价方式以及有效的评价结果得到教育界推崇。简言之,表现性评价就是“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取得的发展成就”。一般而言,表现性评价的实施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具体执行阶段和后期处理阶段。

表现性评价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及阶段划分

表现性评价于20世纪中叶起源于美国。起初,表现性评价并非运用在教育领域,而是运用在心理学领域和企业管理领域。表现性评价以其明确的评价标准、客观的评分规则、灵活的评价方式以及有效的评价结果得到教育界推崇。表现性评价是指在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境里,通过对学生完成实际作业表现的观察,对其学业成就进行整体判断的教学评价方式[10]。简言之,表现性评价就是“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取得的发展成就”。人文关怀美术校本教学评价借用这一评价方式用以考查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的程度以及在实践中解决问题、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考等多种能力的发展状况,如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小组合作能力等都可以作为评价的对象。

表现性评价十分强调学习任务与真实生活情景相结合,评价创设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在课程教学中完整而真实的情境,强调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来评价学生的发展,不仅要评价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对学生表现的观察分析,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以及健康情感、积极的态度、科学价值观。通过学生活动或完成任务的过程,不但能够评价学生知道了什么,还能够评价学生能够做什么,小而增强评价的操作性和导向性。表现性评价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评价时要求学生演示、创造、制作或动手做某事;②要求激发学生高水准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性评价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允许甚至追求答案的多样性;③使用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作为评价任务;④唤起真实情景的运用,即表现性评价的问题情境是比较真实的,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是现实中的问题,而不是脱离现实情境的抽象问题。(www.xing528.com)

一般而言,表现性评价的实施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具体执行阶段和后期处理阶段。前期准备阶段主要是为评价的具体实施做准备,对表现性评价进行整体设计;具体执行阶段是对反映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表现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的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合作和交流活动,并对他们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记录;后期处理阶段包括评价结果的评定、反馈和收录学生成长记录袋,以使评价真正发挥激励和促进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