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设计序幕,引导学生探究语言,深化理解句子和主题

设计序幕,引导学生探究语言,深化理解句子和主题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设计序幕这样一种形式进行教学基于两点想法:1、借学生对序幕的设计,引导学生探究品味语言,从而加深对句子的理解、对主题的理解。我想这样的设计效果恐怕会好一点。好,其他同学再谈设计。生24:我觉得她的设计好,通过细节刻画。这时,空中飞过一只苍鹰,在空中飞旋、鸣叫。制造出悲凉的气氛,而那苍鹰的叫声又好像是在嘲笑这群可怜的人们似的。

设计序幕,引导学生探究语言,深化理解句子和主题

——设计序幕这样一种形式进行教学基于两点想法:1、借学生对序幕的设计,引导学生探究品味语言,从而加深对句子的理解、对主题的理解。2、这样的形式比较开放,贴近生活,合乎学生的心理,有利于激活学生想象。

师:基于这篇课文情节的生动性和主题的深刻性,我想大家是不是有兴趣做这样的设想:如果我们要将课文改编成影视作品,那么这影视作品的序幕该怎么拍摄?大家看过电视电影,电视电影一般都是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那序幕就是开头的几个镜头,在标题、演职人员、背景等字幕出现前或出现时的镜头,不一定是剧情的开端,可以把整个剧情中你认为重要的或者能表现主题的镜头拿上来。如果让你改编,你看这序幕或者说这片头怎么设计?

生(王祥峰):先整体给一个画面,画面上牛羊成群,炊烟袅袅,男人们在骑马射猎,女人们在唱歌跳舞,镜头渐渐转移,转向一座大厦,大厦上有鲜明的大字——先驱者,转而画面向大厦内转移,有一位老公公指着一堆石头,指点着告诉小孩,于是剧情由此展开……

师:你这么设计的意图是什么?

生(王):想通过这样的镜头让观众明白幸福生活与先驱者的关系,在结构上安排成倒叙能制造悬念,吸引观众。

师:设想不错。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的设计?

生(任春苗):我打算重点放山谷边上的岩石高墙,然后放山崖下累累白骨,放殷红的鲜血从山崖上滴下来,落在白骨上,还有豺狼的声音,豺狼的身影和豺狼的眼睛,这样很刺激,让观众感觉很恐怖。

师:哇,恐怖片啊?光追求感官的刺激,会不会失去它应有的艺术内涵啊?你说说这些镜头的内在意蕴你是怎么考虑的?

生(任):我,我说不出。

师:这样设计也未尝不可。只是一定要赋予它一定的内涵。以后同学们谈设计时是不是也谈谈设计的意图。现在,谁来说说她的设计可以赋予一个什么样的内涵,谁来帮助她完成这个设计?

生(金成龙):我想先谈谈我的设计,呆会儿再帮她。

师:行。

生(金):一位年轻人踏着累累白骨,攀登着陡峭的岩石,磨破了指甲,渗出了鲜血,染红了衣服,但他还是不懈的努力,迎着烈日,努力向上攀登。镜头转向:年轻人被反绑着,正在接受“神圣的律法”的“制裁”,无情的石块从人们手中飞出,年轻人倒在血泊中,鲜血染红了周围的土地,诉说着无尽的痛楚和悲哀。我想这样的设计效果恐怕会好一点。累累白骨,使人们心灵为之颤动,年轻人的攀登动作给人一种悬念,也使人感受到年轻人的坚韧不拔。年轻人的被杀,也给人留下悬念,为何年轻人会被杀?在这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在这之后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两个镜头引人入胜,能使人饶有兴趣地去观看、去欣赏……

师:大家觉得这个设计怎么样?效果是不是好点?

生:好。

师:好在哪里?

生21:视觉冲击力强些,心灵震撼力强些。

师:如果说视觉冲击力靠画面,那么心灵震撼力靠什么?

生22:人物的精神。

师:那么反过来我们思考一下,是什么手法有了这样的效果?

生23:细节。细节描写。

师:既然细节能增强冲击力、震撼力,对刻画人物、表现中心那么具有表现力,那么同学们以后在自己的写作中要注意细节描写。刚才任春苗的设计还没完呢?谁来帮她完成呢?

生(任):我自己来。我想好了。我从空中俯拍,永恒的山脉向东西南北各个方向蜿蜒绵亘,特写“深邃破败的山谷”,突出山谷的封闭。然后放映山外的牧场和城市,目的是与山谷进行强烈的对比,进一步突出山谷的封闭,落后。然后,放山谷边上的岩石高墙,目的是突出他的高峻,表现山谷禁锢的厉害,以及表现攀爬的困难。然后放山崖下累累白骨,放殷红的鲜血从山崖上滴下来,落在白骨上,还有豺狼的声音,豺狼的身影和豺狼的眼睛,突出要奋斗总要有牺牲。

师:好多了。与主题也扣起来了。好,其他同学再谈设计。

生(陈奕):一座山谷底,一棵大树下,一群人井然有序地跪地、磕头,气氛静穆。上方是几个白须苍髯的老人,白须垂及胸前,峭瘦苍白的脸上是严肃的神情,黑色的眼睛兀傲地盯着跪拜的人群。老人瘦骨嶙峋的手指颤抖地托着一部书,一部厚厚的黑色封面的大书。书里泛黄的纸叶透着陈腐的气息,上面有奇怪的画符。然后,镜头拉向崎岖的山脚,累累的白骨一路铺陈,周围荒草丛生。一个沾满污垢的身体匍匐向墙,鲜血淋漓的双手沾满了风尘与泥土,依旧苦苦支撑;赤裸的双脚已被一路的荆棘与丛林划破,道道新疤掩盖着旧痕,却依旧置现出旅途的艰辛。他的头发蓬松落满了野草鸟粪,充满朝气的脸胡子拉喳,炯炯有神的眸子却异常明亮。远处,稠密的丛林中那喷薄的旭日孕育着火红的热烈,染红了天边……

我想表现的是这个民族的愚昧、落后与守旧,坚忍不拔的漫游者为开拓新的道路而努力拼搏,这是思想解放的起始,这是宽容的起始,由于长期的封闭教育,人们的无知行为是值得宽恕的。

师:陈奕到底是高手。你们评评。

生24:我觉得她的设计好,通过细节刻画。我觉得先驱者可以让他穿上褴褛的衣衫,脸上也应该有山上荆棘划破的伤痕,因为没有水喝,嘴唇是发白的干裂的,除了磨破的指甲、带血的双脚还要特别放小腿上青筋条条绽出。这样效果会好些。

师:好。其他同学?(www.xing528.com)

生(俞瑜):我是这样设计的。先是一个地球的全镜,再把镜头缩小到地球的一隅一块小石子上。镜头继续缩小,直至把小石子上所刻的文字清晰地要展现出现。接着再拍摄站在那小石子周围,一群穿着肃穆的衣服,前来感恩朝礼的人们。他们表情悲伤、痛苦、后悔、懊丧而又尊敬。这时,空中飞过一只苍鹰,在空中飞旋、鸣叫。制造出悲凉的气氛,而那苍鹰的叫声又好像是在嘲笑这群可怜的人们似的。于是,镜头上出现“1000年前”——画面上又出现了一只苍鹰,把我们的视线带到了一个荒山,平庸又深陷下去的无知山谷,故事在这里发生……

我是这么想的:通过对地球、小石子的拍摄,说明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发生着这样的故事。或者说,这样的故事发生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而石头上刻着的名字又让观众好奇,特别是周围的人们的复杂表情,更让观众好奇,有悬念的效果。我特别安排了一个“苍鹰”的设计,苍鹰从故事的发生一直到故事的结尾,——这虽然不合实际,但却说明了这苍鹰见证了这个故事,见证了这段历史的发展,看到了由于之前的盲目守旧的人们对先驱者的不理解而误杀了他,直至最后的悲痛,懊悔,这与电影《末代皇帝》的溥仪小时侯玩过的蟋蟀一样,直至多年以后,溥仪从龙椅下拿出这一蟋蟀盒时,蟋蟀还活着,但历史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了,蟋蟀见证了历史的发展,苍鹰与蟋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真是“苍鹰依旧在,只是夕阳红。”

师:有创意。安排了一个线索。特别是地球上无处不存在这个故事这一点揭示的好。但是不是一定是1000年前发生的事情?

生(俞):我是想说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

生25:不对的,课文里说: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不再发生了。说明将来还是会发生的。

师:纠正得好。建议去掉这个字幕。同时想一想:将来还会发生的可能性表现在哪里?

生(赵儒臣):我的设计是:夕阳下,一座大厦中,一个老人手里拿着一块普通的石头,石头上有几个鲜红的文字,那是先驱者的名字。老人潸然泪下。身旁,一群孩子在玩漂亮的水晶球、夜明珠,一个孩子问:“老爷爷,你为什么哭?”一个孩子说:“是不是你的石头不好看?给你夜明珠。”老人接过夜明珠,叹了口气:“爷爷给你们讲个故事,好吗?”孩子们渴望地点点头……

我的意图是:字为血色,表现美好的生活是开拓者付出了血的代价。老人的流泪表现老人一直受到良心的谴责,物质生活虽美满,精神生活却是这样……石头与夜明珠、水晶球形成鲜明对比,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夜明珠、水晶球代表了新思想、新文化,老人接过夜明珠说明老人接受了新事物、新文化。

我认为文章要我们认识到开拓创新精神的重要,愚昧守旧的可怕。愚昧守旧终将得不到人们的宽容,终将被创新精神所排斥,而创新者终将受到人们的敬仰,能鼓励人们前进。

生(王微):我设计为守旧老人坐在角落里,冥思苦想,小孩在旁边玩石子,这石子要是那种五彩缤纷的圆形的球形,它的颜色要与地下的青石板的颜色有强烈对比。然后,守旧老人由于小孩不听他的话而抢走了小石子,并把它砸破了,小孩大哭……我觉得那五彩缤纷的石头,也就是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老人的行为说明守旧思想和律法对年轻人对外面世界的向往的摧毁,对年轻人的思想束缚,引起人们对宽容的思考。

(铃声响起)

——从学生发言和讨论情况看,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的预想。由于追问与要求始终不离内涵的挖掘,所以总算没有出现课堂发言漫无边际的情况。而且学生的发言也比较活跃,没有发言的同学也蠢蠢欲动。但是,由于课堂上没有录音,课后让学生回忆,学生也不能恢复原来课堂上的发言。随笔本上的发言记录学生已经作了有意无意的修改与美化。尽管大体思路和内容不变,在文字表达上已经通顺、流畅、严密、漂亮了,这里只能反映课堂设计的一部分效果。特此说明。

师:同学们今天的序幕设计的都很好,有没有兴趣设计其余的几幕?

生:有。

师:那我们下节课继续进行。下节课要不要分组讨论?

生:不要。还像这样讨论。

师:好。另外还请同学课后思考两个问题:叛乱前他们生活在山谷中过着幸福的生活,找到新的生活后他们建了大厦让智慧老人住,他们又过着幸福的生活。这里的山谷和大厦有什么特点?人们尊崇智慧老人与前文尊崇守旧老人有没有相似之处?“又过幸福生活”的“又”字有什么意味?再布置一个作业:将设计好的序幕和意图写在随笔本上,将自己对宽容的理解也用一句话写在随笔本上。下课。

——最后一个问题由于没有及时在点评中追问以至于在铃响后补充,不仅导致拖堂,而且也不再有多少教学效果。这是很不应该的。从整堂课看,由于缺少了课堂小结,结构也不是很完整,结语也显得比较拖沓。

[教学后记]

听课老师认为这堂课有两个亮点:一、在组织学生对“宽容”主题进行探究的时候有一个小高潮,对“宽容”的内涵也挖得比较深。“宽容”的显性层面的内涵学生是比较容易发现的,但“宽容”的隐性层面的内涵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思辨,让学生自己说出来,这是很有价值的。如果是告知,学生不一定能够理解,价值也不大。二、序幕的设计是另一个高潮,这个设计,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善于调动学生,不管程度如何,他们都会有兴趣参与设计。哪怕是一个程度比较差的班级,课堂也会比较活跃。从学生发言的跃跃欲试的样子看,安排设计的时间还可以往前推,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设计,从设计中全面理解句子把握主题,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

从意味发现的课题研究的要求反思这堂课,我觉得意味发现应该是这堂课的主线:

首先,从教材文本特点看,《〈宽容〉序言》这篇文章文字中的诗意、内容中的波澜、主题中的哲思,为学生发现文本意味创造了物质条件,而这个物质条件为学生与文本直接进行对话并从中发现意味提供了可能。

其次,从学生情况看,施教学生是“并轨班”学生,能力准备(理解力、感受力、想象力、口头表达力、书面表达力)、知识准备、体验的积累都比普通班学生丰富,所以课文的许多地方的意味学生自己能够发现无需老师引导。而学生间的相互讨论、交流、启发有时候比教师的引导具有更大的影响。所以,在这堂课中许多地方教师并不需要直接告知,学生自能发现。

还有,从教学设计情况看:

开头导入,用一句话表达对“宽容”的理解实际上是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宽容”意味的理解,但这与课文的“宽容”其实有一定距离。如果在课堂结束时,让学生重新思考对“宽容”的理解,可能对学生的启发与帮助会更多。

中间对主题讨论,对“宽容”内涵的理解其实上就是让学生发现“宽容”的意义(意味)的过程。

结尾序幕设计,序幕的设计是建立在发现了“宽容”主题的意味和发现了其中关键文句的意味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个性化表达,这种形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让学生思考了主题和文句的内涵,但是从随笔情况看,部分同学兴趣点仍然在情节的设计而不是关注情节的内涵,为设计而设计,这游离了意味发现的初衷。

意味发现的指导需要教师几个方面的素质:教师对文本有较高的意味发现的水平和较丰富的意味发现的经验;教师善于发现学生发言中的优缺点和思考过程中的结症所在,善于在课堂上作适恰的点评,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能够顺应学生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掌握时机进行点拨和引导,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最佳发展区,并根据学生的最佳发展区提出具体而适合的要求。这堂课恰恰在这些方面显示了教师的力不从心。具体在点评中有所涉笔。这里不再赘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