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诗情画意的表情朗读,激发学生朗读体验

诗情画意的表情朗读,激发学生朗读体验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诸如四季美景、至爱亲情、学习生活、动物与人、凡人小事、群星闪耀、家国情怀等之类的主题均取自学生生活,学生都有切身的体验。据此选择的课文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可读性,容易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篇篇文章充盈着诗情画意,最适合表情朗读。这篇文章的阅读策略是:教师面带微笑,满怀喜悦和希望,在轻柔、缓慢的语调中把学生带进朱自清先生用清新秀丽的诗画语言描绘的春天美景中。

诗情画意的表情朗读,激发学生朗读体验

教师通过自己丰富多彩的面部表情朗读示范,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直观的观察,感受老师怎样声情并茂地把教材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有情的语言,把文中抽象的喜怒哀乐的情感通过朗读者的面部表情变得具体可感。学生有了一番朗读感受后,再进入特定的语境学习,就能迅速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精美的词句、语段不是通过分析、讲授就能领悟得到的,须让学生借助敏锐的语言感受能力,去领悟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感。七年级是九年义务教育“七—九年级”学段的起始阶段,基于该学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语文选择的单元主题都是一些感性的话题,贴近学生生活。诸如四季美景、至爱亲情、学习生活、动物与人、凡人小事、群星闪耀、家国情怀等之类的主题均取自学生生活,学生都有切身的体验。据此选择的课文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可读性,容易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譬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以“四季美景”主题选的四篇课文,通过描绘瑰丽的四季景色,抒发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篇篇文章充盈着诗情画意,最适合表情朗读。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单元提示中言明“学习本单元,要重视朗读课文”,“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感受汉语声韵之美”。这就要求我们加强朗读训练,以朗读为契机,进入课文、接受课文。以朱自清的《春》这篇散文为例,作者捕捉住春季景物的主要特征,具体描绘了五幅春景图,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热爱生活、憧憬未来、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文章到处洋溢着轻松、明快、欢乐的情调。笔墨清丽而凝练,蕴含着真情实感。而七年级的学生处于情感的孕育期和经验的探索期,因此引导他们运用自己的情感体验与文本、与作者展开对话,利用联想与想象,把作者情感哲思与他们的领悟、感知交融,沉浸在作者营造的优美的意境中。这篇文章的阅读策略是:教师面带微笑,满怀喜悦和希望,在轻柔、缓慢的语调中把学生带进朱自清先生用清新秀丽的诗画语言描绘的春天美景中。“情以生文,文亦以生情;文以引声,声亦足以引文。循环互发,油然不能自已,庶渐渐可入佳境。”[2]在这种情境中,老师通过丰富的面部表情、抑扬顿挫的声调叩拂学生心扉,让他们仿佛陶醉在春风和煦、春花烂漫的诗情画意里。教师朗读完,再让学生模拟老师的语气和节奏,有表情地朗读课文。(www.xing528.com)

表情朗读是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对语言的品味最直接、最真切的一种体验;是学生进入文本,领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最重要、最有效的一条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