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翻译美感之捷径:朗读的重要性

翻译美感之捷径:朗读的重要性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章朗读——培养翻译美感之捷径国人把“看书”叫做“读书”,或“念书”。出声的朗读能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获得鲜活的语感和美感。显而易见,上述朗读与默读之差异,也表现在读者参与的强度差异上,默读只有两大器官的两次参与,而朗读则牵涉四大器官的五次参与。朗读此译文,同样,在“音响”的作用下,我们发现,此译缺乏美感。进入第三层次时,便达到了Beauty begets beauty的美感理想境界。

翻译美感之捷径:朗读的重要性

第四章 朗读——培养翻译美感之捷径

国人把“看书”叫做“读书”,或“念书”。顾名思义,“读书”,“念书”,就是要把书念出声来。“书声琅琅”、“声情并茂”、“言之凿凿”等等,这些词本身就含有一种美。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清朝乾隆进士、蘅塘退士孙洙的这句名言,流传200余年,至今脍炙人口,常用来阐释“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

鲁迅幼年那个“渊博宿儒”的寿镜吾老先生,在三味书屋里,瞪眼吆喝学生读书,于是书屋响起鼎沸的念书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上九潜龙勿用”等等,汇成一片。谁能否定鲁迅先生深厚的语文功底就是起步于三味书屋那鼎沸的念书声呢?

出声的朗读能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获得鲜活的语感和美感。

朱自清在《了解与欣赏》中说:“吟诵与理解极有关系,是欣赏必经的步骤。吟诵时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

萧蕴也说:“读、吟、诵及至唱,是学习语言、体味意味意境不可缺少的过程。”

把书面语言转变为出声的口头语言,是经过大脑指挥口、耳、眼将无声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调动口、耳、眼、脑等诸多器官一起参与的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朗读与默读,区别如下:朗读:目→脑→口→耳→脑;默读:目→脑。因此,默读不等于朗读。默读,也许速度快些,但是缺乏口、耳的参与,而且,脑的活动也呈单向。

主张读者反应的接受美学认为,文本只有在阅读中才能体现其审美意义。更为重要的是,读者把握审美意义的程度,与他在审美活动中的参与强度和创造性思维成正相关。显而易见,上述朗读与默读之差异,也表现在读者参与的强度差异上,默读只有两大器官的两次参与,而朗读则牵涉四大器官的五次参与。

好的音乐,余韵袅袅,给人绕梁三日的美感和享受。纸上的文字,本来就潜伏着无穷的乐感,出声朗读,语言的乐感和美感就被激活。开口朗读,宛如一位钢琴手,飞起十指,那无声的乐谱,顿时赋予了新的生命,有声有色,鲜活感人。

请“看”下面一段文字:

The young girls laugh as they drive the geese over the rocks; they laugh as they climb the low stone walls with their baskets; they laugh as they call off the wild dogs that threaten to devour the stranger; they laugh most of all on evenings at dance time when the men are home from overseas.

匆匆“看”过,思维聚焦理解,由于缺乏“音响”的配合,对上段文字的“乐感”及“美感”就无以发挥。也许,你会提供如此译文:

当少女们把鹅赶过乱石滩时,她们大笑;当少女们背着竹篮越过石垒矮墙时,她们又笑了;当少女们驱赶走对陌生人构成威胁的野狗时,她们放声大笑;当她们的丈夫从海外归来时,在晚间的舞会上,她们笑得最凶。

朗读此译文,同样,在“音响”的作用下,我们发现,此译缺乏美感。“大笑/又笑了/放声大笑/笑得最凶”虽然都含一个“笑”字,却未能传递原文的乐感和原文的整饬美。更有甚者,以“大笑/又笑了/放声大笑/笑得最凶”来形容少女之“笑”,其美则大半去矣!尽管laugh的第一词典意义是“哈哈大笑”。

出声朗读,情况即变。

融入情感的阅读,读者会发现,原文齐整地运用了动词laugh的反复出现,乐感渐增,表达形象,生动地向读者淋漓展现出海岛少女跌宕多姿的系列风情画,她们勤劳、热情、好客、热爱生活的可爱形象似伴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而跃然纸上。

朗读,是一个引发和培养美感过程,是一个渐入佳境的过程。由于有了口与耳的介入,以及脑的双向介入(读和听),laugh一词让译者的语感从弱到强,语言乐感(或曰“语言美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读的过程中译者获得的语感,特别是乐感(美感),是单纯的“看”所不能比拟的。

语感的强化,美感的激发,就会自然地作用于译者,因为欣赏原文的美,就会尽力去保留原文的美。英谚云:Love begets love. (爱爱相生),我们是否可以说Beauty begets beauty呢?也许,译者会提供如此译文:

少女们笑着把鹅赶过乱石滩,少女们笑着身背竹篮,越过石垒矮墙,少女们笑着赶走对陌生人构成威胁的野狗,少女们笑得最开怀的时候,莫过于在男人们从海外归来后举办的晚间舞会上。

与上译相比,诵读之下,本译可谓有味、有色、有声、有形、有神、有情。

朗读能衍生出比默读更多的语感和乐感(美感),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朗读本身能诱发和创造种种美感因素:朗读,能读出重音——读出语法重音、逻辑重音和情感重音;朗读,能读出语调——读出平直语调、扬上语调、曲折语调和降抑语调;朗读,能读出语速——读出快速、中速和慢速;朗读,能读出感情——读出喜怒哀乐,读出抑扬顿挫,读出人生百味。朗读,对于提高译者的翻译能力而言,绝非治标,而是治本,因为朗读能整体提高译者的语文水平。

朗读,循序渐进,有如下层次:1)正确朗读——读音正确,停顿适当,不错不漏。这是朗读的最基本的要求;2)流畅朗读——正确把握语调之抑扬顿挫和语气之轻重缓急和连贯;3)美感朗读——能从表象或非表象两个方面欣赏朗读内容的美,熟练地运用读音和表情,表达出文章的风格神采。进入第三层次时,便达到了Beauty begets beauty的美感理想境界。

英汉两种语言都是具有听觉享受的语言。正确、流畅而富有美感的朗读,能使英语学习者得到听觉享受,增进大脑记忆,促进创造性参与;正确、流畅而富有美感的朗读,能使英语学习者感到无穷乐趣,得到美的陶冶,提高审美素质。

英语学习者忽视朗读久矣,应试教育是一种“短视教育”,一种“缺陷教育”。学习为了成绩,当成绩主宰学习,学习必成苦役,“美育”必被打入冷宫,“美感”必成虚饰。

朗读和默读,都可以成为理解原文的途径,但是由于有了口与耳的参与,以及脑的双向介入(读和听),又由于有了美感的参与,这种理解往往较之单纯默读的理解更容易、更深刻、更全面。

笔者曾经对英语专业大三的学生作过一个理解实验。要求两个平行班分别在3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五段英语原文的翻译。规定A班学生出声朗读每一句,然后翻译,一时间教室里书声朗朗,而B班学生则要求按照平时的习惯在静默中进行阅读和翻译。结果,平时成绩旗鼓相当的两个班级居然在这次测试中拉开了距离。A班学生平均成绩竟高出B班15分。这个现象值得思考和研究。

其中一句如下:

She was embarrassed to discover that excitement at the proximity of Mr. Clare's breath and eyes, which she had contemned in her companions, was intensified in herself...

这是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小说家Thomas Hardy(托马斯·哈代)在其代表作Tess of the D'urbervilles中的一句,写Tess与Mr. Clare见面的情景。句子的信息容量极大,作者用一句话写活了Tess遇见Mr. Clare时复杂的心理,笔法凝练而又曲折。

两个原先翻译水平相仿的平行班为何对上句的翻译差距会拉大呢?细析起来,朗读,比起默读来,多了几个步骤;朗读,则先要读出意群。上句可分为十个意群:She was embarrassed / to discover that / excitement / at the proximity of / Mr. Clare's breath and eyes / which / she had contemned / in her companions / was intensified / in herself。一旦“分割”成功,句子脉络已经得以梳理。

除意群之外,朗读须有重音,比如语法重音、逻辑重音和情感重音。就上句而言,其重音应落定在embarrassed, excitement, contemned, intensified之上。

意群分割,重音选择,全句的难点,就立体地显现。比如,最后的intensified的修饰对象是什么?不可能是紧挨着的名词companions,而是excitement;比如,关系代词which究竟指代什么?不可能是指代紧挨着的breath and eyes,而是指代名词excitement。

理解障碍扫清,朗读则进入一个“美感朗读”的层次,朗读成了享受,成了品味美感的乐事。以上句为例:

表象美之一:at the proximity of因使用大词(proximity)而产生一种庄重美。大词小用,是英语表达的一个亮点。汉语表达的用词更讲究分寸,而很少有这种大词小用的手法。以汉语为母语者不善在英语写作中大词小用。写到此句,一般只会使用别的词汇,如sensing或nearing等以取代at the proximity of,如此取代,其英语味将打折。

表象美之二:整个句子表现了英语句子一种“孔雀开屏”式的美,头(主句:She was embarrassed)很小很短,但是,其尾却叠床架屋,充分展开(一个动词不定式短语to discover,牵出一个宾语从句,从句中又含一个定语从句),头轻尾重,步步展开。

非表象美之一:in her companions和in herself这两个介词短语的并列和呼应,作者及其巧妙地暗示读者,Tess和周围女子之间的性格甚至是人格上存在的差异,为下文埋下了成功伏笔。令人嗟叹,令人玩味。

非表象美之二:作者巧妙借助几无停顿的长句来揭示Tess感情波澜起伏变化的内心世界。在凝练中折射Tess复杂内心,在曲折中表现Tess心理瞬变。

品味伴着理解,美感深化领会,如此过程,译者便自然而然得到译笔洒脱而又自然的译文:

苔丝克莱的眼光和鼻息一接近,就不由得兴奋起来。刚才苔丝见她的伙伴们那么兴奋,她还暗中耻笑她们呢,没想到自己比众人还要兴奋,她有点局促不安起来……

朗读,应该在原文和译文两个层面上展开。笔者曾经无数次地慨叹:多少译文诘屈聱牙,盖因译者在译完之后没有能够朗读一遍!许多流光溢彩的佳译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译后诵读,读后再改,也许是佳译不可缺少的过程。就一般译者来说,一次完成的译文多少会带点翻译腔,或者译痕累累,然后,只消译后诵读,往往能借助口、耳、脑的共同作用下,擦净译痕,使译文更臻完美。如:

Early menstruation—beginning before or at age 11—wa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whether a girl became an "early starter" in terms of sexual behavior.

月经来得早,在11岁之前或11岁开始出现月经,是预测女孩子在性行为方面是否“起步早”的一个不受其他因素影响的预报器。

译文很“忠实”地拷贝了原句结构,原句中位于两个破折号之间的短语是对early menstruation的解释说明,译文只是把破折号改成了逗号。另外,“预报器”为predictor一词的硬译,前面还加上了一长串定语,early starter也翻译成了“起步早”,译文不存在误解误译,但译者若能译后诵读,马上会察觉问题,连自己朗读都十分拗口,别人怎能明白呢?朗读产生的语感和美感告诉我们:翻译其实不必死扣原文的词句,意思到了,表达不妨潇洒些,自如些。改译:

女孩月经来得早,是指在11岁或更早就出现初潮,单从这一点就能够预测少女是否会较早开始其性行为。

译后朗读,将减少多少令人难以卒读的译文!

朗读,时疾时徐,时轻时重,时扬时抑,时畅时顿;语感携着美感,美感合着理解。在朗读中,能读出平静、庄严、沉郁、悲痛、缅怀、哀诉、迟钝和老成;在朗读中,能读出热烈、紧张、兴奋、焦急、争辩、机警、突起和急变。琅琅书声,培育语感;抑扬顿挫,引发美感;口耳齐用,深化理解。

古希腊哲学家Diogenes曾经如此评价人与财富之间的关系:(www.xing528.com)

The rich man believes he possesses his big house, his expensive clothes, his horses and servants and his bank accounts. He does not. He depends on them. He worries about them. They possess him. He is their slave.

朗读此句,能读出激情,读出节奏,读出思考。哲理之深奥,在朗读中体验;表达的有力,在朗读中感受。he possesses后面的五个宾语(his big house, his expensive clothes, his horses and servants and his bank accounts)可以由徐趋疾,由轻到重,而一气呵成。读完最后一个宾语(his bank accounts)的时候,可略作停顿,再舒缓速度,放低声音,再一板一眼的念三个单词组成的句子——He does not。接着,声音又可提高,朗读He depends on them。声音再提高,朗读They possess him。最后,再次放慢速度,收回音量,掷地有声地朗读He is their slave。their slave本是一个意群,但是,不妨在读到their的时候,故作停顿,最后平静而有力地读出slave。

如此朗读,有如波澜起伏,无需刻意背诵,即能成诵;如此朗读,有如行云流水,无需苦思冥想,也能领会。

上面一段描写Tess的句子,因句长而美,此段与之恰成对照,是因句短而美。(富人认为他拥有大屋、华服、马群、奴仆和存折。)其真相如何?以Diogenes为首的“犬儒学派”(Cynicism)的观点又如何呢?上段一气呵成,连用五个短句,句句短促,句句有力,却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其说服力也随五句短句的整齐排列而陡增。人与财富,究竟谁为主?谁为仆?发人深省。试想,若将五个短句拼凑成一个长句,读起来虽有起有伏,但是,其语意必不会如此坚决,其语势必不会如此磅礴。不朗读,就不会有此深刻感受;不朗读,就不会有此强烈共鸣;不朗读,其译文则可能是:

有钱人认为他拥有大房子、昂贵的服饰、马匹、奴婢和银行存折。其实,他并没有真正拥有,他依靠着这些财富,他为财富而忧心忡忡,是财富占有了他。他是财富的奴隶。

原文表达明快的美,行文简洁的美,口吻决然的美,在译文中流失了。

朗读就是培育语感,朗读就是寻找美感,朗读就是深化理解。据此,译者可以读而译,译而读,读译结合,反复根据朗读获得的语感和美感进行修改。最后,上段的译文就可能是:

富人以为是他占有大屋、华服、马群、奴仆和银行存折。不。富人傍财而活,为财而累,被财所占。富人,财之奴也。

长句,有其美,短句,亦有其美。而长短句结合,则更美。南朝沈约等人发现了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并将其运用到诗歌创作中。此后,诗又产生了一个新品种,那就是“词”。“词”,又称“长短句”。它需按一定的词牌填词用字。长句短句、整句散句交替运用,显出一种错落有致的形式美和音韵美,给人一种灵动、妩媚的感觉,其音韵美更得以发展。在宋朝,词不仅是让人用眼睛看读的,而是更多地让人出声吟诵。遇到了长短句交织的篇章,朗读,则更成一种享受,更能让读者领会其中的美。

北京大学曾在20世纪80年代一度鼠患甚烈。一篇题为“Mice in Our Dormitory Building”的文章有这样的一个长短句交织的段落:

Soon after the room sinks into darkness, we can hear them coming out from the holes, singing with joy, greeting each other and discussing what to do. Then they begin to work. First, noises come from the bookshelves. They must be reading——a mouse in a famous university should be well educated; perhaps all of them are working hard at their studies. Then a sheet of paper drops on the ground. It may be an exam paper. Every one of them will have a hard time taking the exam. After a while, our bowls on the desk jingle. They must be hungry and want something to eat. Finally, they start singing their songs, warmly and happily, just like at a dancing party, which lasts the whole night.

They damage almost everything of ours, from books to clothes, from toothpaste to cases. They affect our normal life, ruin our happy school days. They're our great enemy.

朗读这段文字,语感与美感携手,理解与欣赏交叉。鼠在深夜的学生寝室活动,写得有声有色,笔触幽默,想象丰富。全段十句,五长五短。朗读起来,语调有起伏,语音有重轻,语速有快慢,停顿有急缓。长短搭配有致,语意如层层剥笋。当老鼠开始某项新活动时,文章皆以短句起始。如noises come from the bookshelves..., a sheet of paper drops on the ground..., our bowls on the desk jingle。但是,当续写老鼠的这项活动的具体内容时,则用相对较长的句子。如此交替,句式变化,则乐感生。短句,在不知不觉中引人入胜;长句,在娓娓细述中出神入化。朗读,让读者产生一种临场感受;朗读,让读者产生真切联想。夜阑人静,人们总是先注意到老鼠出现于屋内何处,接着便是一阵悉悉索索的声响,由此注意到老鼠在何处活动。少顷,老鼠又易地,接着又有新的响声……。第一段的最后一句长达20字,这一长句形式与其内涵(which lasts the whole night)是相吻合的,给人一种鼠患绵延不绝的感觉。第二段,文章运用了三个越来越短的句式,正面表述自己对鼠患的切齿之恨。通过朗读,读者感知,人们在某事表示强烈憎恨及谴责的时候,很难心平气和地用长句来论理抒情。They're our great enemy——急促有力。作者的憎恶情绪得以“神形兼备”的渲染。

朗读,对感情变化、色彩丰富的对鼠患的描述,获得了默读所不可比的语感和美感,因此,其译文也就体现了别样的美。

如此长短夹杂的行文,与晚清林嗣环的《口技》一文中的描述何其相似乃尔!

未几,夫鼾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上文可译:

寝室黑定。鼠儿们从洞中钻出,乐不可支地唱着,彼此招呼,再讨论活计。接着,鼠儿便开始工作。书架方向先有声响传来。它们一定是在阅读,身居一所名牌大学的鼠儿们当然也应该是饱学之士,也许它们个个都在苦读。接着,一张纸掉落地上,也许是试卷一张吧,也许鼠儿们个个正在愁眉苦脸地应试呢。过了一会儿,桌上的碗儿开始叮当作响,鼠儿们一定饿了,想找点什么果腹。餐后,它们又开始唱歌,气氛既热烈又欢快,好像在举办一个舞会,一个通宵达旦的舞会。

鼠,毁坏了我们的一切哟,从书本到衣服,从牙膏到箱子。鼠,干扰了我们的正常生活,破坏了学子的幸福校园生活。鼠,我们的仇敌。

美感,有先天成分,也有后天成分。所谓美感是可以培养的,其主要方法之一就是朗读。日本在青少年中开展“每天晨读10分钟”活动。语文学习者应舍得花一点时间去朗读、去感悟。在朗读中,伴随着声音传入耳鼓,那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憧憬、纯真的心灵,也同时流入听者的心田,激荡着他们的胸怀,陶冶着他们的性情,在高尚的精神享受中,在生动的美感愉悦中,提高着他们的精神境界。

“应试教育”排斥铿锵悦耳的高声诵读,“终日默坐”拒绝婉转有致的低声慢吟。如此获得的语感和美感是跛脚的。

笔者多年的美国友人,72岁的美国教授Bill Hofmann曾经在给笔者的邮件中用非常优美动情的文字来表述朗读的重要性:

Readers usually grossly underestimate their own importance. If a reader cannot read a book loudly along with the writer, the book will never come to life. Reading loudly with your feeling is a creative involvement; t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eading a book and "watching" a book.

In "watching" a book, we are passive-sponges; we do little. In reading we must become creators, imagining the setting of the story, seeing the facial expressions, hearing the inflection of the voices. The author and the reader "know" each other; they meet on the bridge of words.

读者常常低估自己的重要性。假如一个读者不能出声和作者一起朗读,那么,书本就不会有生命力。用你的感情高声朗读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这就是“读”书和“看”书的区别所在。

“看”书时,我们成了被动吸水的海绵,作为甚少,而阅读时,我们则成了一个创造者,我们想像故事的背景,看见人物的面容,听见他们声调的变化。于是,作者和读者彼此“认识”了,而且在文字的桥梁上相会。

作家李霁野说:“读过一点诗词的人,黄鹂、燕、鸠、杜鹃等鸟所引起的情绪,也自然和未曾读过诗的人完全不一样。我们经过诗人的眼睛来看万象,经过诗人的耳朵来听万籁,仿佛是增加了一种感官;而不曾读诗的人,却仿佛是瞎了眼睛,聋了耳朵,他们的生活经验自然也就贫乏得多了。”

这里反复出现的“读诗”和“耳朵”,跟Hofmann教授的议论真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

注释

〔1〕 茅盾:《茅盾评论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第15页。

〔2〕 敏泽:《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第221页。

〔3〕 黑格尔:《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第一卷,第50页。

〔4〕 黑格尔:《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第一卷,第357页。

〔5〕 转引自刘先刚:“文化翻译与语用学”,见王福祥、吴汉樱编:《文化与语言》,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第257页。

〔6〕 转引自孙迎春主编:《译学大词典》,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9,第161页。

〔7〕 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第161页。

〔8〕 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第40~41页。

〔9〕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10〕 朱熹:《清邃阁论诗》,见《朱子文集大全类编》。

〔11〕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载《鲁迅全集》第八卷,第350页。

〔12〕 王朝闻主编:《美学概论》第84页。

〔13〕 《鲁迅全集》第四卷,第263页。

〔14〕 郭沫若:《论国内的评坛及我对于创作上的态度》,《沫若文集》第十卷,第108页。

〔15〕 鲁迅:《小品文的危机》,《鲁迅全集》第四卷,第443页。

〔16〕 桑塔耶那:《美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第39~40页。

〔17〕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第288页。

〔18〕 陈良运:《中国诗学体系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第5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