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译者角色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译者角色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如上的分析,不难看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他或她不仅是源语读者又是译者,扮演着双重角色。因此,对译者角色的分析对翻译本体论研究起着推动和促进作用。无论是在语内翻译还是语际翻译中,无论是在同源语作者还是同目的语读者的对话中,译者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翻译的主体。因此,译者在做翻译时,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角色,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

译者角色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译者的角色

田 娟

1.引言

翻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毋庸赘言,然而,在人们对翻译巨大作用肯定的同时,往往却忽视了翻译的主体———译者。译者在翻译中长期遭到了忽视,处于边缘的地位,一直都被看作是默默无闻的“隐形人”。关于译者的比喻说法也很多,如“舌人”、“媒婆”、“仆人”、“译匠”、“不忠的美人”等。这些比喻都说明一点,长期以来译者一直都处于从属地位,地位比较低下,其作用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翻译界亦是如此,其表现就是对翻译主体的研究很薄弱。本文通过对翻译和翻译过程的分析,强调了译者是翻译的主体,针对目前翻译研究的现状,分析了译者的局限性和创造性,并根据译者在不同翻译阶段的地位,说明了翻译主体研究还有待拓展和深化。

2.译者是翻译的主体

I﹒A﹒理查兹(Ivor Armstrong Richards)曾说,翻译很可能是宇宙进化过程中产生的人类最复杂的一类活动(the most complex type of event yet produced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cosmos),因为翻译不仅涉及到语言学,还涉及到哲学文化社会学心理学等许多学科,可以说翻译是一门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翻译的复杂性给翻译学的研究提供了多个视角和方法,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20世纪70年代以来,多元系统派,解构主义派,功能派,女性主义派,操纵派等翻译学派的繁荣,对翻译学研究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从广度和深度上都推动了翻译学的发展。尽管如此,这些学派在其理论上都存在弊端,它们过分夸大了影响翻译因素的作用,而忽视了翻译的本质属性,即翻译本体论研究不足。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翻译作为一门科学,在翻译本体研究中所涉及的要素或变量

笔者把翻译中所涉及的要素分为两类:客观要素及主观要素。客观要素包括:源语文本(source text)和目的语文本(target text);主观因素包括:源语作者(source language writer),源语读者(source language reader),译者及目的语读者(target language reader)。在主观因素中,源语文本是现存的,而目的语文本是再生的。在客观因素中,源语作者通过源语读者即译者,达到和目的语读者的交流。也就是说,翻译是主体与客体,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是通过译者实现源语作者和目的语读者交流的过程。通过如上的分析,不难看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他或她不仅是源语读者又是译者,扮演着双重角色。因此,对译者角色的分析对翻译本体论研究起着推动和促进作用。

雅各布森从符号学的视角把翻译分为三类,即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其中,符际翻译超越了语言的层面,属于艺术创作或表演的范畴,与语际翻译的关联不大,而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均着眼于语言本身,相互间的关系十分紧密。笔者认为,翻译涉及了两个翻译过程或两类翻译:语内翻译及语际翻译。一般认为,语内翻译是指某一语言内部为着某种目的进行的词句意义的转换,而语际翻译则意味着两种(或多种)语言在它们共同构成的跨语言语境中进行的意义交流。任何一个翻译过程都是由“语内翻译”向“语际翻译”转化的过程。语言的力量并不在于其文字本身,而在于其文字下所蕴含的思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先是要准确地把握原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然后将自己的理解明白无误地传达给译语读者。只有这样译者才算是完成了他或她的翻译任务。在此过程中译者先是进行了语内翻译,继而转向了语际翻译。因此,我们可以说语内翻译是翻译的必要条件,只有译者在对源语作者的语言充分理解,了解其思想后,最终的译文才可能正确;而语际翻译是翻译的充要条件,在正确的理解之上,只有实现语内翻译到语际翻译的转化,翻译过程才算是完成。这与罗宾逊提出的译者应同源语作者和译语读者进行双向对话的翻译理论有相似之处。他认为翻译是交谈,翻译是对话,是人际关系。还提出在翻译文章时,译者先是参加了同源语作者的对话,而后又参加了同目的语读者的对话。无论是在语内翻译还是语际翻译中,无论是在同源语作者还是同目的语读者的对话中,译者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翻译的主体。

3.译者的局限性和创造性

3.1译者的局限性

笔者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工作,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职责。译者所从事的不是写作工作,所表达的内容思想不是自己的,所以译者必须跟随原作者,如实地反映原作者的思想和风格。否则,译者便不再是译者,而成为作者了。因此,译者在做翻译工作时是有局限性的。英国翻译理论家萨沃里(Theodore Savory)曾提出译者是沟通原作者和译语读者的桥梁和渠道让他们直接通话的论点。他主张译者永远不能忘记自己的译者身份,译者得承认自己不是原作者,手头的作品也不是自己的作品,自己只是沟通作者和读者思想的桥梁和渠道。他必须使自己不露面,让罗马和柏林直接同伦敦巴黎通话。假若他觉得已经这么做了,那他就可以对自己的成就感到自豪。许均在《苏联翻译理论》一书中写道:“在研究翻译时,决不能忽视作者。作品不是译者而是作者写的,因此,在翻译过程的各个阶段,都要唯作者是从。作家可以自己选择幻想的天地,对他来说,素材是整个世界。译者的选择则要受到限制。译者的世界只限于原作,即作者镜子中反映的世界。”(2000:252)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然要受到原作者、原作的局限,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翻译工作要求的。如果译者不是根据原作,而是按自己的想法随意进行翻译,那么最终的译文所表现出来的就不是带有译者翻译个性的译文,而是以原作为蓝本的新的创作,这样的文章也就不能称之为译文。那么译者此时所做的工作就不是翻译,而是“剽窃”了他人思想的写作。因此,译者在做翻译时,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角色,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

3.2译者的创造性

译者在翻译时尽管受到这样那样的限制和制约,但依然享有一定的创造自由。翻译是一门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它不可能脱离译者的主观性而存在。因为翻译是在人的大脑里进行的,是一种思维活动,人的主观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必然会影响到这一过程。除非译者在处理材料时能完全做到客观,否则,最终的译文必会或多或少带有译者的个性特征。而做到完全的客观只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在实际操作中恐怕只有机器翻译可以做到这一点吧。现实中,不同的译者对同一段文字会有不同的理解,这使得最终的译文就会有所不同,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译者也会有一千部译作。随着译者从宗教、政治、经济等因素中逐步解放出来,翻译日益成为人性化的过程。翻译所强调的不是归一性,而是包容性,它可以包容所有含有译者个性特征的译作。虽然译者不能像原作者一样徜徉在自由王国,但是译者可以在如孙致礼所提出的“有限的自由”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找出原作和译作的最佳契合点。译者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贯穿于整个翻译过程的始终,在这一过程中译者是灵活的,可以灵活地选择要翻译的作品,选择翻译的方法,选择最终的表达方式。他或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做出适当的反应,可以对原文加以改进,调整语序,重新表述等。

综上所述,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但是一种特殊的创造。译者的创造性活动,不同于作家的创作,是一种“二度创作”。也就是说,译者的创造性是有限度的,这个“度”就是原作。译者译出的作品可以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在翻译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但终归无法摆脱,也不可能摆脱原作的制约。任何无视译者局限性的翻译理论和实践都是不可行的,任何夸大译者创造性翻译理论和实践都是不恰当的。

4.译者在不同翻译观中的地位

吕俊教授将翻译研究分为四个范式:语文学翻译研究范式、结构主义现代语言学翻译研究范式、解构主义翻译研究范式和建构主义翻译研究范式,并认为现在正处在建构翻译学的道路上。下面是译者在不同翻译研究阶段的地位。(www.xing528.com)

语文学翻译研究是对现代语言学成为一门学科之前出现的翻译思想和理论的统称,所以,语文学翻译观也被称为“前语言学时期的翻译观”。尽管这一时期历史久远,但未能形成系统的翻译理论,因此,在语文学翻译观下译者的地位没有明确的定位。这种地位不确定的情况在翻译的语言学研究出现以后得到了改观。

20世纪初期,以索绪尔为代表的语言学家开始转向语言内部结构关系研究。结构主义翻译观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结构主义翻译观把翻译活动当作一种复制过程,一种机械的语言转换过程,因而译者也就成了一台没有思想的“翻译机器”,从而极大地限制了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并且导致了译者主体性的丧失,译者地位十分低下。这种情况在解构主义翻译思想的冲击下有了很大的改变。

解构主义是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股理论思潮。解构主义翻译观是对结构主义翻译观的消解和反叛,它对传统的挑战,改变了先前翻译理论中对一些基本问题的看法,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然而,这种翻译观认为译者可以随意操控原作,把翻译看成是没有规律的任意性活动,从而导致了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这种对主体意识自由的放纵易使翻译活动变成脱僵之马,泛滥之河,导致诠释活动走向过度的诠释,也为胡译乱译提供了合法的借口。所以,解构主义翻译观使翻译活动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进入新世纪后,一些学者在对结构主义语言学翻译观与解构主义翻译观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提出了建构主义翻译理论。建构主义翻译观把翻译学定位于合理的交往模式的探索上,而不是局限于语言系统中。也就是说,把翻译活动置于一种实际的语境之中进行研究。在建构主义翻译观中,译者和作者处于一种积极互动的地位,是把文本放在一种具体的实际语境中进行翻译的主体。作者创造出原文文本,译者需要积极介入,在正确解读作者意图的基础上创造出译文文本。作者和译者、原作和译作在积极的互动中“达成共识”。然而,建构主义翻译理论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体系,因此,在此翻译观下的译者的地位也还不确定。

我们不难看出,迄今为止在翻译学的研究中,译者的地位都没有得到恰当的定位,时而极为低下,时而至高无上。因此,译者在翻译中的角色还有待人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去探索、去研究。

5.结束语

译者在翻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翻译研究,对译者的研究都十分不足。在本文中,笔者肯定了译者是翻译的主体,阐述了译者的局限性和创造性,并通过对不同阶段译者地位的分析,说明了译者研究的薄弱,以期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希望在这一方面有进一步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J].中国翻译,2003(1)

2.吕俊.翻译学:解构和重建———论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翻译学的建构性意义[J].外语学刊,2002(1)

3.刘重德.浑金璞玉集[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

4.孙致礼.译者的克己意识和创造意识[J].上海科技翻译,2000(1)

5.许钧.苏联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6.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1)

7.赵彦春.翻译归结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