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课改教师读本:教师角色在综合视野中的重要性

新课改教师读本:教师角色在综合视野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3-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要成为未来生活的设计者,就要将未来引进课堂,对学生进行未来教育。教师在学生集体形成之前,要进行“设计”,形成观念上的蓝图。

新课改教师读本:教师角色在综合视野中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由于社会结构和教育结构的复杂性,需要教师适应多种多样的社会角色。教师不是作为单一角色出现的,而是一个“角色丛”或“角色集”。这就要求教师要协调好各种角色的关系,履行好角色的职能。在当今社会,从学校教育工作的角度综合地看,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有以下几种。[11]

1.言传身教、教书育人的教育者

教师是教育劳动的主体,是学校师生关系的主体。他总是要受一定社会的委托,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以知识信息传播为中介,对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全面影响,把他们培养、塑造成为社会所期望的合格公民。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决定着学生学习的内容、进程和方式,乃至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身体健康的发展。

但教书育人又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综合工程”,完成这样的事业和“工程”,决不是某一个教师个人的事,也不是某一个教师个人所能完成的,需要教师集体的全体成员协调一致的努力。因此从事教育的教师,不仅需要“独奏”,同样也需要和谐的“合奏”。传统教育认为教师个人是学校“建筑的砖块”,往往着眼于教师个人,忽略甚至否定教师集体的作用。现代教育主张,不仅要充分发挥每一位老师的个体作用,更要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整体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认识个人力量和集体力量的辩证关系,依靠教师集体的力量,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团结一致地去实现教育目标。

2.文化知识的传递者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教师这一社会角色是通过对文化知识的传播而发挥其功能作用的。没有文化知识传递的需要,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师的职业角色。教师闻道在先、术业专攻,而且懂得教育科学知识和技能,了解学生的心理。他们能够把人类浩如烟海、包罗万象的知识加以选择和概括,通过课堂教学等形式以最快的时间、最有效的方法传授给学生。相对其他角色而言,文化知识传递者是一个核心的或基础性的角色。在传递文化知识中,教师是发动、指导与评价学生学习活动的人。

3.智力资源的开发者

适应悄然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和当今世界激烈竞争的需要,人力资源开发愈来愈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每个人身上,每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极其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潜能。在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已经过时、百科全书比人老得更快的大变革年代里,教师再也不能仅限于传授知识,而需要唤醒未被知晓或沉睡中的能力,使得每个人都能享有完全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幸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递人类已经获得的间接经验,而且要重视学生智力资源的开发,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重视对学生获取知识、创造知识能力的提高,重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师对学生智力资源的开发作用,是其他任何职业人员所无法比拟和代替的。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系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这是开发智力资源的基础。没有知识的传授,开发智力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教师能够对学生产生激发、引导作用。通过揭示新思想、新知识的科学性、真理性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对科学与真理的炽热追求和钻研精神。再次,教师能够为学生的智力开发创造良好条件,起到服务作用。他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等形式为学生智力开发创造条件,发挥服务功能。而教师自身的科学态度、治学精神、学术造诣等更可以对学生起到示范、楷模作用。

4.未来生活的设计者

现代教师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递者、智力资源的开发者、言传身教的教育者,而且应当成为学生未来生活的设计者。现代教育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为尚未存在的未来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和合格公民,为学生定向社会、定向未来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的生活,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教师要成为未来生活的设计者,就要将未来引进课堂,对学生进行未来教育。要根据对未来社会发展前景的预测,通过所设计的教育计划、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按照所设计的目标发展,使之不仅能够科学地预见未来、适应未来,还能大胆地构想未来、创造未来。未来教育尤其要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促进人格的自我完善。(www.xing528.com)

5.心理健康的指导者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新课题,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措施。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品质影响到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影响到他们未来的成功。当前在青少年学生当中有心理障碍、心理偏离的比例日益增加。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重要的趋势。现代教师不但要成为经师、人师,而且要充当学生的心理医生、心理卫生保健者、指导者的角色。

6.学生集体的组织者

学生集体形态从属于学校集体形态,是学校集体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学校集体是通过班级、团队的组织关系而结成的共同活动群体,是有一定目标、成员心理上团结一致的集合体,它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单位。学生集体区别于学校非正式团体,它有一定组织机构和领导人员。组织机构和领导人员是学生集体的“灵魂”和核心。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是学生集体的组织者,其组织作用基本的就是确定和实现学生集体的目标。为此,教师就要合理组织和使用人力,在集体中建立一定的管理系统,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融洽的心理气氛,并形成健康的集体舆论,建立健全学校和班级规章制度。教师在学生集体形成之前,要进行“设计”,形成观念上的蓝图。然后将其物化为现实的学生集体组织,并且要采取多种形式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一方面要注重培养良好的学生集体,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学生集体影响每个成员。

7.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者

教师也是社会人,不仅生活在学校的小范围,而且处于社会的大环境中,不可避免地要与社会发生交往关系。在现代社会,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的联系愈来愈密切,呈现了开放化、社会化的趋势。现代教育已成为开放性教育,现代教师社会化进程也日益加快。这就要求广大教师树立大教育观,走出学校围墙,加强与社区、家庭的联系,构建三结合、一体化的教育体系,更好地发挥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代公民。

8.教育现代化的开拓者

教育现代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潮流,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想目标。教育现代化是古往今来的伟大事业,是造福于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作为教育改革主体的教师,应当以教育现代化为自己任,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实践者和开拓者。

做教育现代化的开拓者,要求教师增强教育改革意识,批判、改革陈旧的传统教育内容和方法,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内容和方法,积极探索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向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使现行的英才教育机制、为少数拔尖学生服务的教育机制真正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教育机制,实现教育模式的深刻变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