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说类文体教学的现状与优化方法

小说类文体教学的现状与优化方法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说类文体以人物的丰富多彩、情节的曲折离奇,反映生活的广阔性、深刻性而赢得广大读者的普遍喜爱。也是众多学生容易接触和接受的文学形式,小说类文体的阅读在中学生的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但长期以来,小说类文体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教师在小说教学的过程中,不要着急给小说定调子。此外,教学方法陈旧,对情节梳理简单,缺少对社会环境的关注等问题都严重阻碍了小说类文体教学的发展。

小说类文体教学的现状与优化方法

小说文体以人物的丰富多彩、情节的曲折离奇,反映生活的广阔性、深刻性而赢得广大读者的普遍喜爱。也是众多学生容易接触和接受的文学形式,小说类文体的阅读在中学生的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但长期以来,小说类文体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如果我们教学的目的仅仅是让学生读懂内容,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但这并不是让学生学习小说类文体的最终教学目的,我们希望通过课本中有限篇目的教学来培养学生鉴赏小说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个人解读能力,完善人格修养,升华人生境界,深化对民族、国家等重大问题的理解和认识等。在小说类文体课文的教学中,我们还有一段路要走。

(一)对作品的局部节选了解得多,原文阅读少

在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过程中,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大部分小说都是从长篇小说中选取的节选文。有一些即使是中短篇小说,编选者也会根据自己的意图进行删改。像《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庙》《草船借箭》《范进中举》自不必说,就连《我的叔叔于勒》《装在套子里的人》《孤独之旅》《热爱生命》也都是节选和删改过的文章。由于学生学习时间比较紧迫,学习任务及压力大,学生很难有时间和精力阅读小说原文,这就客观上造成了学生由于对原文的不了解,而产生的对节选文解读得不完整、不全面、不到位的现象。

并且现在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意识比较差,很多课文也做不到提前预习,如果遇到小说的篇幅稍微长一点,可能在上课之前连节选文完整地读过都成了一种奢侈,而老师又很难在课堂上抽出极其宝贵的时间来让学生读课文。老师的开板就唱,造成了很多学生连小说的基本情节都不甚了解,简单的人物关系都没有搞清楚,其课堂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二)对人物形象的技术性分析多,全面感知少

所谓技术分析,就是运用图式将人物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分别找出,并与人物性格一一对应。这样得出来的人物形象能可靠吗?我们看一位老师对孔乙己的形象分析。

我们看一下,除了上表已经推测出来的人物形象,我们是不是还可以有更多的推测?通过这种方式得出的人物形象特征是语文教学的方法吗?这种分析忽视了文学形象的还原,使鉴赏活动只能停留在语言解释的游戏之中。在语文学习之中,对人物一定要有整体感知,在全面了解人物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和体悟来判断和感受人物形象。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引导,以免学生的学习仅仅停留在感受体验的层面,无法披文入理,深度阅读。

(三)对作品主题的模式化阐释多,多元理解少(www.xing528.com)

教学中教师往往将作品丰富多元的主题引入单一而死板的模式化阐释之中。比如一讲到《孔乙己》《范进中举》就是批判封建科举制度;一讲到《项链》就是批判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一讲到《我的叔叔于勒》《守财奴》就是批判资产阶级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一讲到《装在套子里的人》就是批判沙皇俄国的统治……阶级的帽子、意识形态的话语一直占据着我们对作品中人性的理解与思考。

孔乙己的悲剧看起来是科举制度造成的,但是他的悲剧不是时代的悲剧、那个冷漠的环境的悲剧和他个人的性格悲剧吗?玛蒂尔德除了有虚荣心之外,当她得知项链丢了之后,她没有选择堕落没有选择逃避,而是用十年的辛苦劳动来为自己的一时过错埋单,这样的人不值得我们敬重吗?对菲利普夫妇的认识除了我们意识中的势利、冷漠、金钱至上,我们是否真正感受过这对灰色小人物受生活所迫的无奈与可怜,我们是否真正懂得社会最底层人的身不由己?

用教师思考来驱逐学生思考,或者用固有的“模式化”“单一化”的意识来掩盖学生的思考都是不应该的。教师在小说教学的过程中,不要着急给小说定调子。有的老师在执教《骆驼祥子》的时候,用“城市中的人力车夫”“送餐员”“快递员”在三伏天里、寒冬腊月的辛苦工作作比,看起来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可是这种比较合适吗?学生对祥子形象的想象和建构的过程被无情地剥夺了。长此以往,学生将形成一种思维的惰性,而把自己初读小说时的感动也好、触动也好深深埋藏起来,遵循着教师的思路去思考,最后甚至懒得阅读、懒得思考。这种试图将学生们的见解“整齐划一”的做法,正是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了十二年语文课之后仍然不会阅读小说,仍然不爱阅读小说的重要原因。

(四)对作品的相关引申拓展得多,文本细读少

当前小说教学存在一种“泛语文”的观念,把语文课上成了历史课、社会学课、人文课程。从《边城(节选)》来说,讨论“在爱情中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讨论《林黛玉进贾府》里面贾府的奢华……这些只能作为教学的参考,小说的教学终究还是要回归到“语文性”,“语文性”体现在小说教学中,有两个关键问题,第一是要注意从文本的言语出发去品味小说在表达上的魅力,这种魅力可以是鲁迅的沉思冷峻,可以是沈从文的清新自然,也可以是某一处遣词造句的精妙;第二要从言语内容来分析文本所承载的思想含义,而不是“想当然”,分析思想不能脱离文本。

如在学习《药》时,很多老师会直接告诉学生,夏瑜是资产阶级革命者。学生能理解夏瑜是革命者,但为什么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者,就较为费解。这个时候,就应指导学生细读文本,看看文中是否有依据。有学生细读后回答:瑜是一种美玉,从取名上就可以看出他出身于一个读书人家庭;而从夏四奶奶上坟时手提的那只“破旧的朱漆圆篮”上,“朱漆”两字又不难看出原来夏家家境还比较宽裕,只是如今“破旧”了,败落了。由此,学生联系当时清末民初首先觉醒起来的一批有志之士,大多出身于这样的中等小康之家、读书世家。列宁就说过“文盲总是远离政治的”。此外,夏瑜在牢中劝阿忆造反,铮铮地喊出“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这是中国维持了两千多年统治的封建王朝在彻底灭亡前夕,一个先觉者的呼声——民本思想的启蒙,民本思想的唤醒。综合起来可见夏瑜的身份定位[1]这就是一例很好地分析了言语背后的思想内容的典型。

此外,教学方法陈旧,对情节梳理简单,缺少对社会环境的关注等问题都严重阻碍了小说类文体教学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