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培育思维,学生打破套路,言由心生

培育思维,学生打破套路,言由心生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文教学担当着培育学生思维的重任,而写作教学又是训练学生思维很好的平台。所以,身为教师,一定要解放学生的思想,不要给他们太多的限制,这样才能让他们言由心生,说自己真正想说的话。这种学生思维式话语,虚拟苦难的投机心理,不仅显示了学生阅读面的狭窄、存储量的浅薄,也体现了学生人生价值的缺失与迷茫,作文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是他们人生成长的记录。

培育思维,学生打破套路,言由心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中曾经提到过:“教育的基本作用,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为充分发挥自己才能和掌握自己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1]

人既有内部语言,即思维;又有外部语言,即人们写出来的字或说出来的话。内部语言决定外部语言,有了缜密的思维,才能有畅快的写作。学生的思维需要培育。

(一)发展学生的多样性思维

帕斯卡尔说过:“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他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思维使人获得尊严。

现在学生写作流行一些套路,三步作文法,万能作文法,七步定乾坤法。就像英语作文,基本句式是固定的,到时候根据题目,一改关键词就成了。这种模式化的写作方式将鲜活灵动的作文八股化了,将学生的思维牢牢束缚住。语文教学担当着培育学生思维的重任,而写作教学又是训练学生思维很好的平台。所以,身为教师,一定要解放学生的思想,不要给他们太多的限制,这样才能让他们言由心生,说自己真正想说的话。不要用公共话语、假大空的套话来代替学生的真切体验。

比如,教师随便在黑板上画出这样的一个曲线,学生会说出:山峰、牛背、山洞、心电图、绳子、蚯蚓等多种多样的答案。这种多角度、多方面、多因素、多变量的认知就是思维的个性化与多样化。其实人的思维本来就是多种多样的,一个角度就是一个世界,一个独特的生命密码。如果你不能做到发展学生的思维,至少别去扼杀它。

(二)不仅仅以主题论英雄

老师经常会说学生的作文立意不高,不要一说作文就拿立意说话。我们提倡在文章中抒写光明的、进步的、爱国的、高贵品质的内容,但并不等于除此以外写别的就不行。学生对人生的思考,他们的青春、懵懂、燥动、迷茫与困惑不都是很好的作文主题吗?

大家看这篇小作文:

难忘的一天[2]

国庆节那天,天气十分晴朗,我和爸爸兴高采烈地去动物园玩。

动物园里的动物很多,可我最喜欢看的还是河马。开始我以为河马就和马差不多,很会跑,人可以骑在上门(面),在水里游。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终于看到河马了,没想到河马又肥又大,一个长方形的大脑袋上长着一个又宽又大的嘴巴,笨笨的样子可有意思啦。它的尾巴很短,皮黑黑的,发亮,没有毛,听说是非洲来的客人呢。

河马的样子真可爱啊,我永远也忘不了这个愉快的国庆节。

老师给这篇文章打了72分,在班上算中等偏下。为什么这么打分呢?原来老师认为这篇作文的“立意”不高。老师的评语是:作文文字通顺,条理清楚,但立意不高,写国庆应和祖国的富强联系起来。你应想到,没有祖国的强大,河马怎么会到中国来呢?

以下是笔者和小作者的对话片段:

“你写完《难忘的一天》交给老师的时候,你觉得你的作文写得好吗?”(www.xing528.com)

“我也不知道,因为有些时候我自己觉得不好的作文,老师说写得很好,有时候我觉得写得很好的作文,老师说写得不好。我现在很讨厌老师布置作文。不过《难忘的一天》我觉得写得很好玩,应该还可以。”

笔者禁不住问:“你当时想到了河马来到中国和祖国的强大有关吗?”

“一点都没想到,我只是那天看见河马很难忘。”

“你看了老师的评语以后,认为老师说的有道理吗?”

“老师说的肯定是有道理的。”

多少孩子写作的天赋和才情,从心灵深处流淌的珍贵的童真和童趣,就这样被这些自以为是的老师葬送了。十几年的写作训练下来,老师早已把学生的思想清空,然后塞进去他们准备好的一些东西。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老师们认为自己比孩子本人更懂得应该如何生活并妄图替他们安排好一切。其实,老师们,你们错了。在语文教育中,没有什么是比拔苗助长、扼杀和扭曲学生的写作天性与言说欲更为糟糕的事情了。

要使学生对写作初衷不改,从一开始学习写作就要小心翼翼地培养与爱护他们的才情与个性,给他们最充分的写作上的自由与最广阔的表现空间,让他们能尽情抒写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对社会、人生、自然、历史、文化的本真的感受和幼稚的思考,不装饰地从写作中去享受思想与言语创造的乐趣,享受自我实现成就感与“高峰体验”。

如果学生有感悟有体会,什么主题都可以写得很好。难道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就一定比李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立意高吗?

李白的作品中更多的是自我,而杜甫的作品中更多的是家国、天下、社会现实。我们就一定能说杜甫比李白要高吗?思想主题上是不同的,但是艺术上各领风骚。

我们去旅游就一定要表达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吗?我们写小草写大树,就一定要用此象征勤劳善良、质朴伟岸的农民吗?这种强拉硬拽、拔高主题的作文绝对要不得。

(三)作文中要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原话。现在学生的作文大多是“套板反应”,扶老奶奶过街,好朋友走了怀念,妈妈很严厉但是很爱我……到处都是这种假大空的公共话语。

从1998全国卷的“战胜脆弱”,到2009年重庆卷的“我与故事”充斥着大量的“悲情故事”,在文中相当一部分考生的作文内容不是父母离异,就是父母双亡,然后讲述自己如何战胜脆弱,如何演绎着自己的故事。不惜以“诅咒”自己的双亲,来感动阅卷老师。这种学生思维式话语,虚拟苦难的投机心理,不仅显示了学生阅读面的狭窄、存储量的浅薄,也体现了学生人生价值的缺失与迷茫,作文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是他们人生成长的记录。这种假大空的作文,又哪来的独特感受与真切体验。难怪有人说,学生的第一次堂而皇之的说谎是从写作文开始的。作文就是“我”,是这个世界独一无二的真实的“我”。不要以为写作文就是简单的文字呈现,它是让学生用整个心灵去拥抱生活,作文是学生的情感载体、精神家园。

再来看一篇高考满分作文《我想握住你的手》:春天,我想握住你的手,向你倾诉生活的向往,握住你的手就像握住绿色和希望……夏天,我想握住你的手,祈求你给我永远的热情……秋天,我想握住你的手,祈求你给我金色的收获……这样的文章哪里有什么真实的感受和体验,全是模式化的句式,如果我们的写作教学都提倡这样的文章,那必将走入歧途。

今天我们提倡的是“生命作文”——敞开心扉,忠于自我;让灵魂到场,用生命写作。所谓生命作文,是表达生命的真实感觉,用整个生命去写作,是真性情的表露、流淌。爱是需要表达的,语言可以升华人的情感。面对着学生倾泻而出的“真性情”,教师也应该付出真心与真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