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波海渔资源丰富,以渔山海蜒为主要特产

宁波海渔资源丰富,以渔山海蜒为主要特产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宁波地处东海之滨,海岛、渔港众多,渔业资源丰富,《民国鄞县通志》曾收录了宁波地区海鱼与淡水鱼各22种,甲壳类、软体类以及腹足类水产品22种,共计66种,充分证明宁波地区渔业资源的丰富。以农历6~8月为鱼汛期,而以7月为旺汛,每逢大潮汛,渔船竞相出海作业,晨出晚归,捕获甚丰,是宁波海渔特产品之一。主要产于象山县,并以渔山列岛所产海蜒质量最佳,故称渔山海蜒。

宁波海渔资源丰富,以渔山海蜒为主要特产

宁波地处东海之滨,海岛、渔港众多,渔业资源丰富,《民国鄞县通志》曾收录了宁波地区海鱼与淡水鱼各22种,甲壳类、软体类以及腹足类水产品22种,共计66种,充分证明宁波地区渔业资源的丰富。宁波沿海浮游生物丰富,所出海鲜极为鲜美,象山港的小海鲜更是以鲜美著称天下,成为众多食客心驰神往之地。

黄鱼,又名黄花鱼、黄瓜鱼、江鱼,栖于黄海、南海和东海,产于象山港口、舟山嵊泗列岛洋面,“体侧扁,为纺锤形。鳞黄色,腹部淡白带金光,头盖骨内有白色莹洁之骨二枚,坚如石粒,故名石首鱼”,黄鱼“为江海鱼中之冠”。

鲨鱼“皮上有沙,故曰鲨”,其种类甚众。鲨鱼体形为锥形而微扁,头部形状随鱼种不同而异。一般常见的品种有老虎鲨、狗鲨、刺鲨、青鲨、乌鲨、斑鲨、燕尾鲨、白蒲鲨、犁头鲨、扁鲨、白眼鲨等70多种。产象山港口、舟山洋面,是宁波海渔特产品之一。

带鱼“修若练带”,故名。带鱼又叫牙带鱼、白带鱼、裙带鱼、鳞刀鱼,我国北方则称刀鱼。主要产地在东海舟山洋面,是宁波大宗海渔特产品之一。

鲳鱼,又名鲳、白鲳、鲳板、镜鱼、平鱼、鲳扁鱼,“鱼身扁而锐,状若锵刀,身有两斜角,尾如燕,尾鳞细如粟,骨软肉雪白于诸鱼,甘美第一”,栖息于近海的中下层,多产于象山港和舟山洋面,也是宁波海渔特产品之一。

鲻鱼,是宁波海渔特产品之一。鲻鱼,鲻科,体延长,稍侧扁,长可达50余厘米,银灰色,具暗色纵纹,头部扁平,下颌前端有一突起,上颌中央具一凹陷,以泥表所附的硅藻及其他生物为食,宁波沿海均有产。

米鱼,又称鱼、敏子、敏鱼,属硬鳍类鲈鱼科,似鲈而肉粗,体色银灰,产东海舟山洋面。以农历6~8月为鱼汛期,而以7月为旺汛,每逢大潮汛,渔船竞相出海作业,晨出晚归,捕获甚丰,是宁波海渔特产品之一。

鳓鱼,又名白鱼、鲞鱼、鲙鱼、曹白鱼、白鳞鱼,属鲱科,渤海、黄海、南海和东海均有产,为近海中上层鱼类。宁波的象山港及舟山洋面有产。因其腹面有硬刺能勒人,故名。鳓鱼是宁波海渔特产品之一。

海鳗,又名即勾、狼牙鳝、门鳝、门虫先、麻鱼、勾鱼,属海鳗科,体细长,全身青色,略带淡黑,下腹灰白,性凶猛,生长在近海深水湍流中,非至时令,多活动于海底,每年秋冬两季为旺捕季节。海鳗是宁波海渔特产品之一。

墨鱼,俗名乌贼,属软体动物类,全身分头及躯干两部分。头部大,有大眼一对,口边列生触脚十条,内边多有吸盘,肛门处有墨囊,内贮墨液,遇危急,能喷出墨汁使海水变黑,便于匿而逃脱。墨鱼在宁波沿海特别是象山产量较丰,是宁波传统的海渔特产品之一。

弹涂鱼,又名弹糊、跳鱼、泥猴,系鲈形目、弹涂鱼科,形如小鳅,大者如人指,长6.7~10厘米,体侧扁,无鳞,淡褐色头有斑点,簇簇如星,眼上位,能突出,腹鳍愈合成一吸盘,胸鳍基部具肌肉柄,栖息于海水中或河口附近,常出水跳跃,退潮后,弹跳腾跃在泥涂上觅食,因名弹涂跳鱼。弹涂鱼在宁波沿海各地均有产,但以宁海长街一带所产弹涂鱼较为著名,是宁波传统的海渔特产品之一。

海蜒,又叫海艳、海咸,是鳀鱼一类幼鱼。主要产于象山县,并以渔山列岛所产海蜒质量最佳,故称渔山海蜒。宋时东南沿海一带有所谓“海蜒户”,专为官府皇室捕贡海蜒。海蜒是宁波著名海渔特产品之一。(www.xing528.com)

石斑鱼,俗称岩头鱼,品种很多,有赤点石斑鱼、青石斑鱼、宝石石斑鱼、六带石斑鱼、云纹石斑鱼、纵带石斑鱼等,系鲈形目、鳍科,因其鱼身上有花色条纹和异色斑点,故名。石斑鱼主要产地在象山渔山岛周围海域,是宁波著名特产,也是驰名中外的名贵鱼种。

鲈鱼,又叫花鲈、花寨、鲈板、鲈子鱼等,栖息于近海,早春在咸淡水交界的河口产卵。体色背面淡青,腹背淡白,有不明显的黑褐色斑点,巨口细鳞,性凶猛,以鱼虾为食,产于象山港、甬江及各河流。渔民在鲈鱼产卵季节,在河口以中大青蛙为饵垂钓,常有所获。以前鲈鱼多为野生,现在已采用人工养殖,产量提高很快,是宁波的海渔特产品之一。

望潮,又名短蛸、坐蛸、短腿蛸、短脚章、短爪章、凃蟢,是宁波著名的海渔特产品。

蚶子,又名泥蚶、芽蚶、血蚶,“蚶为蚌属,纹似瓦屋,壳中有肉,紫色满腹,纵横其理,五味具足”。宁波沿海各地都有产出,但以产于奉化的蚶子品质最佳,体型最大,称“奉蚶”,是宁波著名海渔特产品。奉化蚶子肉肥血多,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宴席上不可多得的佳肴。

青蟹,学名锯缘青蟹,又称黄甲蟹,亦称蝤蛑,系甲壳纲、蝤蛑科,俗名蝤蛑,栖息于泥涂及近岸浅海中,平时随潮水进入泥涂,喜穴居于有淡水流出的地方。宁波出产的青蟹,具有个大、体肥、肉鲜、壳青的特点,是宁波著名的海渔特产品。

梭子蟹,又名蠘蟹,与青蟹相似,但头胸部之两端突出,两螯较青蟹细长,有紫色云纹。因其形状似梭子而得名。梭子蟹在宁波沿海一带均有产。全年都可捕获,但以七八月间最盛。梭子蟹生命力强,离水多时,尚能横行,是宁波著名的海渔特产品。

长街蛏子,清乾隆年间在鄞县卢一村有数十户养蛏子。蛏子贝壳脆而薄,呈长扁方型,自壳顶到腹缘,有一道斜行的凹沟,故名缢蛏。宁波沿海一带多滩涂,对养殖蛏子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宁波大宗海特产品。宁海长街一带,濒临三门湾,常年有大量淡水注入,海水咸淡适宜,饵料丰富,涂质以泥沙为主,因而蛏子生长快、个体大,肉嫩而肥、色白味鲜,故得名长街蛏子,是城乡居民非常喜食的一种美味

梅蛤,也称虹彩明樱蛤、扁蛤,此蛤仅产于宁波沿海一带,是宁波著名海渔特产品。

泥螺,古称吐铁,闽南一带人因其盛产于麦熟季节而称其为“麦螺蛤”。江、浙、沪一带因其贝壳为黄色而称其为黄泥螺,并以产于慈溪龙山一带为佳,俗称“龙山黄泥螺”,是宁波著名海渔特产品。

淡菜,宁波淡菜肉大而肥,加工晒干就叫干肉。由于它是高级营养品,自唐朝时就已作为进献皇室的贡品,“贡干”名称由此而来。

苔菜,又称苔荞或苔条,学名浒苔,为绿藻门、石莼科藻类植物。藻体单条管状,鲜绿色至黄绿色,单生或丛生,长可达1~2米。苔菜一般生长于低潮位岩石中高潮区滩涂,属自然生长。宁波沿海群众早有采集食用习惯,是宁波颇有名气的特产。宁波苔菜生产主要在象山港和三门湾内,奉化、象山和宁海均有出产,其中以奉化产量最高,产苔涂面达46.69万平方米。奉化桐照一带,所生长的苔菜质量优良,鲜苔采集后,经过洗涤、烘干、扎粉,加工成苔菜粉出售,并外销日本等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