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音乐的发展性及其对幼儿认知的影响

音乐的发展性及其对幼儿认知的影响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音乐作品如何吸引幼儿的注意,引发幼儿的知觉,激发幼儿的思维、生发幼儿的想象,诚然和音乐活动设计密切相关,但音乐作品本身也给这些认知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与可能。此外回旋曲式的音乐作品以其有规律的乐段排列,让幼儿通过欣赏,辨析乐段,发展音乐记忆力,如乐曲《春》《化石》。(三)从想象创造出发音乐形式特征明显,乐段对比强烈的音乐作品,更利于激发幼儿的想象。

音乐的发展性及其对幼儿认知的影响

音乐素材是幼儿开展音乐活动的媒介材料,幼儿通过对音乐的感受与表现实现个体的发展,尽管幼儿的发展是通过活动获得的,但也需要作为媒介的音乐作品蕴含着对幼儿发展的潜在价值。比如作品内在形式和幼儿音乐素养提升之间的联结,作品对幼儿思维、想象、创造、记忆发展可能发挥的作用等。音乐作品如何吸引幼儿的注意,引发幼儿的知觉,激发幼儿的思维、生发幼儿的想象,诚然和音乐活动设计密切相关,但音乐作品本身也给这些认知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与可能。

(一)从注意力和感知觉出发

一般来说,活泼轻快的音乐、音响丰富的音乐以及音乐形式特征明显的音乐,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被幼儿所感知。

【范例2-1-9】乐曲《茶舞》

该曲选自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故事源自霍夫曼的《胡桃夹子与老鼠王》。故事中,有一个女孩玛丽得到一只胡桃夹子。夜晚,她梦见这胡桃夹子变成了一位王子,领着她的一群玩具同老鼠兵作战。后来又把她带到果酱山,受到糖果仙子的欢迎,享受了一次玩具、舞蹈和盛宴的快乐。著名的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将这个故事改编成了芭蕾舞剧《胡桃夹子》,它深受观众的喜爱,一方面是由于它有华丽壮观的场面、诙谐有趣的表演,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柴可夫斯基的音乐赋予舞剧以强烈的感染力。例如:舞剧中的《茶舞》,幽默活泼、清新亮丽,短笛奏出尖锐俏皮的旋律和清脆跳跃的弦乐拨奏一问一答,显得十分俏皮,似乎是呼啸的北风和飞舞的雪花在对话,深深地吸引着孩子。

【范例2-1-10】乐曲《山大王的宫殿》

葛利格《山大王的宫殿》,整首音乐通过不断变化着重复的乐段,运用转调、加速等音乐手法,营造了越来越紧张的气氛,旋律虽然简单,但是变化丰富,易于激发幼儿的注意力。

【范例2-1-11】乐曲《糖果仙子》

该曲同样选自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舞曲《糖果仙子》是在糖果们和鼠王大战时出现的。这是一首具有梦幻、奇妙色彩的乐曲,乐曲不长,ABA 曲式。主旋律是钢片琴演奏的,那轻巧的声音,就像美丽的糖果仙子纤细的身影,愉快地跳着舞,编织出梦幻般的世界,带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

(二)从记忆发展出发

明确的音乐主题,以及乐段的变化重复,二段体及简单的三段体,插部非常清晰的回旋曲等,都有助于幼儿的音乐记忆力发展。

【范例2-1-12】歌曲《动物园》

动物园

歌词:

第一段:今天星期天,我去动物园,看见大老虎,样子真可爱。

第二段:今天星期天,我去动物园,看见大老虎,看见黑猩猩,样子真可爱。

第三段:今天星期天,我去动物园,看见大老虎,看见黑猩猩,看见小白兔,样子真可爱。(www.xing528.com)

……

歌曲《动物园》,每往后一段,就多一个动物,逐段扩充歌词内容,要求幼儿记住动物出现的顺序。

【范例2-1-13】乐曲《七士进阶》

七士进阶

这首音乐共七段,其中每段的结尾都出现一组或一组以上延长音与顿音,第一段出现一组,以后每往后一段,延长音与顿音就多出现一组,直至最后一段出现完整的七组延长音与顿音。每一个延长音的长短也不一样,非常吸引人的注意力,能激发丰富的联想,训练倾听与反应能力。我们可以将七组音设置七个动作招式,并按照固定的顺序出现,训练幼儿的动作记忆力。

这类音乐,在重复乐段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手法,逐段增加变化,或者是多一个句子,或者是改变配器,简单而不单调,符合幼儿的欣赏水平,并能激发幼儿的注意力,发展音乐及动作的记忆力。此外回旋曲式的音乐作品以其有规律的乐段排列,让幼儿通过欣赏,辨析乐段,发展音乐记忆力,如乐曲《春》《化石》。

【范例2-1-14】乐曲《春》

《春》选自巴洛克时期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的协奏曲《四季》,作品画意盎然,形象描绘了春之意境。有鸟儿欢快鸣啭,有微风轻拂泉水,有乌云笼罩天空,电光闪闪,雷声隆隆,当云散雨止,小鸟又唱起动人的歌曲。音乐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妙不可言。该曲是一首回旋曲式,主旋律间隔出现,且有强弱的区别,插部变化丰富,幼儿通过不断地倾听,能准确地感应相同及不同的乐段,训练音乐的记忆力。

【范例2-1-15】乐曲《化石》

《化石》是法国作曲家圣桑作曲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里的一首作品。由单簧管、木琴、双钢琴、弦乐演奏。是ABACA回旋曲式。A段木琴干枯但明亮的音色同B段急促的弦乐以及C段单簧管奏出的舒缓优美的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幼儿在对比欣赏中感受音乐的变化,发展音乐记忆力。

(三)从想象创造出发

音乐形式特征明显,乐段对比强烈的音乐作品,更利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需要调动已有经验,联结音乐所表现出来的情绪特征,尝试用动作表现音乐的情境,获得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

【范例2-1-16】乐曲《草丛中的小老鼠

《草丛中的小老鼠》是ABACA 的回旋曲式,音乐形象鲜明,A段表现小老鼠走路,插部B段用响亮的和弦奏出张牙舞爪的猫的形象,而C段则优美舒缓,仿佛是一幅静谧和谐田园风景,让孩子们在阅读和音乐欣赏的过程中,自由想象这幅美景吧!

【范例2-1-17】乐曲《春节序曲》

该曲由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李焕之创作。乐曲以陕北民间秧歌的音调和节奏为素材,旋律明快,生动地表现了我国人民在传统节日里热闹欢腾、喜气洋溢、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场面。第一部分是热烈的快板,中间部分是抒情的中板,接着回到第一部分的音乐。和着音乐,可以让孩子们表现春节场景,如包饺子和下饺子的情景,想象着各种造型的饺子,以及饺子在沸水中翻腾的情境,又如舞龙舞狮和赏灯的情境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