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教师需要健康心理

幼儿教师需要健康心理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幼儿教师的职业决定了其必须具备相应的心理素质,幼儿教师要完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还要明确自己需要具备的心理特征,自觉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培养自己的健康的心理。同时,幼儿表达出情绪、情感,教师也能够及时地了解幼儿的需要,给予适宜的指导与帮助,有利于师幼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关系,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可见幼儿教师的健康心理之重要。而要获得职业幸福感,幼儿教师就需要具备健康的心理。

幼儿教师需要健康心理

幼儿教师的职业决定了其必须具备相应的心理素质,幼儿教师要完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还要明确自己需要具备的心理特征,自觉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培养自己的健康的心理。这是因为,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具有如下重要的意义。

1.为幼儿营造温馨的环境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就可以向幼儿传达爱与关注。而爱是万物之中最神圣的东西,无论成人还是幼儿都需要它,它能给幼儿无限的力量,安抚幼儿的心理,让幼儿获得精神支柱,让幼儿获得安全感,消除对幼儿园的新环境的惧怕感,进而习惯老师和幼儿园,最终喜欢上老师,喜欢上幼儿园。

心理健康的幼儿教师,愿意以真诚的微笑、真诚的爱抚面对幼儿,于是幼儿就从老师的一个微笑、一句赞扬的话语、一个拥抱、一个吻、一个小小要求的满足中获得无比的快乐,拉近了师幼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幼儿能无拘无束,毫无顾忌地模仿老师,敢于行动,在行动中提高能力。

心理健康的幼儿教师可以为幼儿创造这样温馨的环境,幼儿在享受爱的同时,也学会付出爱,于是幼儿与幼儿之间学会了互相照顾,学会了谦让,学会了分享。

2.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

著名的意大利教育玛利亚·蒙台梭利经过长期对儿童的观察与研究,曾指出:儿童具有吸收性心智,这是他们形成健康的独立意识的关键时期。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和同伴、成人直接接触而感受最为真切、最为深刻的社会性行为。在这一时期,倘若成人能对幼儿的独创性和想象和予以积极的鼓励,就那么幼儿就会由此获得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的目的的勇气。反之,幼儿就会缺乏自信心,产生内疚感。这里所说的“健康”一词不仅指生理正常无病痛,还包括心理健康。更为重要的是将理论和日常教育的经验结合起来,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心态,茁壮成长。因此,维护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园教师的一项重要的社会义务。

一个具有健康心理的幼儿教师,在多方面关爱幼儿的同时,还会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幼儿在与这样的教师沟通时,可以从中感到来自老师的关注和尊重,觉得被重视,并在老师表达的关心和喜爱中,得到安全的、愉快的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于幼儿保持活泼、开朗的性格,增强对教师的喜爱和信任,愿意接受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幼儿表达出情绪、情感,教师也能够及时地了解幼儿的需要,给予适宜的指导与帮助,有利于师幼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关系,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这样良好的环境,不但有利于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有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情景一:在活动时,孩子们都在有秩序地进行自己的活动,而小亮却在取教具时不小心把教具弄倒了,这时教师却大声地说:“你怎么回事?!光会调皮捣蛋,快点收拾好!”小亮呆呆地望着老师,等老师视线转移时,他悄悄地走到活动室一角的桌边……

情景二:孩子们都在喝水,可是乐乐却捧着水杯在教室里乱闯,一下子就把要去送水杯的琪琪撞倒了,琪琪忍不住大哭起来。老师忙跑过来,对琪琪说:“没关系,他不小心撞到你了。”接着老师转向乐乐问:“怎么办呢?”乐乐连忙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琪琪擦擦眼泪就不哭了。老师帮琪琪擦干净脸,整理好衣服后,说:“真漂亮。”琪琪笑了。(www.xing528.com)

两个幼儿在遇到意外情况以后之所以有不同的心境,就因为幼儿教师的处理方式不同。而幼儿教师的处理方式,反映了幼儿教师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让幼儿教师科学处理幼儿,接纳幼儿的情绪,引导幼儿积极处理问题;不良的心理状态,使教师不能正确地对待幼儿,进而导致幼儿处于惊慌失措之中,最终受到挫折,体验沮丧等不良情绪。可见幼儿教师的健康心理之重要。

3.利于幼儿教师增强职业幸福感

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受,是需求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到增长时所获得的持续性的快乐体验。不用说,职业幸福感的获得对于幼儿教师来说相当重要。而要获得职业幸福感,幼儿教师就需要具备健康的心理。

(1)心理健康与职业幸福感的关系。

心理健康指的是精神素质、心理素质维持在一个较稳定的良好状态。心理健康的表现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一是有适度的自尊心与安全感,通过努力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并从中获得自我提升与满足。二是可以理性对待事物,做事能积极动脑思考,对外界以及未来有着正确客观的认识,可以明辨是非,看问题有个人主见。在经受打击时能够控制情绪,没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三是能适应人际交往环境,适应社会生活,能与人保持顺畅的沟通,建立较好的人际关系。四是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能够调整自己适应社会环境,及时反思并改正错误。五是对生活有幸福感,能够从生活中获得快乐。

职业幸福感指当人从事某一职业时,能在工作中获得身心的满足与快乐。职业幸福感是影响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个人心理健康也是其拥有职业幸福感的重要前提,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2)心理健康方能自觉从业。

一个人如果追求和获得幸福感必须实现自我价值,即核心自我。核心自我的实现是一个人最大限度的发展的体现,其有效实现必定要以职业为载体。即核心自我的实现需要职业的价值认同、自己具有实际才能、个人兴趣和意愿为前提条件,三者缺一不可。因此,要想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要保证其心理健康与职业幸福感的统一。因为幼儿教师只有心理健康,才能心甘情愿地从事幼儿教育事业,并热爱幼儿教育事业,才能保证幼儿教育的健康积极,才能使其体会到职业幸福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