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十二五差异教学研究:整体推进、循序渐进

十二五差异教学研究:整体推进、循序渐进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样,通过“十一五”和“十二五”的两步有序衔接和接力推进,要基本构建起具有本土特色的差异教学实践体系。这也是差异教学“十二五”研究与“十一五”研究的内在逻辑联系,更是基层广大实验点校和教师非常有必要明晰的一个基本认识问题。

十二五差异教学研究:整体推进、循序渐进

一项涉及区域范围广、推进时间跨度大的教改活动,必须以科学高远宏观规划为实施前提。对于本土差异教学研究而言,到“十一五”为止,我们已经成功地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具体地说,以教科研人员和基层学校教师为主体的课题组在深入认识学生学习差异的基础上,立足于常态化的以小学初中为主的新课程教学环境,按照“理论先行、实践跟进”的思路,采取“小课题化定位、学科化实施”的策略,从基本教学理论和课堂教学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初步构建了本土差异教学理论框架,并以分层走班、分类复式、分组共建、点式关照四种差异教学课堂形态及其教学策略的实践建构为主要抓手,加大了差异教学学科转化程度,取得了在省内外较有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在我们看来,“2009.11招远研讨会”上提出的以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方式为依据确立的差异教学范型仅仅是本土差异教学的一个“构件”,也是本土差异教学研究所不可绕过的初始性切入点。但是作为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项区域性教学改革,差异教学研究不能单纯地徘徊在“教学组织形式改革”这一领域,甚至仅以此为终点。“十二五”期间,在“十一五”基础上亦即将其作为重要起点(亦即起始性切入点)进行重点突破之后,必须从这个局部中跳出来,站在课程高度,确立整体思维,按照“2010.04莱州培训会”确定的、“2011.04莱州推进会”解析的学科化实施逻辑和常态化推进思路,将差异教学范型作为构成教学活动或课堂结构一个元素,放归它在教学活动尤其是课堂结构中的原有“位置”和应有“位置”,使之与目标确定、内容调适、教学暨评价活动过程规划、课堂现场的细节把握等成为相互关照(关联、呼应)的有机整体,也就是要整体推进差异教学研究。因此,“十二五”提出的“整体推进”既指多学科整体普及,也指课堂结构的整体建构。这样,通过“十一五”和“十二五”的两步有序衔接和接力推进,要基本构建起具有本土特色的差异教学实践体系。这也是差异教学“十二五”研究与“十一五”研究的内在逻辑联系,更是基层广大实验点校和教师非常有必要明晰的一个基本认识问题。我们想,如果“十二五”研究进展顺利,那么“十二五”期间,就可以尝试迈开第三步——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学科差异教学的区域推进阶段,即在进行深化研究,不断丰富、拓展实践体系的同时,加大实践成果普及力度,尤其是学科普及程度,形成本土差异教学常规,逐渐培植差异教育的特色课堂和教师风格,为在区域内培育出若干所更具完整意义的差异教育特色学校做出努力。(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