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改编童谣:高乐高饮料代替糖果和水果,树立正确价值观

改编童谣:高乐高饮料代替糖果和水果,树立正确价值观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编后的童谣朗朗上口,可以让幼儿配合着童谣进行有节奏的动作,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同时增进伙伴间的感情。新编的童谣就把“糖”与“果”换成了当代幼儿喜欢的高乐高饮料。改编后的童谣,为幼儿们树立了拾金不昧的正确价值观,这才符合幼儿游戏需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要求。改编后的童谣,不但让幼儿们知道了荷花在六月开这个知识,同时还知道许多不同的花的开花时间。

改编童谣:高乐高饮料代替糖果和水果,树立正确价值观

童谣,可念可唱,常常出现在幼儿民间游戏中。幼儿在游戏中,边活动边唱或念童谣,不但增加了趣味性和教育性,也锻炼了语言的能力。但并不是所有幼儿民间游戏的童谣都适合直接使用。因为童谣自身带有一定的时代印记,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一些内容已经不再适应现今的幼儿学习。幼儿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幼儿的年龄特征,对游戏中的童谣做适当的改编。改编的同时,要注意保持民族特色,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游戏的玩法,还能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对童谣进行改编时,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思考:

1.确认内容贴近幼儿生活

童谣的改编必须贴近幼儿的生活。只有贴近幼儿的生活,幼儿才易理解其中的内容,才会对童谣感兴趣,继而激发其对于游戏的热情。如此一来,才能在吟诵童谣玩游戏时,真正地起到培养幼儿思维和语言能力的作用。

在小班游戏“拉大锯”中有这样的童谣:“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小外孙也要去。今儿搭棚,明儿挂彩,羊肉包子往上摆,不吃不吃吃二百,二百不够加一百六。”

“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今儿搭棚,明儿挂彩”这样的情景并不经常出现在幼儿的生活中且也不是幼儿在意的事情。因此可以将其改编为“拉大锯,扯大锯,我们一起游戏去,你一句,我一句,合在一起似戏剧”。改编后的童谣朗朗上口,可以让幼儿配合着童谣进行有节奏的动作,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同时增进伙伴间的感情。

又如童谣《外婆桥》的原版:“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我叫外婆洋泡泡,外婆骂我小搓佬,糖一包,果一包,又有圆子又有糕。”我们改编为:“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给我泡杯高乐高,要我乖乖不乱跑,逗得外公乐陶陶。” 原版当中描绘了外婆请外孙女吃糖时的欢乐情景,但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糖”与“果”已并不是难得的东西,所以这一份快乐幼儿不易体会。新编的童谣就把“糖”与“果”换成了当代幼儿喜欢的高乐高饮料。如此一来,幼儿更容易体会到其中的快乐。

2.保证价值观的正确

游戏中的童谣同样承担着培养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对童谣中不健康的内容进行删除和改编。

例如孩子在玩民间游戏《矮子长子》中的童谣是这么唱的“矮子中子长子,地野里插只皮夹子,拉开三只金戒指,你两只我一只,因为你是新娘子。”童谣中描写到孩子们捡到一个皮夹子,但是并没有寻找失主,而是“你两只我一只”自己将皮夹子中的金戒指给分了。这样一种对拾到物品的处理方式是错误的。如果将这一童谣教给幼儿们,势必会让幼儿们形成错误的价值观。改编后的童谣变成:“矮子中子长子,地野里插只皮夹子,拉开三只金戒指,马上交给老夫子,老师讲我是好孩子。”改编后的童谣,为幼儿们树立了拾金不昧的正确价值观,这才符合幼儿游戏需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要求。

又比如在上文提到的童谣《外婆桥》的原版中,“洋泡泡”和“小搓佬”都是不好的词汇,所以在改编中也删除掉了这些词语。

3.可增加内容的知识性(www.xing528.com)

如童谣体育游戏“荷花荷花几月开”的原版:“荷花荷花几月开?一月不开二月开。荷花荷花几月开?二月不开三月开。荷花荷花几月开?……六月荷花朵朵开。”改编时,可融入月份和植物开花的知识,变成:“花儿花儿几月开?一月蜡梅正在开。花儿花儿几月开?二月杏花正在开。花儿花儿几月开?三月迎春花正在开。花儿花儿几月开?四月牡丹正在开。花儿花儿几月开?五月石榴正在开。花儿花儿几月开?六月荷花朵朵开。”

改编后的童谣,不但让幼儿们知道了荷花在六月开这个知识,同时还知道许多不同的花的开花时间。同时,这样一改编,游戏的玩法更为多样了,除了原有的体育游戏,还可成为表演游戏。知识和游戏相结合,寓教于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传统的拍手歌主要为“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坐飞机;你拍二,我拍二,两个小孩肚子饿;你拍三,我拍三,三个小孩爬高山……”在此基础上,江苏省海门市常乐幼儿园的教师巧妙嵌入了关于张謇为人处世的相关介绍,创编后的拍手歌内容具体如下:“你拍一,我拍一,张謇先人记心里。状元张謇有主张,实业救国建纱厂。你拍二,我拍二,创业精神要牢记。张謇辞官兴工商,一路发展极兴旺。你拍三,我拍三,感恩精神存心间。实业教育同发展,回报家乡做贡献。……”

该拍手歌韵感较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幼儿学习的热情较为高涨,此外,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轻松了解张謇的更多事迹,其认知视野也得到了极大的开阔,很好地达到了创编传统民间游戏、丰富幼儿学识与见识的良好目的。

【知识拓展5】

游戏“云娃娃”的创编

“扯轱辘圆”是山西大部分地区幼儿常爱玩的集体游戏之一,各家各院的孩子走到一块空地上,互相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儿,一边走动转圈,一边唱歌;“吹泡泡”游戏中,大家一起手拉手边走边念儿歌后站成一个圆形,并在教师指令下或者幼儿自己儿歌的指令下做变大变小、变高变低的动作。

在这两个游戏中幼儿的行走、转圈、蹲起能力得到了锻炼,但其玩法单一,形式老套,内容单调,无法引起幼儿的浓厚兴趣,致使这些游戏在时代发展中被冷落,慢慢被遗忘。

根据《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小班幼儿各领域发展水平的目标与要求,结合幼儿实际能力水平,我们在创编新游戏的过程中采用“扯轱辘圆”“吹泡泡”两个游戏的形式及游戏动作,并加入新的歌谣,进一步增加幼儿游戏的动作,丰富游戏内容。游戏中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圈,根据儿歌的歌词做动作。“一群云娃娃”——幼儿手拉手转圈;“开心笑哈哈”——手拉手转圈;“风吹我变高”——幼儿手拉手举起来,双手举高,脚尖踮起;“雨来我落下”——所有幼儿手拉手蹲下;“七彩阳光里”——双手举起并抖动;“我们来变化”——手放开,所有幼儿360度原地转圈;“变成小鸟飞飞,变成小鸭嘎嘎,变成小猫喵喵,变成小兔跳跳”——幼儿根据儿歌做动作;“天黑要回家”——所有幼儿抱团;“明天再见吧”——所有幼儿做摆手的动作。此外,幼儿在游戏中还可以自己编歌谣、做更多自己喜欢的动作,游戏内容更加丰富。

评析:在新的游戏活动中,幼儿根据歌谣歌词做出不同的动作,“踮脚、手举高、跳跃、下蹲、胳膊摆动、转圈”等动作,幼儿的身体灵活性,协调性进一步提高;同时在游戏中可以帮助幼儿掌握一些常见动物的基本特征,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儿歌的引用可渐渐增强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锻炼幼儿根据歌词做动作的能力,从而培养幼儿的艺术表现力与创造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