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做好专业发展模式的顶层设计

做好专业发展模式的顶层设计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针对上述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的问题,云南省在《支持计划》的支持下,于2015年12月发布《关于印发云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通知》,聚焦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这一核心主题,提出了乡村教师培养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从而为云南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施奠定了顶层设计的基础。

做好专业发展模式的顶层设计

针对上述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的问题,云南省在《支持计划》的支持下,于2015年12月发布《关于印发云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聚焦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这一核心主题,提出了乡村教师培养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从而为云南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施奠定了顶层设计的基础。

第一,提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关键节点的工作目标。该文件针对工作目标指出:“十三五”期间,云南省要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教师队伍肩负重要使命。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含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民办学校)教师培训工作,建设一支适教、乐教、善教、优教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促进教育公平,阻止贫困代际传递,深化教育体制以及新课程改革,提升教育质量,使义务教育能够在全方位的推动下和谐发展,彰显出基础性和决定性意义。到2020年,全员培训体系健全、高效,教师培训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培训模式和内容实用,培训能力、培训质量持续提升,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平台和资源专业化、多元化、优质化,教师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师德修养、教育理念、专业素养不断升华,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有机衔接,教师专业发展得到有力支持和保障。

第二,提出达成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目标的核心任务。具体内容包括:一是改革管理体制。建立“省级统筹,分级实施,以县为主”的全员培训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主体责任,启用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对教师培训进行规范管理、信息化管理。二是开展全员培训。按照教育部要求和教师专业标准,制定《云南省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管理规定(试行)》,建立完善全员培训体系,以5年为一周期,对全体中小学教师开展每人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三是推动教师自主选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设置必修课程和选学课程,逐步为教师自主选学提供菜单式选学课程,其中,选学课程学时不少于必修课程学时。四是培养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依托教育部中小学卓越校长领航工程“名校长工作室”和省“未来教育家成长计划”优秀成员,建立国家级和省级名校长工作室,重点培养一批优秀中青年校长。鼓励各地创新机制,建立一批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以共建、共享的理念,推进工作室网络化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工作室优秀人才聚集优势,为各地校长和教师队伍专业发展服务。五是加强管理者和培训者培训。以提升新形势下开展教师培训的理念、能力和管理水平为重点,持续加强教师培训工作管理者和培训者培训,提高培训教师队伍素质。到2020年,将省、州(市)、县(市、区)三级管理者和培训者轮训一遍,建设专兼职结合的三级培训专家库和优秀管理者队伍。(www.xing528.com)

第三,赋予和融合乡村学校和教师的主体地位。近年来,我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普遍重视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云南省部分地区也在开展盟校模式、分校模式、并校模式、建新校模式的实践探索。事实上,从学校特色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来看,任何一所名校和特色学校建设都离不开教师的共同奋斗。如果没有乡村学校和乡村教师作为主体的参与、没有主体地位的确立,那么来自外部推动的、比较被动的教师专业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当前云南省乡村学校和教师发展的实际情况,为教师专业发展升级拓展了新的思路:一方面,立足于本校特色来积极开展教师专业培训,不断提升学校的内生发展动力;另一方面,应该借助于学校特色来开展教师专业发展事业,这样可以更快地积累专题实践经验,创造专业教学品牌。另外,教师专业发展以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团队的共同研修为支撑,即依靠校本研修实践,聚焦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热点问题的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能够更好地帮助每一位教师迅速走上专业发展的快车道,让每一位教师个体和同伴在追求专业发展的旅程中,都能充分实现彼此借鉴,互为砥砺、相得益彰。

第四,重新设计和完善乡村教师专业培训的目标。具体内容包括:一是基于综合能力达成的教师专业发展:追求整体多维。亦即基于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在追求整体多维的目标下,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方面落实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内容,提升乡村教师的综合能力。二是基于时事变革的教师专业发展:突出与时俱进。不但要在应对信息时代挑战下,通过培训变革教师的知识观,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变“一桶水”为“长流水”,而且还要注重课程观的变革,掌握诸如STEAM课程(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rt、Mathematics)等新的课程理论与实践。三是基于积极行动研究的教师专业发展:投身项目实践。亦即基于中小学日常教学改进、课程建设而生成教学研究项目,开展校本研修专题实践、开发校本课程等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的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模式。四是基于学生成长需求的教师专业发展:关照教育对象。当代教师专业发展必须从培育核心素养的高度,在充分了解学生利于终身发展所需要的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并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所需的课程开发与实践能力、学生生涯规划与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指导能力,在紧密贴近学生发展的轨道上,寻找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定位、新路径、新策略,提升教师优化教育教学实践的综合能力、综合素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