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整体把握内容联系的技巧与方法

整体把握内容联系的技巧与方法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数与代数内容的学习中,教师要充分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体把握知识内容,构建知识网络,深化对每部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并从中提炼数学思想,提升学生的能力水平。(一)教材内容解析《整式的加减》共3课时。(三)教学目标结合具体实例,初步掌握函数的概念,能判断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可看作函数。

整体把握内容联系的技巧与方法

我们知道,数与代数内容分为三个部分: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这三部分内容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既表现在每个部分的前后之间,更存在于不同部分之间。例如方程与不等式,在学习和研究方程(组)的基础上,不管是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不等关系、建立不等式(组)的概念,还是列不等式(组)和解不等式(组)的方法与步骤,我们都是类比和迁移方程的学习方法,究其原因,就在于方程与不等式具有揭示数量关系的共同本质,而区别仅仅是相等与不相等,表现为用“=”连接与用“>”或“<”连接,从解方程与解不等式的一般步骤看,二者的区别也只在于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的系数(未知数的系数不为零)时有所不同,其他步骤如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等变形都是一样的;又如方程、不等式与函数之间,《课标》将“体会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列入学习内容,揭示了函数与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事实上,任何一个方程都可以表示为f(x)=0的形式,其中f(x)就是一个函数,而且方程的归类就取决于函数的归类,方程f(x)=0的解,也叫做函数f(x)的零点,其几何意义就是函数f(x)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横坐标。在学习过程中,无论是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的模型,还是利用上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我们都要时刻注意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学生对数学通用的性质和法则的认识,体会学习数学和研究数学的规律与方法,提升数学的思维能力。在数与代数内容的学习中,教师要充分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体把握知识内容,构建知识网络,深化对每部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并从中提炼数学思想,提升学生的能力水平。

案例1 《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4节《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P90~P92。

(一)教材内容解析

《整式的加减》共3课时。第1课时主要学习识别同类项,进行合并同类项的运算。

合并同类项是整式加减的基础,其根据是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及乘法分配律,是从具体数字运算发展到代数运算的转折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建立在有理数的加减运算的基础之上;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有理数的运算。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展。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等不可缺少的知识。同时,合并同类项是简化数学运算的常用方法,这对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和进一步学习有着深远的意义,因而,合并同类项是初中数学中必须要掌握的重点内容。

(二)教学目标设置

作为《整式的加减》的起始课时,本节课涉及的知识点不多,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能从实际情境中认识到合并同类项的必要性,对合并同类项经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从而理解合并同类项的依据,经历合并同类项法则的探究、归纳过程。

根据三维教学目标及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结合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现有的认知水平,拟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合并同类项的必要性,理解合并同类项的依据。

(2)使学生知道什么样的项是同类项,能准确识别同类项。

(3)知道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能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4)经历观察、类比、思考、探索、交流和反思等数学活动,培养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识别同类项,能利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三)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会了有理数运算,掌握了单项式、多项式的有关概念等知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字母表示数”,符号意识、抽象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培养,例如多项式的项、项的系数等在合并同类项的过程中,依然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学生容易将性质符号错当做运算符号,给新知识的学习带来困难。另外七年级学生受基础知识和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抽象概括能力不强,但学生上进心强,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初步养成了与他人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准确地识别多项式中的同类项。

(四)教学策略分析

(1)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教学,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掌握其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反思等数学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学会探索,学会学习。

(3)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实施开放性教学,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五)教学过程

续表

续表

续表(www.xing528.com)

案例2 《函数》教学设计

教材: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1节《函数》P75~P79。

(一)教材分析

函数是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模型,对它的学习一直是初中阶段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在七年级下学期探索了变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继续通过对变量间关系的考察,让学生初步体会函数的概念,并初步形成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

本课时提供了多个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提供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函数的概念,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在新知导入上,既注重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又注意了函数与七年级下册“变量之间的关系”一章的联系,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与联系中,促进了学生新的认知结构的建立与完善。

本节课的重点是:初步掌握函数的概念。

本节课的难点是:能判断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可看作函数。

(二)学情分析

我校属于城镇中学,与农村中学相比教学设备较好,学生来源相对稳定,其中一半以上是城镇中干部、工人子女,另一半是城镇周围的农村学生和个体经营者的子女。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强,上课能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初步掌握函数的概念,能判断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可看作函数。

(2)初步形成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

(3)经历具体实例的抽象概括过程,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四)教学设计

续表

续表

(五)教学反思

(1)本节课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在分析掌握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创造性的运用教材,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新知识的探索过程中,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同时也实现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2)成功的利用问题串的形式将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从事观察、思考、交流、归纳等一系列探索活动,获取数学活动的经验,既降低了探究问题的坡度,又突破了难点,真正使学生在实践、探索中体会两个变量间的关系,从而顺利得出函数的概念。

(3)问题的设计能把握重点,“小坡度,低起点”,环环相扣,逐渐将问题“浮”出水面;课堂上师生互动,教师能放开手脚,让学生去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六)案例点评

有效地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是数学教学追求的较高境界。本节课十分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通过“记忆保持曲线”、“数值转换机”、身边的数学等一系列有趣而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亲历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感受和体会实际生活中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同时,在教学素材的选择上,教师既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又渗透学习方法的引导,通过“记忆保持曲线”教育学生合理分配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设计中教学主要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形式展开,能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交流的空间,成功的借助问题串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初步体会函数的概念,构建函数模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