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越南文化习俗:儒教的巨大影响

越南文化习俗:儒教的巨大影响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期以来儒教对越南的思想、文化、教育、风俗习惯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已渗透到民众的社会生活之中。

越南文化习俗:儒教的巨大影响

第三节 越南文化习俗

越南不仅历史上长期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而且从地理位置上看,越南位于中国和印度两个文明古国之间,自古以来就是联系东亚和南亚两大区域的重要的国际航海通道,长期处于印度文化和儒家文化交流的中转战略位置上。近代以来,越南又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强国侵略扩张的重要目标。因此,长期以来越南接触到东西方两大不同风格的文明,成为一个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东方国度。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过程中,越南人既弘扬了本民族文化,又不排斥外来文化;既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又吸纳其他民族的文化精髓,形成东西交融、兼容并包的越南文化特色。

一、宗教文化习俗

越南人主要信奉的宗教有道教、儒教、佛教、和好教、高台教、天主教基督教。此外还有少部分人信奉回教。山区少数民族多信奉鬼神,有些人同时是佛教、天主教或基督教的信徒。

道教和儒教都是从中国传入越南的。早在1世纪初的汉代,儒教就已传入越南。后黎朝时期,曾把其尊为国教。长期以来儒教对越南的思想、文化、教育、风俗习惯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已渗透到民众的社会生活之中。至今在越南从首都河内至乡村,仍保留有许多文庙、文祠等供奉和祭祀孔子建筑

道教则是在南北朝时期传入越南的,李朝皇帝李英宗曾把道教、儒教、佛教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至今道教仍在越南有相当的影响,并且从中衍生出许多其他宗教或迷信活动形式。如在信奉神灵方面,越南除普遍供奉中国道教的一些俗神,如城隍、关帝、妈祖土地公灶神等外,还有自己的神灵,如伞圆山神、李翁仲、柳幸、圣董,还有兴道大王陈国峻等。这些神仙基本上都是越南传说中或者历史上对越南民族有功的人。

而佛教则是越南最主要的宗教,越南的佛教信徒有2000多万,以南方人居多。佛教传入越南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一条途径是同儒教、道教一起从中国传入的大乘佛教;另一条途径是从泰国、老挝、柬埔寨传入的小乘佛教。越南佛教是以从中国传入的大乘佛教为主,在中部有少数小乘佛教,在南方还出现了一个号称综合大小乘的托钵僧派。

越南对东西方文化的兼收并蓄和创新发展在高台教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越南受到了来自北方的中国宗教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本土特色的宗教文化,而又在近代受到来自西方的宗教文化冲击。高台教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从越南南方开始,逐渐融合形成的一种宗教。高台教于1926年创立于越南南方西贡北部的西宁省。它糅合了佛教、道教、基督教和儒教的教义,迎合各种信仰者的需要,容纳多种信仰。同时供奉孔子、老子耶稣释迦牟尼、姜太公等,诸神共处。据2004年越南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高台教徒人数为227.6978万,有约5000名神职官员和500个基层组织单位。

同高台教一样,和好教也是越南的另一个本土宗教。它是由越南人黄富数(一作黄富楚)于1939年创立的。因黄富数是安江省新洲县和好村人,故以家乡村名为教名。又因其信徒多为农民,故也称“农民佛教”。和好教起源于佛教,以佛教的慈悲、博爱、大同理想和佛教的因果学说为思想基础,以在印度诞生的净度法门为根本,强调“佛即心”的宗旨,废除繁琐复杂的仪式,祭拜方式也极为简单:只供冷水、鲜花和香。据2004年越南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和好教信徒人数为123.2572万,拥有115座教堂和108处讲堂和会馆。

此外天主教和基督教在越南也有较大的影响。天主教在越南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现有教徒500多万人,教堂6000多座。教民最为集中的地区是北方的宁平省和南方同奈省边和市。现有基督教徒6000多人,主要分布在河内、海防、河西、承天、广南、岘港、平顺等地。

二、服饰文化习俗

自古以来,京族人的装束经历较大变化。最早的装束是女人围裙,男人用遮羞布兜裆缠腰。到了中世纪时,京族老百姓多穿褐色布衣,官吏穿蓝色葛衣。15世纪后,富有人家穿锦罗纱葛,遇喜庆节日时穿红袍,杂役穿褐色或黑色布衣,官吏穿青色衣,平民穿赭色布衣。上朝时,军人着戎装,官员着官服。

近代以来,京族人的服饰发生了很大变化,衣着更为简单朴素,妇女时兴穿结纽上衣和裤子。到了现代,由于受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城市京族人的服饰又发生了重大变化。男子多穿西装,妇女喜穿各色窄袖长袍(开衩至腰部)及黑、白色宽腿长裤,这种长衫裙现已成为越南妇女的民族服装,被越南人称之为“国服”。在农村,京族男女常着褐、黑或白色窄袖无领对襟上衣(南方多穿黑、白两色),下穿黑、褐色宽腿长裤;劳动时妇女大多头戴葵叶和竹篾编制的圆锥形斗笠,打赤足;男子则喜欢戴帆布硬壳越南军人盔形帽。

其他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如岱族、芒族、泰族、侬族等,男子在穿戴方面与京族差别不大,但妇女穿戴仍保留着本民族的传统特色,如泰族妇女喜穿缀有两排漂亮的蝴蝶形银质纽扣的对襟紧身短衣,下穿长至脚背的紧身筒裙,下摆织有雅致秀丽的纹饰,具有民族的独特风格。此外少数民族喜欢佩戴装饰品,如侬族,男子戴手镯和戒指,妇女喜戴项圈、项链和手镯、脚镯。苗族瑶族的姑娘喜欢戴银质项圈和闪闪发光的手镯。

现代越南人多穿着现代服饰,但同时也保有一些自己本民族的特色服饰,而这其中最具越南本土特色的要数奥黛、斗笠和绿帽了。

奥黛(Ao Dai) 在现今越南街头,身穿奥黛的越南女子随处可见。奥黛上身束腰,窄袖,突出女性身段。下摆舒展,开衩至腰,下身着同花式或白色的宽松长裤,不论蹲、坐、骑车都很方便。而为了强调奥黛的优雅,高跟鞋是不可缺少的配件。不过不同地域的人们的审美情趣不同,奥黛也各具特色。如以奥黛的长度而论,河内则长及脚跟,西贡又短过膝盖,顺化则居两者之间,既不太长,也不太短;以衣襟开衩高度而论,西贡则高过裤腰,河内远离裤腰,顺化亦居两者之中既不远离又不高过裤腰;以色彩而论,河内显得凝重而典雅,西贡显得热烈而浪漫,顺化显得自然而清新。这些特征也形象地体现了越南的北、中、南三地妇女们的不同审美个性。现在,奥黛在越南不仅是结婚、集会、庆典时妇女们通常穿着的服饰,而且平时访友、逢年过节,妇女们也都穿上自己量身定做的奥黛。在许多机关和商业、旅游单位,上班时还规定女职员必须穿着奥黛式的职业服装;在学校,奥黛也成为女学生的校服中学生一般着白色奥黛,大学女生的奥黛色彩则要丰富许多,而下身一律着宽裤腿白绸裤。越南奥黛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款式、颜色、图案、材料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改良。

斗笠 据史书记载:早在13世纪,斗笠就已成为越南陈朝宫廷贵妃、宫女们的装饰品。当时的斗笠造型很简单,并给人以笨重之感。经过不断的改进,如今越南的斗笠已经变得越来越轻便、灵秀和典雅。通常选择均匀细长的葵叶编制斗笠,制作时,先将葵叶漂白晒干,然后按层次排在一个竹模上,再精心编制成各种斗笠。过去斗笠主要是作为遮阳避雨的工具被广为使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有相当一部分越南斗笠已经从遮阳避雨的工具,潜移默化地演变为具有艺术欣赏价值的女性装饰品。斗笠的种类很多,老人、小孩、官吏、士兵使用的斗笠不尽相同,各个地区的斗笠也往往各具特色。越南北部边境高平省,流行的是红漆斗笠;中部人则喜欢用老树叶编制成轻便柔软的斗笠;而最出名的要数顺化的斗笠,做工精细,造型轻巧,用料轻薄考究,编制者还独具匠心地在各层葵叶上或绘画或赋诗——这就是顺化有口皆碑的“诗的斗笠”。

绿帽 如今越南男人的穿着很随意,也没有什么特殊的传统服饰,但是硬壳的绿帽子却颇受欢迎。这种硬壳帽的造型最早来自法国的礼帽,只是法国人戴的帽子都是白色的。在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期间,这种帽子的样式从法国传入越南。后来在近代的战争岁月里,越南军人选择与草木相同的绿色材料做成这一样式的帽子来隐蔽自己。在和平年代,绿帽子失去了它原先的作用,但为了表达一种精神,越南男人依然钟情于它,并一直沿袭下来。越南男人喜欢戴这种绿色的硬壳帽子,除了它的实用价值外,多少也是出于对越南军人的敬意。

三、饮食文化习俗

越南盛产大米,而大米也是越族人的主食,副食是米粉、糯米饭和大米做的各种糕饼,同时还有一些杂粮,如玉米、甘薯、豆类等。城市里,面食也已经很普遍。越南人的日常副食品主要还有鱼、肉、蛋、蔬菜腌菜,其中空心菜又是越南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蔬菜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城市,如今鸡鸭鱼肉已经成为一般家庭的日常食品。

因为拥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加上湖泊、河港、水塘众多,越南的水产品十分丰富。各类水产是越南人餐桌上的常见食物,由鲜鱼加工而成的鱼露更是越南人日常饮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此外新鲜的小辣椒、柠檬虾酱等也是越南人常用的调味品。在烹调方式上,越南人则更喜欢烧、烤、炸,或白水煮熟后蘸着调好的作料吃。米饭、清水煮空心菜蘸鱼露,外带小螃蟹汤是越南人常见和最喜爱的家常便饭。

另外越南人口味清淡,较喜欢吃生冷的食物。一般在家里或者粉店、餐馆进餐,都会有一碟鱼腥草、薄荷叶、空心菜梗、紫苏绿豆芽生菜香菜等混杂在一起的生菜。越南人吃生菜也很讲究,不同的肉类、米粉、饭菜通常会搭配不同的生菜,这些菜除了有调味的作用外,还能清热、助消化等。此外米粉也是越南十分大众化的食品,特别是汤米粉,加入切薄的肉片,通常是牛肉和鸡肉,配上一篮子生菜叶,十分适合越南的气候,成为越南日常主食之一。

越南人吃饭也是使用筷子,在家里进餐时,一般把饭菜都放在一个圆形的托盘上,托盘放在床上,或者放在地面的席子上,全家人围坐而食。现在许多家庭也会在桌上吃饭,尤其是城市里。

在饮料方面,茶是越南人日常的主要饮品,有的甚至到了“宁可没有米,不可没有茶”的地步,且喝茶必喝浓茶,主要喝本地茶,家里或者饭馆里通常都备有茶水,平时或者是饭前饭后都喜欢喝几口茶。另外咖啡也成为现代越南人尤其是城市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天上班之前或者傍晚下班后,在街边随处可见的咖啡馆里都坐满了人,以男人为主,在悠闲地喝着醇香的咖啡。

四、居住文化习俗

越南人居住的房舍,各民族自有特色。在农村,以前京族人的房舍多为土基墙的平房,也有的房舍用篱笆做墙,再在篱笆上抹上泥浆,用茅草或瓦盖顶,以木头或竹竿当柱作梁,现在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村还有这样的房舍。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现在越南农村京族人居住的地方也出现了许多砖砌的房屋。房屋的布局一般为一排三间,中间为堂屋,两边为厢房。堂屋的正中对门的墙上一般都设有一个供台,台上供奉祖先的牌位。堂屋为家庭用餐、待客和活动的场所,两边厢房为卧室,右边的房间为男的休息睡觉的地方,左边的房间是女的休息睡觉的地方或者作为库房。一般每个家前边都围有庭院,有晒稻谷的场子。房屋后边一般是园子,种些蔬菜之类的。在房前的平地边上,或者是在厢房对面的地方,一般有个蓄雨水的池子,有些家里也有小池塘。比较富裕的农村家庭用砖砌起围墙,建高门。几十户以至上百户组成一个自然村。北方的村庄周围一般有茂密的竹丛环绕,南方的村庄则隐没在椰树林中。每个村庄一般都建有一个“村亭”和一座庙宇。“村亭”位于村寨中央,为村民平时闲聚和节日举行庆祝活动的场所。

城镇居民通常都住砖瓦结构的房子。因为地窄人多,所以房子一般建成2~4层的细长形建筑,门面很小。前面一部分用来卖东西或者是作客厅,后面是住房、厨房等。房屋的结构类似欧洲建筑风格,多有阳台,一般正门前边会留有一小块地作为一个小院子,富裕的人家院子会大些,可以摆放、种植一些植物,或者放置车辆。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膨胀,城市地产价格也不断上升,很多人负担不起私宅的建设费用,一些城市也开始出现了许多单元房。

五、交通习俗

摩托车是越南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越南现有人口8000多万,截至2007年登记注册的摩托车数就达2000多万辆,平均每2个成年人就有一辆摩托车,人均占有量居世界之首,是名副其实的“摩托车王国”。

自行车则是学生们的主要交通工具,尽管现在越南拥有私家车的人也开始增多,但摩托车仍是越南人首选的最佳交通工具。

此外越南独具特色的一种交通工具是被称为“赛克罗(xich lo)”的三轮自行车,这种三轮车可载物亦可载人,现在主要用来载人,以观光游客为主,许多这样的三轮车现在在各城市一般由统一的公司或政府部门管理。车夫坐在后面,乘客坐在前面或者货物放在前面,乘客的坐椅上有活动的车篷,可以遮阳挡雨,要观赏沿途的风景时,乘客也可以放下车篷开阔视野。现在,三轮车也成为典型的“越南特产”。

六、传统婚礼习俗

越南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婚俗,由于各民族文化发展水平及风俗习惯不同,民间的婚姻习俗也就各具特色。这些特色尤其在农村仍然保留。

主体民族京族严禁家族内部通婚。婚姻一般还是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农村,一般要通过媒人介绍,然后男女双方见面相亲,最后由男女双方父母决定。现在虽然也大多为自由恋爱,但是一般一门完整的婚事也要经过问名礼、订婚礼、送彩礼及婚礼四个步骤。

问名礼:男方家看中某个姑娘,或者双方自由恋爱互有情意,就请媒人去跟女方父母说亲,若女方父母同意这门亲事,男方才带槟榔、茶叶等去提亲,并询问女方的生辰八字。此谓问名礼。

订婚礼: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经算命先生测算,若命合,便可举行订婚礼。男方先送给女方家一个用红绸裹着的圆盒,这象征着幸福,同时送布匹若干,一个首饰盒、两支红烛、两瓶酒和一头肥猪。媒人在男女双方亲友在场的情况下签下婚约,并把它放在男方家神龛上的祖宗牌位前。此谓订婚礼。

送彩礼:订婚之后,男方还要向女方送彩礼,彩礼的种类根据季节而定,如三月份送荔枝,五月份送西瓜、糖、鱼露、鹅,九月份送新米、柿子等。这些彩礼女方家收下一半,另一半还给男方。

婚礼:送彩礼一年半载之后,若男女两家没有发生不吉之事,便可举行婚礼。在举行婚礼之前,要由巫师根据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推算出“黄道吉日”,男方还要请媒人送信到女方家,问女方要多少彩礼(包括猪肉、米、茶叶、槟榔、酒、戒指、衣服、现金等)。若女方索要彩礼过多,双方还讨价还价。

举行婚礼那天,新郎和亲友打扮一新,前往女方家迎接新娘。在迎亲的队伍中,证婚人手捧一个盒子(内有槟榔和新娘的嫁妆),走在最前面,接着是拿着彩礼的男男女女,有的头上顶着一盘槟榔,有的抬着猪,挑着酒等,新郎和两位伴郎跟在这些人后面,走在最后面的是新郎的父母及亲戚朋友。有时,在庞大的迎亲队伍中,证婚人的前面还有四个小孩,他们拿两只鹅和两只灯笼,在前面引路。

到达新娘家后,新郎新娘摆上香案拜祭祖先,然后新郎拜岳父岳母,最后请亲戚朋友吃喝一番后,就迎亲回新郎家。新娘到达新郎家时,由一位老年妇女引导,先拜夫家祠堂,再拜公婆。

婚礼的当天晚上,新郎把用来祭红绸的槟榔的一半分给新娘,然后倒一杯酒,两人各饮一半,称为交缘礼。婚礼后的第四天,新郎新娘要带着礼物回娘家祭拜祖先,即回门。从此以后,新娘就开始在夫家生活。

现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也有很多年轻人举行西式的婚礼,但是结婚的这几大步骤一般还是保留着,只是有些过程会有所简化和删减。

七、民族传统节日习俗

越南一年中有很多节日,而主要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等。

1.春节

同中国一样,春节也是越南最大最热闹的传统节日。越南人把春节视为辞旧迎新的日子,一般从农历十二月中旬就开始置办年货。

越南春节最不可少的大概要数鲜花、年粽和春联了。

花市是越南春节重要的活动场所之一。在河内,春节前约10天,花市就开始热闹起来。越南人最爱的年花有剑兰、大丽菊、金橘和桃花。各家各户春节期间都要摆设三样节日装饰品:一束鲜花、一盆金橘和一个盛有五种水果的盘子。这三样东西预示着新年吉利、欣欣向荣。除了鲜花、盆景,花市还出售各式气球、彩灯、玩具、年画、春联、年历等,把相连的街道装点得五彩缤纷、喜气洋洋。

越南人过春节也有贴春联的习惯。以前春联用汉字书写,越南文字拼音化以后,大部分春联改用拼音文字,每个拼音文字音节成一个字,自成风格。另外,越南人也爱在家里贴上“福”字以及福、禄、寿星的图像,还有各种传统年画。年画一般为“胖娃娃”等,以表达越南人对新年的美好祝愿与向往。

越南春节最具民族特色的食品是年粽和糯米饼。年粽为方形,糯米饼为圆形。这两样东西不仅表达了儿女对父母的孝敬,还包含了深厚的故乡田园之情。据说在雄王时期,国王年老体弱之时,打算从二十二个王子中选一个德才兼备的继承人。根据大臣们的建议,国王让王子们各自设法寻找或制作一种祭祀祖先的食品。王子们派人分头到天南海北去寻求最名贵、最珍奇的食品献给国王。第十八个王子廖听从了一位女神的指教,做出了方方的粽子和圆圆的糯米饼献给国王。国王品尝之后,既满意,又感到神奇。此后,这两样食品就成为越南人春节和祭祀祖先时必不可少的东西。

越南人过春节也有除夕守岁的习惯。除夕夜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不约而同拥上街头,妇女们穿上奥黛,零时电视电台播出国家领导人春节讲话,节日气氛达到高潮,随后人们争相去采一根树枝回家,这风俗叫“采绿”。在越南语中,“绿”和“禄”同音。“采绿”就是“采禄”,意味着把吉祥如意带回家中。

从除夕到正月初,在街头、公园和各种公共娱乐场所,总是要连续多天举行各种文化体育娱乐活动。除了演出从剧、嘲剧和改良剧等越南传统戏剧以及歌舞、杂技节目外,还常有武术表演、摔跤、舞狮子、斗鸡等多种民间传统活动。

此外在农历的正月十五,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日,因此许多越南人家里和各个寺庙都举行祭拜仪式。越南有句俗语说:终年拜佛,不如正月十五。因此正月十五这一天人们都争先恐后地去上香拜佛。

在春节期间,越南人也有种种禁忌,如不能干农活、不能吵架、不能讲粗话、不能弄坏东西等等,这些禁忌与我国民间的春节禁忌是类似的。

2.寒食节

在越南,农历三月初三为寒食节。这个节日也是起源于中国,后来传入越南。越南人过寒食节,一方面也同中国一样有铭记介子推的忠义之心,另一方面也是一个祭祀祖先的机会。不过越南人过寒食节没有禁烟、吃冷食的习俗。越南人过寒食节要吃元宵或汤圆。越南的元宵和汤圆也是用糯米做成,但味道和吃法却与中国不太一样。越南元宵以冰糖为馅,个儿比中国的元宵要小。元宵下到开水中,几经沉浮,煮熟以后捞起来摆在小碟子里食用。越南的汤圆是以绿豆为馅。汤圆在开水中煮熟以后捞起来放在碗里,倒上糖水吃。

现在越南城市很少人家过寒食节了,但是“三月三”吃元宵和汤圆的习俗仍然在延续。在街上,人们也可常常看到许多妇女挑着担子在卖元宵和汤圆。

3.清明节

清明是一年24个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一般在农历三月,最迟也在农历四月初。东方人把清明看成是一年中的一个重要节气。同中国一样,越南人也借清明之际扫墓和踏青。人们带着铁锹、鲜花、香、纸钱等,修理坟墓,清除坟墓上的杂草,焚香烧纸,献上鲜花等。而在清明之际,人们的春游活动也特别热闹,踏春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4.端午节

端午节也是过去越南人很重视的一个节日。越南人认为“虫为恶缘”,所以端午节有除虫习俗。端午节清晨,父母为子女准备糯米酒酿、黄姜糯米饭以及柠檬、杨桃、李子等几种酸味食品和水果。在越南南方一些地区则让子女吃西瓜、芒果,煮鸡蛋,喝椰汁。大人们则饮雄黄酒,并将雄黄涂在小孩的头上、胸前、肚脐眼等处,以便驱虫。许多地方的小孩,用指甲草染手指甲和脚指甲,佩戴巫师用五色线绳编织的咒符,或者在衣服上别布制的杨桃、柠檬、辣椒型图案,用以辟邪。

此外这一天每家每户也都会供奉祖先,供宴是荤素搭配的。女婿们要带上鹅、西瓜、绿豆、砂糖等到岳父岳母家拜访,学生到老师家去拜节。采药也是端午节不可少的一项活动。人们认为“端午草药”最为灵验,许多集市上有卖端午草药的专摊。在一些农村地区,等到端午节这一天的中午12点整,许多人都去采叶子,他们相信这一时刻的叶子是最具功效的,尽管采的也都是一些平常的叶子,如柠檬叶、柚子叶、紫苏、艾叶等。

5.中秋节

同中国一样,越南的中秋节是在农历八月十五,与中国的中秋节有所不同的是,越南的中秋节是儿童唱主角。中秋节前夕,市场上就纷纷出现口味各异的各式月饼、千姿百态的花灯、五颜六色的儿童玩具等。中秋节期间,越南各地通常要举行花灯节,并对花灯的设计进行评比,优胜者将获得奖励。另外,越南的一些地方还在节日期间组织舞狮,常在农历八月十四、十五两晚进行。这一天越南各个家庭的全家人都围坐在阳台上、院子里,或举家外出到野外,摆上月饼、水果及其他各式点心,边赏月边品尝美味的月饼。中秋之夜,越南人有专设拜月台的习俗。台子上除了供有月饼,还有各种水果和其他多种食品,直到夜深人们才撤出供台,分享这些拜月的食品。还有许多家庭往往给孩子们单独设一个供台,让他们在自己需要时,可以随时享用供台上的食品。也有些家庭在中秋的晚上供奉祖先,一般都是斋供,而这时候孩子们则提着各种灯笼,成群结队地尽情嬉闹。近年来,许多年轻人在中秋节的时候会邀请好朋友在家聚会、唱歌跳舞,或者晚上结伴出游赏月等。

除了这些主要的传统节日外,越南每年还有一些政治类的按公历过的节日,如2月3日,越南共产党建党纪念日;3月8日,国际妇女节;4月30日,祖国统一日;9月2日,国庆节等。(www.xing528.com)

八、社交礼仪及禁忌习俗

(一)日常社交礼仪

越南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很讲究礼仪,在与越南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注意言行举止的礼貌性。越南人的姓名与中国汉族的姓名特征基本一样,一般也是三个字,首字是姓,后面是名,如范文明、阮氏香、李翠梅等,也有用四个字的,一般为女性,在姓之后加一个“氏”再加名,是越南女性名字的特点,如阮氏春香、黎氏金莲等。越南人的称呼也比较复杂,一般不用像汉语“你、我、他”一类的中性称谓,而根据年龄、辈分、亲疏关系和感情色彩来称呼,而且不习惯称姓。同辈一般以兄弟姐妹相称,如明哥、梅姐;对长辈以叔、伯、姑等相称,如德叔、凯伯、蓉姑等;对小辈以侄、弟、妹相称,如强侄、雄弟、艳妹等;对群众称乡亲们、父老们、同胞们(只在本国人之间)等。在国家机关、工作单位一般称同志,但在熟人之间也有称兄道弟,而不称同志的。关系不同,感情色彩也不同,都要变换称呼,如果掌握不好,轻则闹笑话,重则会伤感情,影响关系。

在对长辈、老师说话时前面常常加上“thua”(音特婀,启禀),在说话句子后面用“a”(音啊,表尊敬)。回答是则用“vang”(音翁,是,好的)或“da”以表示尊重,“vang”表示一般尊重,“da”表示非常尊重。

到越南人家里做客,在接别人递来的饮料、食物时,都要讲“xin cam on”,也可以简略为“cam on”(音感恩,谢谢)。在越南人家里做客吃饭时,先要对大家说“xin moi”(请)。告辞时常对主人说“xin phep”许(允许)我告辞。

在越南,向别人求助时,必须根据求助对象的年龄来称呼对方,否则别人不会予以理睬,甚至认为你没有礼貌。通常要抬高对方而降低自己的辈分。如常用“anh”(哥哥)、“chi”(姐姐)称呼对方,用“em”(弟弟或妹妹)称呼自己;用“bac”或“chu”(伯父或伯母或叔叔)称呼对方,用“chau”(侄儿)自称等。

越南人见面或者告辞时,习惯用力握对方的手,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二)禁忌习俗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各式各样的禁忌。越南人的禁忌也不少,这里介绍的是最常见的一些禁忌,是在公众交往和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这些禁忌也并不是绝对的,各民族、各地区禁忌不同,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对禁忌也是持有不同的态度。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现代许多越南人对传统的禁忌也大多已经不在意了。

1.言语禁忌

(1)年初、月初不说可能带来坏运气的词,如猴、死等;忌发脾气,怕全年全月都会愁眉苦脸;忌说粗口话,怕给全年、全月带来厄运。

(2)钓鱼忌讳说猫,怕因此钓不到鱼。

(3)写文章时,忌讳听到悲惨的声音。

(4)忌讳称赞小孩胖。

(5)孩子忌讳说祖父母、父母的名字。

2.与饮食有关的禁忌

(1)小孩上学忌吃饭锅巴,怕变得愚笨;忌吃鸡爪,怕写字手抖。

(2)经商的人忌讳吃烧焦的饭,怕不吉利;打牌的人忌讳吃烧焦的饭,怕输;还有出门的人也忌讳吃烧焦的饭,怕遇到口舌是非。

(3)学生考试忌讳吃虾,因为虾的形状同“劣”字第一个字母大写“L”很像。

(4)喝酒忌讳把酒杯扣过来,或把酒瓶倒过来。

(5)打牌忌讳吃鸭头,怕打输;也忌讳吃甘蔗,怕早散伙。

(6)在庙里忌讳吃狗肉。

(7)吃鱼时不翻鱼身。

3.婚丧禁忌

(1)牛月不嫁娶,怕夫妇俩像牛郎织女一样分离。

(2)婆婆怀孕时不娶儿媳妇。

(3)忌讳一年中连嫁两个女儿。

(4)忌讳父母送女儿到婆家。

(5)家有丧事,忌讳红颜色。

(6)守孝的人不吃槟榔,不参加喜庆活动,不穿丝绸衣服。

(7)忌讳外村抬死人经过本村的地界,特别忌讳外村抬死人经过本村祠堂。

4.建房禁忌

(1)年底、月底不建房,怕不吉利。

(2)建房间数不能是双数,只能是3间、5间或7间。

(3)房屋的正间不能正对着池塘的角、祠堂的飞檐和别人家的屋顶。

(4)建房埋柱子,忌讳木柱倒置。

(5)年初村里举行动土仪式之前,不能挖土,不能动基。

5.经商禁忌

(1)经商忌讳碰掉烟斗,碰倒鱼露,碰到石灰桶。

(2)忌讳债主在年初、月初讨债。

(3)经商忌讳顾客还价一次,怕因此货卖不出去。顾客既然还价,不想买,也要讨价还价几次。

(4)经商忌讳说猴、绵羊、虎、豹,怕货卖不出去。

6.其他日常生活禁忌

(1)年初、月初忌穿白色、蓝靛色衣服,白色、蓝靛色是丧服的颜色,怕会成为凶兆。在喜庆和祭祀活动中也忌讳穿白色服装,办丧事除外。

(2)夫妇俩忌讳用一条洗脸毛巾,忌讳互递牙签。

(3)忌讳除自己丈夫或妻子以外的人用自己的梳子。

(4)忌讳床上的席子反着铺。

(5)忌讳背对供桌而坐。

(6)忌讳在屋内戴斗笠。

(7)照相时忌讳三个人合影,据说中间的人将遭遇不吉利。

(8)忌讳在年初打扫屋子,据说这样会一年办事不顺利。

(9)妻子怀孕时,忌讳丈夫杀生或打桩;怀孕妇女忌讳杀鸡杀鸭;家有产妇,忌讳外人进屋;孕妇忌讳靠近死者,忌讳参加葬礼,家里有大丧事除外。

(10)忌讳用拼接起来的布为小孩做衣服。

(11)忌讳在夜晚摘水果。

(12)不在大树下小便,怕遇到鬼。

本章小结:

越南拥有着丰富的资源,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风俗文化。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现已成为东南亚最受瞩目和最具发展潜力的国家之一。加深对越南历史及其各方面社会文化风俗的认识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走近越南,真正地了解越南。

思考题:

1.为什么说越南和中国“山连山,水连水”?中国和越南仅仅是“山”和“水”的相连吗?中国和越南从古至今在哪些方面有着剪不断的联系?

2.思考越南的传统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并思考其中的利弊。

【注释】

[1]梁朝时把交州分为交州、黄州、爱州、德州等几个小州,龙编城是当时交州州政府所在地,即北宁府,今河内东北。

[2]1407年,胡朝被中国明朝攻灭。明朝推翻胡朝后将越南改为交趾郡,进行直接统治,越南出现了短暂的“属明时期”(1414~1427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