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明长城的历史和地理考述

甘肃明长城的历史和地理考述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甘肃境内的明长城一提起明长城,必先从嘉峪关说起。因为先有此雄关,然后有明长城。明中叶以后屯田渐废,移七卫于关内,同时修筑长城。因为明中期有蒙古族一个部落傍贺兰山,沿黄河进入甘肃境内景泰、永登、皋兰三县交界的三角地区游牧,也就是今秦王川及以北山区。它原来向东与新城至兰州的长城相衔接,修铁路时被拆除了。

甘肃明长城的历史和地理考述

甘肃境内的明长城

一提起明长城,必先从嘉峪关说起。因为先有此雄关,然后有明长城。这座雄关,建于明初,至今已有600多年了。它与秦皇岛附近的山海关,屹立于长城的两端,东西对应,都悬有“天下第一关”的大匾额。而嘉峪关建筑早,历史长,名不虚传,它巍然雄峙,城垣壮观,城上四面都有阁楼高耸,飞檐凌空。城中一组官衙建筑,也完好保存。现均经政府拨款整修,焕然一新,是长城西部关城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每年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不愧为“长城主宰”(东门外庙宇上悬有此四字匾额)。

在明初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命大将徐达、冯胜、傅友德等进兵甘肃,在安定县的沈儿峪(今定西巉口)击败元朝残余势力扩廓帖木耳的军队,进取兰州。洪武五年,冯胜、傅友德攻取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平河西。于是在肃州以西70里,南凭祁连、北依黑山的咽喉要地筑嘉峪关;关外设七卫(最远的卫在新疆),关外关内均设置屯垦区。明中叶以后屯田渐废,移七卫于关内,同时修筑长城。长城不是一次筑成,而是陆续修建。在嘉峪关附近,为了拱卫这座雄关,由关城向南至北大河边,筑有一段长城;在嘉峪关西面,由东南向西北筑有一段长城;由嘉峪关城外何家庄向西北至石关峡口,筑有一段长城,此段长城在石关峡口231米长一段悬挂于高约150米、倾斜度45°的山脊上,因名之曰悬壁长城,颇似八达岭长城,总长500米,高4.5米,底宽3.5米,上宽2.5米,城上有漫道、宇墙及垛墙,首尾两端各有一墩台。经过1987年的整修,悬壁长城已基本恢复原貌,它与关城同为开放的游览名胜区。

由嘉峪关起,明长城的主干线向东北至酒泉野麻湾,折向东南,过鸳鸯池至石泉子,再沿黑河东岸穿越高台、临泽两县境至山丹县,在山丹至永昌之间的大黄山(古称焉耆山)北麓,有大段长城完好保存,其雄姿不减当年。再向东穿越永昌县的金川峡,过河西堡至关乡进入民勤县境(明的镇番卫)。明长城在这里沿绿洲区环绕了一个大弧圈,然后至蔡旗堡折向正南进入武威县境循洪水河至黄羊镇以东的东滩分为两条:一条由二站向东南,过土门,经裴家营至大岭进入景泰县,过县城后转为东南方向,过黄河进入靖远县境,沿黄河南岸向东,在黑山峡进入宁夏境;另一条则由武威黄羊镇的东滩分出,穿越古浪峡,过乌鞘岭,沿庄浪河纵穿永登县全境,至河口沿黄河南岸进入兰州市,过桑园峡,经什川、青城(原称一条城)至靖远县城(明代的靖虏卫),再向东经打腊池(现改为共和乡)进入宁夏境,一直向东,经明的镇戎千户所(在固原城北的七营)向东北至豫旺堡(明平虏所),再向北至下马关进入陕北,与陕北的明长城合。

明长城为什么从武威黄羊镇分为两条干线?因为明中期有蒙古族一个部落傍贺兰山,沿黄河进入甘肃境内景泰、永登、皋兰三县交界的三角地区游牧,也就是今秦王川及以北山区。当时把那一带叫松山,因之把这一蒙古部落就叫做松山部。他们当秋高马肥的时候,经常出没于兰州黄河北岸今安宁区一带,骚扰农耕地区,故从黄羊镇南下经永登至兰州市黄河两岸,筑有长城及堡寨,把松山部落夹在了两条长城中间。

兰州市区的明长城,现因城市建设扩大市区,已拆除殆尽,但在1949年前黄河两岸都有明长城遗迹,河南岸的西起新城,向东经青石关、西固城、土门墩、小西湖至东岗镇,存有断续遗址,今西站以西之土门墩有一段长城保存完好。有的居民背靠城墙,修建四合院居住,是我考察过的。地方志亦有记载。清道光《皋兰续志》卷3水利项下载有:“莲花池,距城西四里,明肃藩园亭(即小西湖),古长城或断或续……又西曰土门墩,长城零落,居民多倚为墙垣。”光绪《皋兰县志》载:“长城在黄河南岸……明万历元年补修,厚二丈,高倍之。……西自新城起,沿河而东至靖远大浪沟止,约计二百余里。”又道光《金县县志·古迹》项下记载:“长城之在金县境者,自西皋兰交界之桑园城,长十余里,沿河而东至什川堡城,长二十里余,又东至一条城,长四里余,又东至靖远交界之平滩堡,长二里余,俱在黄河南岸,共程二百余里,俗呼为边墙。”按:此即前志所载黄河南长城经桑园峡、过榆中境至靖远的遗迹保存情况,1986年5月,笔者去皋兰调查,什川堡村在黄河边上,西距兰州市50华里,是一块河谷小盆地,风景优美,但明长城刚被拆除,修成水渠了。什川堡内有一所小学,堡墙也已拆除,但有好多拆下来的明砖保存校内。由黄河边远眺,河东岸的半山腰还有一段长城遗迹保存。明长城由这里过河,经什川堡,沿黄河北岸筑了一段之后,再过河至黄河南岸的一条城,再至靖远。同年9月去永靖县调查,西自兰州市西固区新城乡以西,沿黄河南岸经八盘峡至盐锅峡,在永靖县小茨村至八盘峡与盐锅峡相连接处,还有一段明长城遗迹保存。它原来向东与新城至兰州的长城相衔接,修铁路时被拆除了。有人曾把这段长城误认为汉长城,经考察,其板筑层厚1尺,夯筑不严实,与附近汉烽墩的夯土层显然不同,而且城墙下挖出完整的明砖(现存永靖县文化馆内),证明是明长城无疑。

明长城之在黄河北岸者,东起盐场堡,向西至十里店的保安堡,再向西经安宁堡至沙井驿黄河边为止。1949年前这段长城还大部分保存,尤其自十里店至刘家堡的一段,还相当完好。至1953年修公路(现在的安宁西路)时才拆除,因公路基本上就在原长城的基址上修筑的。保安堡、安宁堡相距20华里,均为明代所筑,为四方形堡寨,1960年以后,堡墙陆续拆除。沙井驿也是明代驿站,是由兰州出发向西去的第一站。这一带长城、堡寨是明孝宗弘治时陕西巡抚杨一清修筑。《明史·杨一清传》云:“弘治十五年……帝命一清巡抚陕西……乃选卒练兵,创平滩、红古二城,以援固原,筑垣濒河以捍靖虏”。此事还有地方碑石可证。1949年前安宁堡有一座明代修建的真武庙,庙中有一《大明安宁堡神庙记》石碑,庙毁于1958年,石碑幸存,现存于安宁堡仁寿山公园内。碑文有字曰“弘治乙丑,石淙杨公总制军务,以兰州为西北要冲,张掖、诸镇赖兹地为吭,去郡逾河,西三十里置安宁堡,城高二丈,池深一丈二尺,周围六百四十步……大明嘉靖元年立。”按:石淙杨公即杨一清。弘治乙丑为弘治十八年(1505年),碑立于嘉靖元年(1522年),是修真武庙时立碑追记其事,碑文算是第一手资料,可补本传之不足。但这一带长城不是杨一清一次修成,以后还继续修建。《明史·王以旗传》云:嘉靖二十七年王以旗为三边总制,“在镇六年,修延绥城堡,又筑兰州边垣”。可知是弘治至嘉靖,陆续修建而成。

明代的边墙是如何屯兵防守的呢?有一件珍贵史料保存,可资研讨。1949年前西北师院的何乐夫教授在历史系讲授考古学,他带领学生在野外实习考察时,就在西北师院东北角狼沟旁的高地上挖出一通记载明代屯兵的碑石,名《深沟儿墩碑》,现将碑文录文如下。

墩军伍名口:

丁,妻王氏;丁海,妻刘氏;

李良,妻陶氏;刘通,妻董氏;

马名,妻石氏。

火器:(www.xing528.com)

钩头炮一杆,线枪一杆,火药火线全。

器械:

军每名弓一张、刀一把、箭三十枝。

黄旗一面,梆、铃各一付。

软梯一架,柴堆伍座。

灶伍座,擂石二十堆。

家具:

锅伍口,缸伍只,碗十个,箸十双。

鸡犬狼粪全。

万历十年二月  日立

此碑现在保存于西北师大历史系文物陈列室。碑文除第一名屯兵的名字剥蚀不清,其余字迹均完好。由此可知当时一个烽墩有五名屯兵防守,他们是带着妻子的;使用的火器、军械甚至连每家的锅、缸、碗、箸等家具都记明,可见他们是边屯田边防守,耕战结合。大体上10里一墩,烽燧相连,有事则举烽放狼烟互相呼应,传递警报以备御之。

(此碑石赖何乐夫先生发现而保存。先生已于1984年去世。碑与人,当并传不朽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