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长城与九边镇: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概论

明长城与九边镇: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概论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长城当时并不叫长城,而叫边城或边墙。嘉峪关至山海关之间的长城,历史上一般称为边城;山海关至安东之间的一段长城,历史上一般称为边墙。明长城在我国长城建筑史上是一项集大成的工程。

明长城与九边镇: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概论

1.明长城

明代修筑长城是我国长城修筑史上的最后一次。明长城当时并不叫长城,而叫边城或边墙。

明王朝为什么要修筑万里长城呢?这是因为元朝灭亡之后,蒙古贵族退居漠北草原,不甘心失败,企图卷土重来,从而经常南下骚扰边地。明王朝后期,女真族又在东北地区强大起来,进而形成了明王朝在东北方的强敌,经常威胁着边境安全。为了巩固国防,解除蒙古贵族和女真贵族的威胁,所以终明一代,一直没有停止过长城的修筑工程。

明长城西起甘肃嘉峪关,东到中朝界河鸭绿江边的安东(今丹东),全长一万二千余里,故称万里长城。嘉峪关至山海关之间的长城,历史上一般称为边城;山海关至安东之间的一段长城,历史上一般称为边墙。

历史上称作边城的这条长城,西起嘉峪关,然后在河西走廊境内向东南方向伸延达景泰,后折向东北,入宁夏境内,直至今银川南,再至黄河西岸,后从黄河东折向东南,至陕西靖边南,再折向东北,达黄河西岸,后从山西河曲地方继续向东北伸展,过大同北、张家口北,再折向东南,过北京市北部,直达山海关。

历史称作边墙的这段长城,西南起山海关,后向东北方向伸延,经义县、北镇、海城,从铁岭地方越辽河,继续向北,然后从昌图县折向南去,至抚顺,再达丹东。

明长城在我国长城建筑史上是一项集大成的工程。明长城同历代长城的主要区别除了主干城墙的土石筑、石砌与砖包外,更为重要的则是附属性工程的建筑,其中主要是:

城堡:明长城的城堡,按照其地理位置、所起作用等分为镇城、路城、卫城、关城和堡城五类。九边镇所在地城堡,叫作“镇城”;镇以下各路的城堡,叫作“路城”;在要害地区设卫,卫所在地的城堡,叫作“卫城”;在长城所经关隘处所筑城,叫作“关城”;在一些重要地段所筑城,叫作“堡城”。

城台:明长城城墙上,每隔半里左右,有一个突出墙外的平台,叫城台。城台有两种:一种是“墙台”,台面同城墙顶部相平,外沿砌有“垛口”,台上有遮避风雨的铺房,供士兵巡逻放哨用;另一种是“敌台”,分上下两层,下层砖砌的“券室”,可容纳十余人住宿,上层砌有供守望和射击用的垛口,有的还有燃放烟火的设备。同时,在戚继光任蓟州、昌平、保定等地总兵时,还筑有“战台”,结构大体同于“敌台”,只是在下层设有储放武器、弹药的室屋就是了。

烟墩:烟墩也叫烟堠、烽堠、烽火台、狼烟台。烟墩多设于城墙内、外的高山顶上,或平地转折处,多为砖、石砌成的高台子,专为传递军情用。如遇有敌情,夜间点燃干柴,发出火光,作为信号,叫作“烽”;白天燃烟,作为信号,叫作“燧”。

2.九边镇

“九边镇”是明王朝为了更有效地加强长城的防守力量,曾在东起鸭缘江岸,西至嘉峪关的长城沿线,设的九个军事边镇。在具体御边中,每一边镇负责防守其中的一段长城。“九边镇”从东至西依次是:(www.xing528.com)

辽东镇:镇治辽东司,即今辽宁辽阳。该镇管辖从凤凰城至山海关一段长城,城共长970余千米,即为辽东边墙。

蓟镇:镇治蓟州,今河北蓟县。该镇管辖东起山海关,西达居庸关灰岭口一段长城,城长600余千米。

宣府镇:镇治万全都指挥使司,治所今河北宣化。该镇管辖东起居庸关东的四海冶,西达今山西、河北交界的西洋河,全长500余千米。

大同镇:镇治大同府(即今山西大同市)。该镇管辖东起镇口台(今山西天镇东北),西至鸦角山(今山西西北偏关东北),全长320余千米。

山西镇:该镇(也称太原镇)驻地在偏关。该镇西起山西保德黄河岸边,然后伸向东北,经偏关、老营,向东南经宁武雁门关平型关,折向南,经龙泉关、固关,至今山西和顺县东北黄榆岭,共长800余千米。

延绥镇(也称榆林镇):镇治榆林堡,即今陕西榆林。该镇辖东起清水营(陕西府谷清水川畔),西至花马池(今宁夏盐池),共长880余千米。

宁夏镇:镇治宁夏卫(今宁夏银川市)。该镇管辖东起大盐池(今宁夏盐池县境),西达兰靖(今甘肃皋兰、靖远)以北,全长1000千米。

固原镇:镇治固原州(今宁夏固原市)。该镇管辖东起陕西靖边,西达皋兰,全长500余千米。

甘肃镇:镇治陕西行都指挥使司(即今甘肃张掖)。该镇管辖东起金城县(今兰州市),西达嘉峪关,全长800余千米。

从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明朝长城所具有的完备军事防御体系,确实是历代长城所无法比拟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