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初诗人高启与中国诗学史

明初诗人高启与中国诗学史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徐贲、张羽、杨基并称吴中四杰。有《高青丘集》。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于谦不以诗名世,诗以勤政戍边生活为内容,诗风刚健质朴,却上继唐人边塞之作,开了明代边防诗的先声。正气凛然,堪称其诗谶。

明初诗人高启与中国诗学史

二、涉笔有博大昌明气象高启与明初诗人

明初诗人皆经历元末社会动荡,其独领风骚的诗人是高启。赵翼谓其:“才气超迈,音节响亮,宗派唐人,而自出新意,一涉笔则有博大昌明气象,亦关有明一代文运。”(《瓯北诗话》卷八)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青丘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洪武初召修《元史》,授翰林编修。后辞官,赐金放还。与徐贲、张羽、杨基并称吴中四杰。他以作风自由,为朱元璋所不容。英年遇害,实未尽才。有《高青丘集》。其佳作如: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我怀郁郁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绿盆小树枝枝好,花比人家别开早。陌头担得春风行,美人出帘闻叫声。移去莫愁花不活,卖与还传种花诀。余香满路日暮归,犹有蜂蝶相随飞。买花朱门几回改,不如担上花长在。(《卖花词》)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是作者七古的代表作。诗人登高望远,抒发对江山形胜的赞叹、对金陵历史的感慨和对国家初归统一的喜悦。浑浩流转,波澜壮阔,笔墨酣畅,有太白逸风。《卖花词》则新题新意,结尾作见道语,从卖花人口中道出,尤耐人寻味。

专制统治需要文学来为之捧场,粉饰升平之风遂弥漫于诗坛,自成祖永乐(1403—1424)至英宗天顺(1457—1464)间,出现台阁重臣三杨(士奇、荣、溥)为代表的“台阁体”,以歌功颂德和道德说教为内容,其诗特点是假大空,雍容华贵的形式,掩饰不了内容的贫乏。只有少数经历了“土木堡之变”的杰出人物,如于谦(1398—1457)、郭登等不为时风所限,写下了一些具有生气的篇章。于谦不以诗名世,诗以勤政戍边生活为内容,诗风刚健质朴,却上继唐人边塞之作,开了明代边防诗的先声。(www.xing528.com)

千锤百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

此诗以拟人化手法,表达了作者以清白正直为人生准则的高尚情操,及其对献身精神的高度赞美。正气凛然,堪称其诗谶。

“台阁体”后,“杂体”诗兴。茶陵(今属湖南)人李东阳(1447—1516),虽受台阁体影响,然又与杂体相通,诗以拟古乐府著称,风格苍健,是上承台阁、下启前后七子的过渡人物。有《怀麓堂集》。李东阳以宰相地位主持文坛,奖掖后进,形成了以他为首的茶陵诗派。其题画诗不但能于画外传神,而且颇有寄托。

莫将画竹论难易,刚道繁难简更难。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柯敬仲墨竹》)

这首诗系题友人所画墨竹小品,讨论笔墨功夫中的繁简问题,足抵一篇画论,不仅富于哲理,而且形象鲜明生动,颇有韵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