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陶渊明: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的农耕诗人

陶渊明: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的农耕诗人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陶渊明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时期,29岁之前他在农村读书、生活。从这一年开始是陶渊明人生的第三个时期。427年,陶渊明死。陶渊明是第一位亲自参加农业劳动,并写出自己的农业劳动的诗人。无论是哪一种,读陶渊明的田园诗,我们都能感觉到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憎恶,以及对纯朴的田园生活、对农民和大自然的热爱。

陶渊明: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的农耕诗人

第三节 陶 渊 明

东晋诗坛被玄言诗笼罩的时候,出现了一位伟大的诗人陶渊明。他一反当时以诗说理的风气,继续沿着魏晋诗歌的古朴风格进行创作,诗风平淡自然,开创了田园诗这一新的题材,给当时的诗坛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

陶渊明(365?—427),又名陶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江西人。他出身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曾祖父陶侃曾任晋朝大司马,祖父陶茂做过太守,他的父亲陶逸曾任过官职,但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他的母亲是当时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时期,29岁之前他在农村读书生活。29岁开始过着时仕时隐的生活。他曾出任江州祭酒,但因为出身庶族,不被人所重视,所以他很快就辞职了。以后他又先后在桓玄刘裕和刘敬宣幕中任过职,时间都不是很长。这一时期陶渊明选择出仕一方面是因为家庭生活贫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早年也有着建功立业的想法;而归隐则是因为他天性崇尚自然,再加上当时黑暗的政治常常让他感到失望,也与他的个性不合。到了公元405年8月,陶渊明请求改任彭泽县令,但这次他只做了80多天的县令,因为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就辞职归隐了,从此再也没有踏入仕途。从这一年开始是陶渊明人生的第三个时期。归隐以后的陶渊明“躬耕自资”,有一段时间生活还算不错,但后来生活日益贫困,有时得靠朋友的帮助才能生活,不过即使这样,他也坚持气节,不接受想拉他入仕的刺史檀道济的食物。427年,陶渊明死。死后,他的好友颜延之为他作《陶征士诔》,大力赞扬了他的人格和气节,并在诔中给他一个“靖节”的谥号。

陶渊明今天保存下来的诗歌共121首,还有赋、文、赞、述等12篇,另有一些诗篇不能确定是不是他所作。他的诗歌按题材来分,大致可以分为田园诗、咏怀诗两类,其中写得最多最好的是田园诗。在陶渊明之前或同时,有不少的诗歌写到山水等自然风光,也有诗歌涉及农民的生活,但在诗中大量地写农村生活、农村风景、农民,并且写自己农村生活体验的只有陶渊明一人,而且陶渊明的田园诗语言朴素、意境优美,取得了前人不曾达到的艺术成就,可以说,田园诗是陶渊明的首创。

陶渊明的田园诗有的写农村的美景,如他有名的五首《归园田居》第一首: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田园生活是那样的美好宁静,屋后有榆柳,堂前有桃李,远处的村落炊烟袅袅,周围的一切是那样的静寂,鸡鸣狗吠的声音显得如此清晰,这样自然的人生正是陶渊明所喜爱的。

陶渊明有的田园诗还具体写出了他的农村生活,最有名的如《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是第一位亲自参加农业劳动,并写出自己的农业劳动的诗人。虽然从诗中来看,可能诗人并不擅长于农业劳动,但我们还是能读出其中所含的真实情感。当然他的农村生活并不总是那样的美好,既有和农人共话桑麻长或和邻居“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这样的宁静时刻,又有“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的穷困。但正是因为他真实地用平淡的语言原原本本地道出生活的本来面目,自然地作诗,作自然的诗,所以才更具有打动人的力量。

他还在他的田园诗中表达了隐居田园、耕作自给的人生态度,如《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中所云: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

无论是哪一种,读陶渊明的田园诗,我们都能感觉到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憎恶,以及对纯朴的田园生活、对农民和大自然的热爱。

除了田园诗外,陶渊明也用诗来吟咏自己的怀抱,抒发自己的情感,其中既有像《咏荆轲》、《咏贫士》、《读山海经》(13首)等借历史神话人物来咏怀的诗,也有如《饮酒》(20首)、《杂诗》(12首)之类一时因景生情而成的诗,又有如《答庞参军》等借与友人赠答抒怀的诗,还有如《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这类作于行役途中的咏怀诗。诗中同样真实地表达了他的情感,有对是非颠倒的社会的指责,有对官场黑暗的揭露,有身处困境的不平,有隐居后的怡然自得,还有人生哲理的领悟。比如《饮酒》诗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www.xing528.com)

诗人就如那返归自然的飞鸟,和自然融为一体,心灵平静快乐。其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成了千古名句,而菊花也成了高洁的名士的象征。

当然,正如鲁迅先生在《〈题未定〉草(六)》(《且介亭杂文二集》)中所说:“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形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

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也很有名,如《五柳先生传》用正史纪传体的形式,以短短的一百多字的篇幅表现了不愿和别人同流合污的品性,刻画出一个高洁的隐士的形象,从此以后,五柳先生成了中国士大夫理想人格的代表。《桃花源记》写渔夫误入桃花源的故事,文章为人们勾勒出了一个和平、宁静、幸福的世外桃源。他的《归去来兮辞》写他的归隐之乐,文章先从归隐原因写起: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目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因为过去曾误入仕途,陷身官场,身心都不得自由,现在终于可以迷途知返。接下来诗人就想象冲破尘网、挣脱樊篱的欢乐,想象家人团聚的喜悦,想象田园的安逸和宁静,以及躬耕自读的美好生活,最后诗人说: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表达了自己乐天知命的情怀。

而陶渊明的《闲情赋》与其他作品都不同,赋中抒写了男女爱情,其中的“十愿”更是大胆而奇特:

激清音以感余,愿接膝以交言。欲自往以结誓,惧冒礼之为愆;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人之我先。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以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陶渊明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但是在当时人们一般把陶渊明当成隐士,他的文学成就生前没有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和肯定。到了梁朝,昭明太子萧统因为喜欢陶渊明的诗文,亲自搜集整理成《陶渊明集》,并作序、作传,不过这本集子已经佚失。此后,陶渊明的诗文流传越来越广,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到了宋代,经过苏轼朱熹等人的推崇,对陶渊明的评价越来越高,陶渊明的崇高地位得以确立。陶渊明以其伟大的人格、优秀的文学创作而成为后世文人学习倾慕的对象,影响直至海外。

思考题

1.请举例论述陶渊明的田园诗创作。

2.请举例论述陶渊明的咏史诗与咏怀诗创作。

3.请简单谈谈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创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