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隋唐五代文学:张说、张九龄、王翰和王湾的诗

隋唐五代文学:张说、张九龄、王翰和王湾的诗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于此可见张说对诗、文之美的看法。张说之诗,多为“奉和圣制”之作,但也有自抒情怀的好诗。年轻时就以文才卓异受到张说的赏识。张说曾荐九龄为集贤院顾问。说卒,玄宗召九龄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知院事,后拜中书令,由于奸相李林甫的排挤,贬为荆州长史。张九龄和陈子昂一样,对初唐以来句绘章、揣合低昂而刚健不闻的诗风深为不满。张九龄五言古诗以兴寄为主,对唐五古发展贡献很大。

隋唐五代文学:张说、张九龄、王翰和王湾的诗

张说(667—730),字道济,一字说之,洛阳人。开元元年(713)为中书令,封燕国公。是年末,“与姚元崇不平,罢为相州刺史,河北道按察史,坐累徙岳州”(《新唐书·张说传》)。开元六年(718)任右羽林将军、幽州都督、河北节度使,摄御史大夫。开元十三年(725)为尚书右丞相兼中书令。开元十七年(729)迁左丞相,十八年(730)加开府仪同三司。他是盛唐前期的文坛领袖,“喜推藉后进,多引天下知名士,以佐佑王化”(《新唐书·张说传》)。尝与徐坚论“近代文章”,曰:“李峤、崔融、薛稷、宋之问之文,如良金美玉,无施不可。富嘉谟之文,如孤峰绝岸,壁立万仞,浓云郁兴,震雷俱发,诚可畏也。若施于廊庙,则骇矣。阎朝隐之文,如丽服靓妆,燕歌赵舞,观者忘疲,若类之风、雅,则罪人矣。……韩休之文,如大羹旨酒,雅有典则,而薄滋味。许景先之文,如丰肌腻理,虽秾华可爱,而微少风骨。张九龄如轻缣素练,实济时用,而窘边幅。王翰琼杯玉斝,虽烂然可珍,而多玷缺。”(《旧唐书·杨炯传》)于此可见张说对诗、文之美的看法。他诗、文兼擅,尤其擅长骈文写作,朝廷许多重要文章都出自他手。应世之文则以碑志著称。所作碑志“不敢假称虚善,附丽其迹”(《与魏安州书》),且善用细节写人。除诗、文外,张说还作有传奇。

张说之诗,多为“奉和圣制”之作,但也有自抒情怀的好诗。

如其谪居岳州所写的诗,就多用比兴,感物写怀,情感凄婉,颇为可观。前人以为得江山之助,其实在于有了深切的生活感受。如其《巴丘春作》:

日出洞庭水,春山挂断霞。

江涔相映发,卉木共纷华。

湘戍南浮阔,荆关北望赊。

湖阴窥魍魉,丘势辨巴蛇。

岛户巢为馆,渔人艇作家

自怜心问景,三岁客长沙

又《岳州宴别潭州王熊》其二有谓“孤城临楚塞,远树入秦宫。谁念三千里,江潭一老翁”,皆出言凄婉,虽写景取自本地风光,抒情却尽言自家伤感情怀。张说擅长五律,通篇匀称,不能句摘,名篇如《幽州夜饮》云: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思遇深!

此诗托意深婉。虽然“说上说下,总是一个不乐幽州”(徐增《而庵说唐诗》),但诗中并未说破,诗人的牢骚,是通过层层凸显其萧瑟悲凉情怀和反话正说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又《还自端州驿前与高六别处》云:

旧馆分江日,凄然望落晖。

相逢传旅食,临别换征衣。

昔记山川是,今伤人代非。

往来皆此路,生死不同归

诗亦深情凄婉。诗人怀念死者,因地是人非而感慨系之,真所谓“气惨情伤,声泪俱下,字字从心坎中说出,非口头悲悼者比也”(顾安辑《唐律消夏录》)。其五绝亦饶有诗味,《蜀道后期》云: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诗人出差蜀地,原本以为“归途千里外,秋月定相逢”,如今秋风已起,尚自羁留蜀地。诗人把秋风拟人化,仿佛与它约定同归洛阳似的,责其失约,似属无理,却甚有趣。这类诗已颇具盛唐风貌了。另有《邺都引》用曹操生前的英雄业迹反衬他死后的凄凉,从曹操在群雄争逐之时“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写到贵臣、蛾眉同归灰尘,思致亦深,其“声调渐响,去王杨卢骆体远矣”(沈德潜《唐诗别裁》),可视为盛唐七古的先声。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年轻时就以文才卓异受到张说的赏识。中进士第,为校书郎;中制科,为左拾遗。张说曾荐九龄为集贤院顾问。说卒,玄宗召九龄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知院事,后拜中书令,由于奸相李林甫的排挤,贬为荆州长史。

张九龄和陈子昂一样,对初唐以来alt句绘章、揣合低昂而刚健不闻的诗风深为不满。但他主要是以自己的创作对扭转齐、梁余风作出了贡献。他的《感遇》十二首、《杂诗》五首,风格与陈子昂《感遇》相近。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感遇》其一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www.xing528.com)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感遇》其七

良辰不可遇,心赏更蹉跎。

终日块然坐,有时劳者歌。

庭前揽芳蕙,江上托微波。

路远无能达,忧情空复多。

——《杂诗》其三

三诗都是抒怀之作。前二首用比兴手法写自己品德的坚贞,“其一”云“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气高而不怒”(《唐诗绪笺》),大有自赏自重之意。“其七”就小物说大道理,希望能为人所用,并对自己的不遇发出慨叹。《杂诗》其三更是直接诉说诗人“良辰不可遇”、“路远无能达”的“幽情”。这些诗写在他贬为荆州长史时,诗中兴寄所在是很明显的。

张九龄五言古诗以兴寄为主,对唐五古发展贡献很大。王士祯说:“唐五言古诗凡数变,约而举之:夺魏、晋之风骨,变齐、梁之俳优,陈伯玉之力最大,曲江公继之,太白又继之。”(《带经堂诗话》卷四)沈德潜也说:“唐初五言古,渐趋于律,风格未遒。陈正字起衰而诗品始正,张曲江继续而诗品乃醇。”(《唐诗别裁》卷一)比较而言,子昂亢爽,九龄蕴藉;子昂深奇,九龄淹密;子昂独开古雅之源,九龄首创清澹之派,二人对盛唐诗都产生过大的影响。胡应麟即云:“盛唐继起,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韦应物,本曲江之清澹,而益以风神者也。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孟云卿,本子昂之古雅,而加以气骨者也。”(《诗薮·内编》卷二)

九龄所作五律亦多,写法各有特点。如其写景、怀人之作,有云:

万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

飞流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望月怀远

前诗写庐山瀑布,通篇生动有气势,可谓清思健笔。“似”、“闻”及“共氤氲”数字,为望中瀑布传神写照,似无他字可换,故谭元春说“瀑布诗,此是绝唱矣”(《唐诗归》)。后诗写望月怀远之思。首联“共”字用得好,自然引出对“情人”的思念,而表达思念之情却从“情人”对自己的“相思”说来(杜甫《月夜》写法与此同)。下写自己相思难禁的种种情事,说月说人而语调凄婉,故前人说此诗“是五律中《离骚》”(姚鼐辑《五七言今体诗钞》)。

盛唐早期诗人很多,创作成就卓著的,还有王翰、王湾等。

王翰(生卒年不详),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于睿宗景云元年(710)登进士第后,曾两举制科。开元九年(721)张说为相,以翰为秘书正字,擢拜通事舍人,迁驾部员外郎。开元十四(726)年张说罢相,出翰为汝州长史,改仙州别驾,后因事贬道州司马。今存诗十四首,其中《古蛾眉怨》、《飞燕篇》等,明显受到齐、梁宫体诗风的影响。充满豪壮之气的,是用七绝、七古形式写的边塞诗。像《凉州词》二首、《饮马长城窟行》等,皆是。如《凉州词》其一云: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小诗意味隽永,气格俱胜。诗的前二句写出征人战前一个特有的生活场面:欲饮美酒而军乐催人出征。三、四句系诗人替征人设想之词,以豪迈、旷达的语言表现沉痛而又含蓄的感情,透露出将士们反对穷兵黩武的心理状态。作者的倾向性亦暗寓其中。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中进士第,开元初年(713)为荥阳主簿,曾参与编撰《群书四部录》,后为洛阳尉。今存诗十一首。唐人殷璠《河岳英灵集》选王湾诗八首,且评其诗谓“游吴中作《江南意》诗云‘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已来少有此句。张燕公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江南意》即《次北固山下》,全诗为: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本写诗人岁暮船停北固山下的乡思之愁,“海日”二句自有慨叹久久羁留外地而难以归乡之意。但其写诗人睹景悟时之变,却又境界壮阔,令人生想。诗写长江下游,残夜尚未消退,红日却从水天相接处“生”出,江边景物已带春意,春天如同一个快步急行的青年闯入残冬季节。从诗的形象还可以领悟到一个道理:光明已在残夜出现,春天正在驱赶冬天;黑暗即将过去,希望已快到来。这样的诗有一股催人向上的力量,正反映出盛唐时代诗人们的精神面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