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北历史经济文化形态:探析森林文化与发展

东北历史经济文化形态:探析森林文化与发展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阎崇年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近年对东北的历史经济文化形态进行了新的定义,提出“森林文化”一说。这一提法很有新意,对东北的历史研究和现实发展都很有启发。阎老讲到,求真求理,史法自然,是他治史的旨趣。所以,东北自古就具有森林文化优势,只是随着不断地开发和近代农耕面积的扩大,森林面积有所减少,森林文化的影响有所减弱,但仍然占据相当的比重,与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并存。

东北历史经济文化形态:探析森林文化与发展

阎崇年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近年对东北的历史经济文化形态进行了新的定义,提出“森林文化”一说。这一提法很有新意,对东北的历史研究和现实发展都很有启发。阎老讲到,求真求理,史法自然,是他治史的旨趣。他坚持两点:说别人没有说过的义理,用别人没有用过的史料。正是秉持这样一个治学原则,他撰写了《森林文化之千年变局》一文。

对东北文化的称谓,约定俗成的有关东文化、关外文化、长白文化和白山黑水文化等,也有从民族学、文化史学等角度,概括为牧猎文化、渔猎文化或游牧文化等。这些提法,各有道理,也各有优长,但均没有突出东北民族的森林文化生存环境及其历史文化内涵。阎老因为研究满学、清史,多次亲身踏察长白山和东北各地,随着认识的加深,遂将东北地域文化总称概括为“森林文化”,并由此在史学领域第一次推衍出中华五种经济文化类型—中原农耕文化、西北草原文化、东北森林文化、西部高原文化和东部暨南部沿海及其岛屿海洋文化,而且首次在史学领域论述了森林文化的定义、特征、演变及其作用,并论述其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3000多年历史演进中分合、盛衰的变局,阐述了森林文化与中华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中原农耕文化、西北草原文化的存在与意义,学界早已取得共识。

至于东北森林文化,相对而言,过去史料少、踏察少、研讨少、著述少、关注也少。阎老提出,森林文化在中国暨东北亚空间上是客观存在的,其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范围,都影响着中华历史发展,影响着东亚历史格局,也影响着历史进程。

古代东北民族的生存环境,森林莽莽,树海无际。其早期居民,面朝河流,背靠山林生活资源为渔猎所获。衣服,以兽皮或鱼皮缝制;食物,吃兽肉、鱼肉或野果;居住,以桦木和桦树皮为主要建筑材料。朝贡的物产,有人参、貂皮、明珠等;生产生活以采集、捕鱼和狩猎为主。总之,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东北森林民族。(www.xing528.com)

在研究中,阎崇年也提出满洲文化具有“满—蒙—汉”三元特征,正因如此,才使其能应付来自蒙古草原文化和汉族农耕文化的两种挑战,兼容蒙古之犷武雄风和汉族之文化气韵。另外,他还提出“三个千年”之说,中国有文字记载的3000多年历史进行了三次文化大交融——第一个1000年主要是农耕文化内部的交融;第二个1000年主要是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的交融;第三个1000年主要是森林文化入主中原。农耕文化与森林文化、草原文化、高原文化大交融,开出中华文化之花,结出中华文明之果。3000多年历史变局的实质是由变而合,由合而大,最终统合为大中华文化,生生不息,骙骙健行。三个千年变局所形成统一多民族的持久稳固的中华文化共同体,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所以,东北自古就具有森林文化优势,只是随着不断地开发和近代农耕面积的扩大,森林面积有所减少,森林文化的影响有所减弱,但仍然占据相当的比重,与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并存。东北的森林文化优势突出,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在当代的经济文化发展上,东北也应该充分发挥森林文化的优长。

我曾听家里的老人们说起,以前,“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场景,就在生活中真的发生过,还有耳熟能详的“东北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等,都说明了吉林和东北居民所处的森林环境及其地域,具有优良的生态。

我在吉林省的东部山区工作过,长白山周边的地区森林覆盖率都非常高。其中白山市的森林覆盖率为83.2%,很多县份都达到90%以上,就整个吉林省来说,森林覆盖率也达到了44.1%,在全国也是排名靠前的。吉林省和海南省是国家最早批准的生态省,近年来,吉林省委省政府对这方面工作非常重视,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我们在打生态牌,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也应该深入地挖掘历史内涵,明确自己的资源优势,彰显独有的文化特色,促进经济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