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湖北省文化形态的拓展与传媒文化发展

湖北省文化形态的拓展与传媒文化发展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荆楚区域还发展了几种新的文化形态或文化发展模式。在革命文化的影响下,湖北省近现代文化显得更加丰富,活力四射。荆楚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巨大的文化市场、庞大的文化创作主体,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的传媒文化发展迅速,目前已经走在全国的前列,为文化强省建设奠定了基础。

湖北省文化形态的拓展与传媒文化发展

荆楚文化圈的文化种类非常丰富,主要包括炎帝神农文化、秦汉三国文化、清江巴土文化、名山古寺文化、长江三峡文化、江城武汉文化、现代革命文化等文化形态[12]。近年来,荆楚区域还发展了几种新的文化形态或文化发展模式。

1.现代革命文化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打响了中国现代革命的第一枪,激起了巨大的反封建浪潮,一举摧毁了中国最后的封建王朝,开启了新的革命时期。此后,董必武陈潭秋等革命家高举无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在武汉建立了若干共产主义小组。1927年,毛泽东同志在武昌创办中央农民讲习所,瞿秋白李立三、恽代英、彭湃方志敏、李汉俊、李达等革命前辈分别到农民讲习所授课,宣传革命思想,产生积极的影响。第一次国内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毛泽东同志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重要思想。此后,鄂豫皖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八路军办事处、新四军司令部的建立,使荆楚地区革命文化氛围更加浓厚。黄麻地区起义、武汉革命保卫战中原突围以及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等重要的革命活动均与荆楚地区有关。在革命文化的影响下,湖北省近现代文化显得更加丰富,活力四射。以辛亥革命为标杆的现代革命文化注定成为荆楚区域文化发展中重要的节点,丰富了荆楚文化的内涵。荆楚地区的现代革命文化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时间跨度长,从董必武在武汉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开始,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荆楚地区党的活动和党的武装斗争延绵不断。二是文化影响大,荆楚地区不仅是全国最早建立党组织的地区,而且在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中,13名正式代表中有5位来自荆楚地区;抗战时期,荆楚地区是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成为解放战争战略胜利的决定性转折点。三是文化资源质量高。荆楚地区中有1个副省级城市(武汉)、12个地级市州(黄冈鄂州荆州、十堰、黄石、恩施孝感、宜昌、咸宁、襄樊、荆门随州)、3个直管市(潜江、天门、仙桃)都有现代革命文化的资源。在国务院公布的130多处现代革命文化文物保护单位中,荆楚地区占13个,达到了10%,在中宣部公布的170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当中,荆楚地区有9个,到达了5.3%。可以说,荆楚地区是中国共产党的发源地之一、是人民武装的发源地之一、是人民军队的诞生地之一,曾经是重要的革命根据地,它既是革命命运转折的策源地,又是培养新中国治国治军人才的重要基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贡献了2位国家主席、28为省委书记、235位开国将军、80万英雄儿女的宝贵生命。

2.现代传媒文化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只有想方设法占据传媒文化的制高点,才意味着掌握了文化发展与传播的主动权。近年来,荆楚地区传媒产业扩大规模,加强数字产品的开发,途径一是改善过去单一的传统传媒形式,途径二是将当代各种媒体进行深层次的整合,通过构建信息之间相互共享和交流的途径,有效提升信息化时代荆楚地区传媒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积极进行体制的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市场格局。荆楚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巨大的文化市场、庞大的文化创作主体,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的传媒文化发展迅速,目前已经走在全国的前列,为文化强省建设奠定了基础。近年来,湖北省传媒发展规模、广告经营额等收入年均增长率超过了20%,传媒产业保持健康发展状态。近年来,湖北省的广告增长率、受众规模、传媒内容销售等指标在全国排名靠前,基本处于10名以内,属于优势指标[13]。湖北省的报刊出版产业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优势,既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又有较大的增长空间。2012年,湖北省出版图书14 256种,比2011年增长28.18%,图书总印张比2011年增加4.05%;杂志和报纸出版种数与上年持平,杂志总印张比2011年增加16.24%,报纸总印张比2011年增加4.68%[14]。《知音》《特别关注》《楚天都市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等报刊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力,有的报刊甚至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尽管传统的报纸、广播和电视媒体面临新媒体的冲击,但是有线电视、电视和广播广告发展趋势较好,增长率超过15%。报纸和期刊的发展遇到了较大困难,但是,近年来,湖北的报纸和期刊正在尝试转型发展,如果在今后的几年里能找到很好的发展方向并稳定下来,对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来说是利好的消息。比如,荆楚地区的传统文化根基是在探讨传媒产业文化时需要认真考虑的一个因素,比如在规划荆楚文化圈未来发展方向时,应充分考虑将本区域内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入到传媒创作之中,这样既能有效宣传荆楚地区的区域文化,也能充实信息化时代传媒产业的作品,增加其历史厚重感。(www.xing528.com)

3.新兴动漫产业

走民族风格和时代特点相结合的原创之路的动漫游戏产业是湖北省近年来发展势头较快的产业。目前,该产业已经步入全国“第一梯队”。江通动画、知音漫客、海豚传媒等代表企业全国知名,其中江通动画推出的国内首部历史纪实动画电影《民的1911》,凭借其在制作手法、题材立意、历史真实等方面的创新,把中国风写实的美术风格充分体现出来,展现了不同于日韩动漫、欧美动漫的民族特色。

湖北省政府非常重视新兴动漫产业,在政策上和资金上给予较大的支持。2009年,湖北省专门出台《关于推动全省动漫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规定从2009年开始,连续3年拨出专项资金支持动漫产业的发展,每年支出2000万元。2011年,湖北省动漫产业年产值达到26.8亿元,同比增长67.5%。2012年,湖北省对33家动漫企业所申报的59个项目予以资助,共计支持金额1980万元。上述措施大大提高了动漫企业的积极性,为动漫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十二五”期间荆楚地区实现动漫企业310家、原创动画片年生产能力3万分钟、湖北省全省动漫年产值100亿元的发展目标,动漫产业已经成为湖北省的支柱产业。尤其是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已经形成规模经济,该区已建成了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目前,其创意产业如动漫游戏、设计服务、软件与服务外包等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2015年,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动漫游戏产业聚集相关企业251家,动画年生产量达到50 000分钟,已经成为湖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龙头区域。湖北省近年来更加鼓励动漫企业以本省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依托,通过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漫形象和动漫品牌,来增强荆楚文化产业中动漫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荆楚地区丰富的本土文化中的历史题材浩如烟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为动漫创作提供了无尽的创作源泉。《知音漫客》作为月发行量全国第一、世界第三的漫画期刊,致力于发展本土原创动漫,已经建立了与日韩、欧美相异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动漫语言体系、市场体系和理论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