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蓝色光标上市,让您轻松使用!

蓝色光标上市,让您轻松使用!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后记蓝色光标上市后的发展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截至2014年年底,在A股市场还只有蓝色光标一家公关营销公司上市,资本市场给它的价格也高得惊人,市盈率长期维持在七八十倍。不过,蓝色光标管理层是较早地意识到高价上市公司的价值的公司,而且将此价值发挥到了极致。因此,最后一个约束条件对于蓝色光标也并不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

蓝色光标上市,让您轻松使用!

最近,一位做公关的朋友(姑且称他为小王吧)告诉我一个故事,他们新到岗的媒介被外地的发稿公司给骗了,但是却被媒介经理看出来了。要讲这个故事先得介绍一点公关行业的背景,因为中国的媒体资源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广州这样的城市,所以公关公司也集中在这些大城市,尤其以北京居多。但是客户也有在其他城市的少量公关需求,而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的公关公司(一般规模也很小)不可能因此直接去那些二、三线城市开设办公室,因此二、三线城市就有一些公司专门负责为大城市的公关公司提供本地媒体的发稿服务。小王说他们一个汽车客户要在山东某市报纸发一些公关稿,媒介就让当地的一家发稿公司处理,事情进展得很顺利,对方将样报也寄过来了,但是媒介经理看到样报时突然想起这家报纸周二没有汽车版,但客户的稿件恰恰就发在周二。于是媒介经理就上该报纸的网站查找这篇文章,不出他的意料,确实找不到客户的这篇文章。但为什么会有样报呢?原来发稿公司为应付需求,自己印了非常少量的样报,专门提供给公关公司。小王告诉我,更有甚者,曾经有一家长沙的媒体已经停刊一年多,但是,当地的发稿公司仍然自己印制少量的、专门给公关公司看的报纸,用该报的名义不断地提供发稿服务。这些小伎俩对于老公关当然很难蒙混过关,但对于新手就是另一回事了。

作为投资者,不可能熟悉各行各业的情况,我们应该保持一个谦虚的心态,谨慎地看待每一个投资标的。每一次投资时,都应当确保自己看得懂,否则就成了投机了,这便是能力圈的限制。芒格——巴菲特的搭档说:“如果你拥有了能力,你就知道你的边界,如果你不了解你的边界,那你就并不拥有能力。”你知道自己拥有什么能力吗?据说,本土最大的公关公司——蓝色光标也要在创业板上市了,如果你投资它,你就要真正了解中国的公关行业,并且真正能够洞悉这个行业的变化。

本人在媒体行业工作了多年,也曾一度进入实业,后又回归媒体行业。在实业工作的那几年,一个明显的变化是我获得的外界信息少了很多,之前,每天世界各地发生的新闻我都知道,可是那几年,我家“领导”总是能比我知道更多的资讯。与此同时,我当然也对所从事的实体行业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这一段经历大大拓展了我的能力圈,虽然是以损失对媒体行业最新进展的了解为代价,但这些代价在我回归之后也很快就重新获得和掌握了。

很多投资者不敢投资自己熟悉的行业,反而在那些不熟悉的行业下了大的赌注。越熟越不敢投资,其实并没有错,因为你对风险看得更清楚,所以才不敢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不熟悉的行业投资就是正确的,因为后者只属于无知者无畏的范畴罢了。

后记

蓝色光标上市后的发展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公司2010年2月26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首日收盘时市值为32亿元,到2013年12月31日,公司市值增长为241亿元,在不到4年时间里,市值增长了6.5倍。同期,公司的收入也从2009年的3.7亿元增至2013年的35.8亿元,公司的净利润则从2009年的4845万元增至2013年的4.4亿元。

作为一家传统的公关广告公司,能取得如此炫目的业绩确实令人惊叹。我们都清楚,传统行业不太可能像高科技行业一样依赖某个创新的业务实现高速的增长,蓝色光标也不能例外,它的高速增长主要来于收购。事实上,蓝色光标的管理层也确实创造出了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即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给公司的高溢价优势,去收购业务相关的公司——主要是广告和营销公司。截至2014年年底,在A股市场还只有蓝色光标一家公关营销公司上市,资本市场给它的价格也高得惊人,市盈率长期维持在七八十倍。不过,蓝色光标管理层是较早地意识到高价上市公司的价值的公司,而且将此价值发挥到了极致。我们不得不钦佩蓝色光标管理层敏锐的商业嗅觉。(www.xing528.com)

问题是,如果资本市场一直给蓝色光标这么高的估值,同时又不允许新的营销公关公司上市,那么蓝色光标这种创新的商业模式岂不是要把所有有点价值的营销公司都收归旗下了吗?或者说,作为投资者,我们要问一问,蓝色光标这种商业模式的约束条件有哪些?我的答案有三点:首先,当然还是市场的估值水平,如果市场估值水平降低到市盈率20倍以下,那这种商业模式就不再奏效;其次,收购整合的风险。如果说收购来的公司的利润不仅没有增长还出现大幅下滑,那反过来就会影响到估值水平。当然,过去几年蓝色光标的收购整合工作做得还是非常出色的,公司并购时采取很多在中国资本市场还算比较创新的激励手段,截至目前,收购整合还没有出现大的问题,当然,这并不表明今后不会遇到问题;第三,管理层股份稀释到无法成为控股股东。事实上,公司五位创始人(也是一致行动人)的股份已经降到法律上认可的控股股东之下了,但是,管理层针对这个问题又想出了一个创新的安排,即让某机构投资者将其手中的投票权授予管理层。从西方历史比较长的大型公司的情况看,管理层多数都不是大股东,但管理层仍然拥有非常大的自由决策权,甚至在多数情况下,管理层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因此,最后一个约束条件对于蓝色光标也并不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

总之,虽然蓝色光标的快速崛起有赖于A股市场所提供的特殊条件,但我们也要承认其管理层杰出的商业能力。可惜对这种杰出商业能力的判断并不容易,本人十几年前就与蓝色光标的管理层有一些接触,但实在无法想象他们能将一家公关营销公司做到超过240亿元的市值。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就可以撬动地球。”蓝色光标管理层确实找到了自己的支点和杠杆!

2015年5月6日 星期三

上证综指:4229.27跌1.62%

恒生指数:27640.91跌0.4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