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永胜县边屯文化,历久弥新!

永胜县边屯文化,历久弥新!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显然,这不是打造中国永胜边屯文化品牌的初衷。而永胜县委县政府至今为止为边屯文化所做的一切,都有声有色、扎扎实实,富远见、具高度,从而也前景无限。边屯文化研究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应用价值。以上所述,尽出祈愿永胜县边屯文化重光之心,不妥之处,还望永胜耆老宿儒及同仁们见谅。最后,祝永胜边屯文化事业越走越宽广。

永胜县边屯文化,历久弥新!

从云南省政府回到京城一年有余,虽然与故乡关山复难越,相隔近万里,但秦正业先生却一直为我传来有关中国永胜边屯文化的信息:先是《边屯文化》创刊,并连连刊发近十期;接着是举行博物馆竣工典礼;后来是举行笔会活动,以及系统考察有关文化遗产;现今又开始编辑出版“边屯文化探幽”丛刊、且先行推出“理论研究卷”“发展探索卷”。其气如长虹、一发而不可收,在丽江市,乃至云南省的文化建设中“譬如积薪,后来者居上”,展现出勃勃生机及永胜文化强县建设的生命力,极大地提振了各族人民的自识力、自尊心、自豪感。

在我看来,永胜县在建设文化强县中打“边屯旗”是找准了方向、认对了目标、把握住了关键。从而,它人心所向,从省委书记、省长到基层干部均支持之,由汉族群众到少数民族兄弟皆参与之,自专家学者到贩夫走卒都欢欣鼓舞。这正应了一句古语:“得道多助。”这个“道”是慎终追远、承上启下之道,是以精神重建带动物质创造之道,是抓住灵魂推进“四位一体文明”之道。它将使永胜各族人民产生向心力、具有凝聚点、获得推进器。

目前,在基本完成结构框架布局之后,中国永胜边屯文化博物馆正处在升级阶段:一是增设边屯文化研究院;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三是强化学术理论的研究;四是加大与市内、省内有关单位、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五是探索将它与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旅游、产业相结合的道路。这是明智之举,也是令博物馆持续永守、不断发展丰富,直至成为在全国同类博物馆中具影响力之善举。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地调整思路、增强能力、完善举措,如果失去及时提升自己的机会、动力、智慧,永胜边屯文化事业就会不可避免地重蹈许多文化行为或有头无尾,或名过其实,或无名无实的覆辙,令形式主义猖獗,使干部、群众心寒,使文化贬值,教人们对文化事业振兴与文化产业发展失望。显然,这不是打造中国永胜边屯文化品牌的初衷。永胜拒绝这样的折腾!边屯儿女的后代拒绝这样的荒唐!而永胜县委县政府至今为止为边屯文化所做的一切,都有声有色、扎扎实实,富远见、具高度,从而也前景无限。

边屯文化研究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应用价值。理论研究是应用研究的前提,应用则是理论的归宿。“边屯文化探幽”丛刊正是以此为价值取向的一个学术平台,它将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持续地而不是间歇地、成规模地而不是碎片化地逐步探讨以永胜边屯文化为基础的中国边屯文化之内涵、价值、特点、意义,逐步确立其主体论、本体论、结构论、功能论、价值论、方法论、阶段论,最终为建设中国边屯文化学做出理论与实践贡献。这无疑十分正确且意义重大。

仅就作为这套丛刊两块基石的“理论研究卷”与“发展探索卷”而言,它涉及边屯文化中的历史探检、物名考据、民族关系、民俗生活田野考察、产业开发、宗教信仰、学校教育、博物馆建设、遗产保护、政策研究。其内容宏富,成果丰硕,尤其是“毛氏渊源专题”与“他留旅游专题”“博物馆专题”之研究已成一定规模、已具相当声势;关于秦至汉、元、明边屯史及其与永胜边屯文化关系之探讨已有相当深度,关于边屯文化进课堂的设想很有创意,符合通过乡土知识教育作文化遗产原产地保护及教育传承的原则:有关永胜边屯文化在云南,乃至中国文化格局中的作用、地位之论堪称宏声。尤其可贵的是,在这支本土学术队伍中,既有官员又有学者,既有基层文化工作者又有大专院校专家,既有人文社会科学领军人物又有文学艺术领域精英,既有汉族同仁又有少数民族同胞,显示出极大的包容力与极强的实力,有望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与具体实践中,众志成城、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和谐创新,共襄美丽中国之梦想,同享太平盛世之风华,重光边屯文化之辉煌,让历史为现实而助推,令现实使历史更精彩。

我对永胜县下一阶段边屯文化工作所要共勉的是:

(1)以博物馆为载体,全面展示永胜纵向的历史文化与横向的生活文化,并以边屯文化作为其核心;

(2)以边屯文化研究会为纽带,组织联合全省,乃至全国各地的学术力量,举行各种层次水平的学术活动,如会议、论坛等,强化边屯文化的“文化”性;

(3)以边屯文化研究院为基地,不断培养有关管理、开发、理论、创作人才,使边屯文化事业有充足的人才储备;(www.xing528.com)

(4)配合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四下寻根,并与祖根地有关省、市、区(县)建立各种合作关系,引进各种项目、资金,有利于永胜的全面发展及软实力提升;

(5)在做实狭义边屯文化的基础上做广义边屯文化,从边政学、移民学、国防学、民族学各个角度扩展其内存,丰富其内涵;

(6)不断开发与边屯文化相关的文化、艺术、旅游活动项目,使之变成活着的、生命的文化,而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感情、抽象的概念;

(7)在央视、央报、央刊、央网系列性地组织对博物馆的深度报道、宣传,扩散其影响力、增强其吸引力

(8)在省内外组织有关展览会及展销会,实物展示其风采,多管齐下行销其品牌。

以上所述,尽出祈愿永胜县边屯文化重光之心,不妥之处,还望永胜耆老宿儒及同仁们见谅。

最后,祝永胜边屯文化事业越走越宽广。

2013年4月13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