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永胜边屯文化:聚集、润泽、文心滇云

永胜边屯文化:聚集、润泽、文心滇云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永胜边屯文化源流边屯文化,也可称之为屯边文化。边屯文化中的“屯”之本义为“聚集”。这三点在永胜边屯文化中都有大量的实例可以证明。在文化上,云南省目前正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建设民族文化强省。

永胜边屯文化:聚集、润泽、文心滇云

永胜边屯文化源流

边屯文化,也可称之为屯边文化。“边屯”或“屯边”指的是“屯居边地”。而有关它的一切文化形态、文化积淀,都是“边屯文化”,或称“屯边文化”。边屯文化中的“屯”之本义为“聚集”。边屯就是一部分社会群体为了一定的目的,通过一定组织形式聚集、驻扎在边地、边疆地区。应该说,边屯的历史相当久远,自从人类社会有了社会组织,尤其是较大的社会共同体,就产生了社会共同体间的领域分野,并产生互相间的联系与冲突,从而产生了确保各自领域的自然资源、社会利益、人民生命安全之需要,随之产生了守边、屯边、戍边行为及其文化。但是,作为一种成熟的制度,它在我国最终完善于春秋战国时期,并于斯开始有军屯、民屯、商屯之分。随着中国版图的不断盈缩,边屯的范围也在不断调整之中。

云南于战国末期就有庄?入滇,计有数万楚国将士军屯滇中,并变服从俗,建立滇国。自秦汉以降,特别是两汉以来,中央王朝先后在云南建置郡县,使云南的边屯持续不断。至元、明时期,达到高峰,“洪武调卫”更是使之登峰造极。今天,云南各地尚残存的大量卫、所、屯、铺、关、营地名及会馆,都是当初边屯的遗迹。明王朝在云南的边屯始于30万人的军屯,后又陆续有二百多万民屯、商屯不断跟进,最终改变了明初以前云南人口构成中“夷多汉少”的局面,实现了“汉多夷少”的新格局,确保了明王朝西南边陲的安定,并仍对今日的云南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文化发挥着特殊的稳定作用。

永胜的边屯正是明初“洪武调卫”的产物,而且属于军屯。它的目的是“实边”“镇守”,经受新生的明王朝政权所受到的土著政治势力的挑战。于是,澜沧卫成了他们“七分耕种、三分操兵”的新据点、新家园。在永胜境内,汉族边屯移民大多来自吴、越、楚地区,尤其以江西、安徽、江苏、湖南、湖北、浙江等省者居多。其中,毛氏祖先之一的毛太华便来自江西吉水,其祖上为浙江江山毛氏,与蒋介石原配夫人毛福梅同宗。如果再往前追溯,可远及毛弘、毛苌,乃至毛遂,始祖为周文王第七子毛公伯,因封于现今山西故地毛公国而称其姓氏。

除了政治的、军事的意义外,这些屯边者进入云南还具有极重要的文化意义。具体为:(1)他们大多为男性单身赴边,故而多以“夷娘汉老子”的方式与当地“夷女”结婚繁衍后代,造成血缘大融合,其后代历经数代,乃至十数代的多种族反复通婚而产生了“新云南人”,奠定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认同与文化趋同基础;(2)他们带来了内地的先进文化、先进技术,通过兴修水利、改善交通、开垦荒地、兴办儒学、建造寺宇、开设集市等方式,促进了云南边疆的文明开化、技术进步、经济繁荣、人才辈出,不断应验着“五百年后云贵胜江南”的预言,使云南日益成为祖国西南的首善之区;(3)他们与土著居民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继承了始自170万年前的滇云文化传统,并不断赋予其新的精神,与红土高原上氐羌系、百越系、百濮系、苗瑶系各民族一道,共同孕育了包容、和谐、进取的滇云文化精神,共同构建起多元一体的滇云文化格局,共同铸成了谦卑、忠厚、亲和、灵慧的滇云民族性格。这三点在永胜边屯文化中都有大量的实例可以证明。例如,毛泽东的第17代先祖毛太华于明初从军,从十夫长擢升为百夫长,后来屯军澜沧卫,即现今的永胜。他在当地娶夷女王氏为妻,先后生下毛清一、毛清二、毛清三、毛清四。后来,毛太华因军功内迁受封湖南湘乡绯紫桥,后又移至湘潭七都九甲,并在其后迁居韶山。关于“夷女”王氏,既可能是纳西族,也可能是彝族傈僳族白族,但绝不可能是前几年所推断的拉祜族。因为在元末明初,永胜是丽江路军民总管府(又称茶罕章军民总管府)所辖之地,属木氏先祖阿氏统治范围,并有大量麽些夷分布。麽些夷即现今纳西族先民。那里至今仍有三万多纳西族居住,莨莪、期纳等亦均系纳西语地名。此外,那时的永胜建有顺州,顺州之居民以纳西、傈僳先民为主,所谓“顺州”当是“挲州”,所谓“顺民”当指“挲民”。至于她与彝族的关系,乃是在永胜毛家湾相邻处至今还生活着大量已经汉化的彝族后裔。他们在当地拥有很大势力,在山地与汉族大致交错而居。就在其附近,至今遗存有“他留坟”。所谓“他留”,又称“塔鲁”“螳螂”,为历史上彝族先民支系之称谓,东汉时就曾于滇东、滇中一带建螳螂县,云南玉溪、昆明楚雄曲靖东川等地至今遗留有不少与之相关之地名、河流名、山岳名,以及有关故事、传说、史迹。并且,丽江市玉龙县太安乡“螳螂坝”,至今还生活有被纳西化的一支彝族支系“螳螂人”。至于说王氏有可能是白族,乃是因为邻近澜沧卫的北胜州之土司为由汉族同化而成的焚人高氏,其境内居民还有部分焚人,亦即现今的白族先民。焚人自唐以来深受汉文化影响,故而屯军澜沧卫之汉族将士优先娶焚人女子并非不可能。澜沧卫实与现今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毫无关系,该县得名于1914年,是以其处澜沧江畔而称之。

总之,驻屯永胜的汉族来源多元,不仅有湖南、湖北、江西、四川、江苏、浙江根脉,而且以湖南籍居多。其文化分别以湖湘、荆楚、巴蜀、吴越等文化为源头,并在600多年来的历史岁月里既互相交流,也或多或少受到纳西、彝、白、傈僳等土著文化的影响,并最终融合成了独具特色的永胜边屯文化,分别表现在语言、服饰、家谱建筑、村落、民俗饮食、生产、文艺等多个方面。其内容宏富、精彩纷呈,值得认真挖掘、系统整理、深刻认识、充分利用、弘扬光大,切不可熟视无睹、见惯不怪、缺乏自识。既要“重祀,夏配天,不忘旧器”,同时还要“周虽旧邦,命在维新”。

保护利用永胜边屯文化之意义

永胜边屯文化是丽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云南汉文化的重要一翼,并在我国边政学、民族学民俗学、移民学、军事史学上占有一席之地,对它进行科学保护与有效利用,具有文化、社会、学术、产业等方面的意义。

在文化上,云南省目前正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建设民族文化强省。这个“民族”既包括25个少数民族,当然也包括汉族在内。也就是说:“民族文化”是一个完整的“云南文化”大概念。之所以称之为“民族文化”而不是泛称“云南文化”,只是为了突出云南占47%的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的特色,而不意味着占53%的汉文化不重要。其实,云南汉族虽然源于内地各省,但其所创造的文化仍有大量亮点,如近代的滇越铁路陆军讲武堂、西南联大、滇西抗战、重九起义等,袁嘉谷、熊庆来、李根源、唐继尧英雄儿女如是,五尺道、大小爨碑、定南中、设郡县等贡献颇多,庄?、汉武帝诸葛亮等丰功伟绩遗泽垂远;中古时期的辉煌表现为元明以来,尤其是明代伊始的建卫所、开儒学、兴农桑、设关隘、实边徼,以及王景常、汪藏海、兰茂、杨升庵、孙髯翁、杨一清等风流人物的出现。无疑,它们是云南“民族文化板块”中的“汉文化单元”,具有与各少数民族文化同等的价值。正如没有少数民族文化的云南文化是“残缺的云南文化”一样,不包括汉文化在内的云南文化也是“不完整的云南文化”。因此,对以永胜边屯文化为代表的云南边屯文化的保护、弘扬,有利于强化云南文化的整体性、完整性。

就社会意义而言,永胜边屯文化是一种屯边守疆、维护统一的爱国主义文化与夷汉融合、民族团结的和谐文化。无论就当初的国防需要还是从现今的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和谐与社会进步而言,它都是丰厚的遗产,具有可资继承的价值。可以肯定地说,云南自入中国版图以来,始终是牢固的金瓯,各民族一向友好相处,并内向中原,一直把忠君爱国、维护统一视为生命线,盖为边屯文化浸润之结果。加大对它的宣传利用,有助于增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强化国家认同、尊重多元文化,有助于永胜人民增强文化自尊心与自豪感,激活文化创造力与自觉性,与纳西、彝、白、傈僳、普米等各民族一道建设文明、富裕、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和谐丽江。另外,丽江市全力打造纳西文化品牌、促进丽江旅游业发展,导致古城与泸沽湖畔人满为患,亟须开辟新旅游地及旅游项目,以减少对玉龙县、古城区的压力及冲击。对永胜边屯文化、他留文化及宁蒗彝族文化的开发利用已迫在眉睫。我们坚信,边屯文化的保护性开发,必将使丽江的旅游结构更加合理、旅游产品更加丰富。

永胜边屯文化对于正在建设中的“丽江学”,特别是“丽江文化学”也意义巨大。长期以来,丽江文化研究聚集于个别民族及个别区域文化。其中,对纳西族及其支系摩梭人之文化,对原丽江县及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拉伯文化的关注一直是热点。这与原丽江县及纳西族拥有独特的文化资源与一支具有民族自识力的学者队伍有极大的关系。如今,30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积累表明,丽江市一区四县各族人民只有启动全域各民族文化力量,从更高的层次做更全面、更宏观、更综合的“丽江学”,尤其是“丽江文化学”建设,丽江的发展才有更大的凝聚力、更强的支撑力,从而有更大的体系、更好的品质、更广阔的前途、更光明的未来。也就是说,“丽江文化学”包括古城文化学、玉龙文化学、永胜文化学、华坪文化学、宁蒗文化学,或丽江纳西学、丽江汉学、丽江彝学、丽江白学、丽江傈僳学、丽江普米学,或是丽江东巴文化学、永胜他留学、永胜边屯文化学、宁蒗摩梭文化学、宁蒗毕摩文化学、宁蒗韩归文化学……它们还可以包括丽江生产、生活、制度、语言、艺术、宗教、经济、文学、民俗等各种领域与学科的分支学科。

永胜边屯文化的产业意义首先取决于它是一笔丰富的产业资源,尤其是旅游产业资源。一般来讲,永胜一直是个农业县,堪称丽江市的米粮仓。但是,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的今天,永胜正面临着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型为工业社会及都市文明,乃至后现代文明的严峻挑战。在此过程中,将农业转变为现代产业固然是其不二的选择,发展水电、水果与螺旋藻种植、养殖、加工等也是一种产业发展的方向,但作为积淀600多年的边屯文化,更是未来永胜文化产业建设的重要资源。永胜固然没有古城区、玉龙县、宁蒗县那样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积淀,但其边屯文化只要开发利用得当,也能转化成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资源,为当地的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怎样才能将边屯文化遗产转化为产业资源?我以为,当前它应主要与旅游业相结合,使之成为永胜旅游产业的灵魂与支撑,并与其他产业适当链接,以形成产业聚集,而不能满足于简单的赏心悦目。一定要利用好全云南,乃至全中国的边屯文化资源及市场,不能仅仅局限于永胜与丽江。目前,云南的文化产业建设呈现出规模小则形不成产业,规模大则无力实施的尴尬状况。我们已经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当我们辛辛苦苦地建成多种产业之后,它们便顺理成章地成了别人的一个部分。这主要源于我们缺少宏观规划、战略眼光。我们一些具有战略性的大创意又因缺少投资能力、经营能力、技术能力而往往难以落实,造成“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的被动。在永胜边屯文化建设中,一定要克服这两个极端,做到尽量从长、从高、从远、从大规划入手,但又留有余地、从局部入手、分层次递进,既拿得起又放得下;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既有远期目标又有现实举措。

永胜边屯文化的保护内涵

保护永胜边屯文化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其任务十分繁重,需要大量的人才、技术、资金投入,并且历时长久,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必须做长期作战、积小胜为大胜的准备。那种企图立竿见影、立即产生效益的想法是缺乏根据的,那种无所作为、消极懈怠、漠视遗产的现象更是可悲的。鉴于目前永胜县对边屯文化投资能力有限的现实,有关保护必须做长期安排、总体规划,同时从项目入手、切实推进。否则,做小了不足以形成效益,做大了无实力加以支撑。而这正是云南,乃至全国在文化产业开发中经常遇到的困惑。(www.xing528.com)

在我看来,永胜边屯文化保护应该包括以下这些内容:

第一,对永胜全境进行一次地毯式的文物普查。它们涉及村落分布、地名、祠堂、家谱、方言、民俗、工艺技术、民间文艺、生产方式、宗教信仰、学校教育、关塘哨所等各个方面的遗产。应对此做实物收集、照片拍摄、录音录像、图表绘制、数据统计,以摸清基本情况、盘点基本资源、确定保护方案,并建立档案、建设数据库与资料馆。

第二,建立永胜边屯文化博物馆。将经过整理、提炼的永胜边屯物质文化遗产、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专题加以展示。其形式除传统实物、文字、图表、模型外,还要利用现代声、光、电及数字技术,做到文本展示与参与、体验、感受相结合;动态展示与静态展示相结合;将展示与学术活动相结合;将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做好保护、传承、利用、繁荣工作。

第三,建立永胜边屯文化生态园。这个生态园应以毛家湾为核心,将澜沧卫旧址、他留文化、清水古镇、观音寺、程海等有机地连为一体,并将三川火腿、绿A螺旋藻、红A螺旋藻与之整合在一起,打造永胜传统文化与绿色产业、旅游产业融会贯通的文化产业,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把永胜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推向新高潮。

第四,举行边屯文化艺术节。以永胜边屯文化为中心,将全中国边屯文化资源集聚在一起,形象化地张扬边屯文化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团结传统,并以此为基础做音乐、舞蹈、绘画、书法、摄影、影视创作、图书出版之深度开发。

第五,举办边屯文化学术论坛,将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移民文化学术力量聚集在一起,大力阐述移民文化、边屯文化的历史意义、现实价值,从理论上回答移民文化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原因,以及对云南,乃至中国、全人类所具有的价值,进一步倡导对世界和谐、人类进步所具有的意义。

第六,进一步揭示夷汉文化交融在永胜边屯文化中的丰富内涵,阐释滇云文化、丽江文化、永胜文化的重要意义,促进丽江市汉、纳西、白、傈僳、彝族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社会进步。

第七,加强与永胜边屯先祖地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四川、重庆等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合作,建一批兄弟姐妹城市,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第八,建设边屯文化主题公园,建造赛典赤、傅友德、蓝玉、沐英、林则徐、毛太华等的塑像,举办“边屯军民入滇节”等文化活动,歌颂先祖之功德,倡导开拓进取之精神。

第九,开发边屯文化产业项目,对工艺、餐饮、花卉、传统文艺等文化加以开发,使之有载体、有灵魂、有效益,把民族文化强省与云南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做实、做深、做精。

第十,开发边屯文化产品,设计好旅游专线,做好边屯文化点、线、面结合的产业群建设,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项目,寓教于乐,寓文化于产业。

第十一,做好边屯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充分推动纳西文化、彝文化、傈僳文化、普米文化、白文化资源与边屯文化的良性互动,实现整体发展。

2010年11月4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