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交通史话:魏晋南北朝的道路交通

中国交通史话:魏晋南北朝的道路交通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动乱、大分裂时期,时间长达360年,对道路交通的发展阻碍较大。其间,唯一值得称道者,是各区域统治者出于政治、军事、经济斗争的需要,也围绕自己的统治中心,略有局部的道路交通开拓。建安九年,曹操又设置邺城为陪都,很快建成邺许大道。三是“邺彭大道”。四是“邺上通道”。〔1114〕由此可见,“卢龙道”是喜峰口与柳城之间的交通要道,因北出卢龙塞而得名,行程约300公里。十是“陇关道”。

中国交通史话:魏晋南北朝的道路交通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动乱、大分裂时期,时间长达360年,对道路交通的发展阻碍较大。其间,唯一值得称道者,是各区域统治者出于政治军事经济斗争的需要,也围绕自己的统治中心,略有局部的道路交通开拓。

一是“邺许大道”。建安元年(196年)九月,曹操迎请汉献帝迁都许昌(河南许昌市魏都区),促使许昌县迅速发展成为大都市。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又设置邺城(河北邯郸市临漳县菜营乡邺镇村)为陪都,很快建成邺许大道。邺许大道从邺城南下,经过安阳(河南安阳市殷都区)、黎阳(河南鹤壁市浚县)、白马(河南安阳市滑县留固镇)、乌巢(河南新乡市延津县东南面)、阳武(河南河南新乡市原阳县)、官渡(郑州市中牟县官渡镇)、陈留(河南开封市开封县陈留镇)、鄢陵(河南许昌市鄢陵县),直到许昌,行程约400公里。

二是“邺洛大道”。邺洛大道从邺城南下,经过安阳、荡阴(河南安阳市汤阴县)、朝歌(河南鹤壁市淇县朝歌镇)、汲县(河南新乡市卫辉市)、获嘉(河南新乡市获嘉县)、怀县(河南焦作市武陟县)、温县(河南焦作市温县)、河阳(河南焦作市孟州市),然后横渡黄河,经过孟津洛阳市孟津县会盟镇),直到洛阳(洛阳市老城区),行程约500公里。

三是“邺彭大道”。邺彭大道从邺城东向,经过元城(河北邯郸市大名县)、乐昌(河南濮阳市南乐县)、顿丘(河南濮阳市清丰县)、濮阳(河南濮阳市华龙区)、定陶(山东菏泽市定陶县)、兖州(山东济宁市金乡县),直到彭城(江苏徐州市铜山区),行程约700公里。

四是“邺上通道”。邺上通道从邺城北上,经过武城(河北邯郸市磁县讲武城)、临水(河北邯郸市磁县)、九龙口(河北邯郸市磁县路村营乡)、毛城(河北邯郸市涉县辽城乡),由釜口河谷(滏阳河谷)进入山西,经过路邑(山西长治市黎城县)、潞邑(山西长治市潞城市),直到上党(山西长治市郊区),行程约250公里。

五是“邺广大道”。邺广大道从邺城北上,经过临水(河北邯郸市磁县)、邯郸(河北邯郸市邯山区)、曲梁(河北邯郸市永年县广府城)、信都(河北邢台市桥东区)、中丘(河北邢台市内丘县)、房子(石家庄市高邑县)、元氏(石家庄市元氏县)、正定(石家庄市长安区高营镇东古城)、新市(石家庄市新乐市)、卢奴(河北保定市定州市)、望都(河北保定市望都县)、遂城(保定市徐水县遂城镇)、范阳(河北保定市定兴县)、武阳(河北保定市易县)、涿郡(河北保定市涿州市),直到广阳郡(北京市宣武区),行程约800公里。

六是“邺历大道”。邺历大道从邺城东北向,经过斥丘(河北邯郸市成安县)、列人(河北邯郸市肥乡县)、巨鹿(河北邢台市平乡县)、清河(河北邢台市清河县)、平原(山东德州市平原县)、祝阿(山东德州市齐河县小周镇),直到历城(济南市历城区),行程约400公里。

七是“洛许大道”。洛许大道从洛阳东向,出辕关(洛阳市偃师市府店镇境内),经过崇高(郑州市登封市)、阳城(郑州市登封市告成镇)、阳翟(河南许昌市禹州市鸿畅镇),直到许昌,行程约250公里。

八是“洛寿大道”。洛寿大道从洛阳东向,经过偃师(洛阳市偃师市)、巩县(郑州市巩义市)、荥阳(郑州市荥阳市)、管城(郑州市管城区)、浚仪(河南开封市城区)、雍丘(河南开封市杞县)、商丘(商丘市睢阳区)、谯县(安徽亳州市谯城区)、汝阴(安徽阜阳市颍泉区)、慎城(安徽阜阳市颍上县),直到寿春(安徽六安市寿县),行程约900公里。

九是“卢龙道”。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开辟“卢龙道”东征乌桓,突袭攻占柳城(辽宁朝阳市朝阳县柳城镇),一举解除后顾之患。《三国志》记载:“夏五月,至无终(天津市蓟县)。秋七月,大水,傍海道不通,(署司空户曹掾)田畴请为乡(向)导,公从之。引军出卢龙塞(喜峰口),塞外道绝不通,乃堑山堙(yīn)谷五百余里,经白檀(河北承德市滦平县),历平冈(辽宁朝阳市凌源市),涉鲜卑庭(辽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县),东指柳城。”〔1114〕由此可见,“卢龙道”是喜峰口与柳城之间的交通要道,因北出卢龙塞而得名,行程约300公里。

十是“陇关道”。三国鼎立之时,诸葛亮曾经六出祁山北伐秦陇,迫使曹魏加强陇关道的建设,陇关道从长安西向,经过咸阳(陕西咸阳市渭城区)、槐里(陕西咸阳市兴平市)、武功(陕西咸阳市武功县)、雍城(陕西宝鸡市凤翔县)、隃麋(陕西宝鸡市千阳县)、汧县(陕西宝鸡市陇县),出陇关(大震关),经过清水(甘肃天水市清水县)、上邽(甘肃天水市秦城区)、襄武(甘肃定西市陇西县)、狄道(甘肃定西市临洮县),直到枹罕(甘肃临夏州临夏市),行程约800公里。

十一是“吴许大道”。吴许大道是东吴与曹魏之间的主要交通干线,从吴郡(苏州市吴中区)北上,经过无锡(江苏无锡市城区)、延陵(常州市城区)、云阳(江苏镇江市丹阳市云阳镇)、京口(江苏镇江市京口区),到广陵郡(江苏扬州市广陵区)之后,转而西向到丹阳郡(南京市建邺区),然后继续北上,经过九江郡(安徽六安市寿县)、彭城郡(江苏徐州市铜山区)、临睢(河南商丘市永城市)、睢阳(河南商丘市睢阳区),直到许都(河南许昌市魏都区),行程约1 100公里。

十二是“丹蜀干线”。丹蜀干线是东吴通往蜀汉的交通干线,从丹阳郡(南京市建邺区)沿长江西进,经过鸠兹(安徽芜湖市弋江区)、铜官(安徽铜陵市铜陵县)、柴桑(江西九江市浔阳区)、武昌郡(湖北鄂州市鄂城区)、江夏郡(武汉市江夏区)、沙阳(湖北咸宁市嘉鱼县)、荆州(湖北荆州市荆州区)、西陵郡(湖北宜昌市西陵区)、巫县(重庆市巫山县)、巴东郡(重庆市奉节县)、朐(qú)忍(重庆市云阳县)、南浦(重庆市万州区)、临江(重庆市忠县)、平都(重庆市丰都县)、巴郡(重庆市渝中区)、江阳郡(四川泸州市江阳区),直到僰县(四川宜宾市翠屏区);然后沿岷江北上,经过南安(四川乐山市市中区)、武阳(四川眉山市彭山县江口镇)、江原(成都市崇州市)、都安(成都市都江堰市),然后转入锦江(府河、南河的合称,亦称“府南河”),直到蜀郡(成都市城区),行程约2 600公里。(www.xing528.com)

十三是“剑阁栈道”。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假借帮助益州牧刘璋之名率军入川。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收降马超后,利用马超的骑兵夺取成都,自称益州牧。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为确保四川盆地与汉中盆地之间的道路交通,刘备特意分设梓潼郡(四川绵阳市梓潼县),命名将霍峻出任梓潼太守。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首次北伐深入岐山(陕西宝鸡市岐山县),因后勤运输困难,结果兵败街亭。随后诸葛亮修复金牛道、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同时开辟白水关(四川广元市青川县营盘乡五里垭)到成都之间约200公里的驿道,并修筑“剑阁栈道”。剑阁栈道位于四川广元市朝天区朝天镇的嘉陵江东岸,其南段称为“明月峡栈道”,其北段称为“清风峡栈道”,行程约15公里,因沿途古柏森森,又称为“翠云廊”。剑阁栈道的南面就是“剑门关(四川广元市剑阁县剑门关镇)”,号称“天下雄关”,1982年,剑阁栈道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十四是“孔明鸟道”。建兴三年(225年)春,诸葛亮为稳定后方,亲自率军1.5万余人南征云南,“五月渡泸(金沙江),深入不毛”〔1115〕,沿途整修汉武帝开拓的“牦牛道”。相传当年诸葛亮南征途中,曾沿途刻立石人,记录里程,从临邛(成都市邛崃市)南下,经过汉嘉(四川雅安市名山县)、严道(四川雅安市荥经县),直到牦牛(四川雅安市汉源县),行程约300公里,被称为“孔明鸟道”。此后,诸葛亮起用张嶷出任越巂太守,推行民族和睦政策,“开通旧道,千里肃清,复古亭驿”〔1116〕,保障了道路畅通,维护了战略大后方的政治稳定。

十五是“西方大道”。太康三年(282年),晋武帝司马炎命弘农太守梁柳整修“北山故道”,恢复河南与陕西的交通干道,称为“西方大道”。西方大道从西晋都城洛阳(洛阳市老城区)西向,经过新安(洛阳市新安县)、渑池(河南三门峡市渑池县)、陕县(河南三门峡市陕县)、曹阳(河南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弘农(河南三门峡市灵宝市)、湖县(河南三门峡市灵宝市故县镇)、潼关(陕西渭南市潼关县)、华阴(陕西渭南市华阴市)、郑县(陕西渭南市华县)、渭南(陕西渭南市临渭区故市镇)、新丰(西安市临潼区新丰镇)、霸陵(西安市灞桥区),直到长安(西安市未央区),行程约500公里。

十六是“北方大道”。晋代的北方大道从晋都洛阳北上,由孟津渡黄河,经过轵(zhǐ)城(河南济源市轵城镇)、长平(山西晋城市高平市)、上党郡(山西长治市郊区)、潞县(山西长治市潞城市)、襄垣(山西长治市襄垣县)、铜鞮(dī)(山西晋中市沁县)、涅县(晋中市榆社县)、太谷(山西晋中市太谷县)、梗阳(太原市清徐县),直到太原郡(太原市晋源区),行程约700公里。

十七是“南方大道”。晋代的南方大道,基本上是沿用春秋战国时期的“秦楚孔道”,从西晋都城洛阳南下,经过宜阳(洛阳市宜阳县韩城镇)、陆浑(洛阳市嵩县)、雉县(河南南阳市南召县)、南阳郡(河南南阳市宛城区)、新野(河南南阳市新野县)、襄阳郡(湖北襄阳市襄阳区)、宜城(湖北襄阳市宜城市)、编县(湖北荆门市东宝区)、南郡(湖北荆州市荆州区纪南镇)、江安(湖北荆州市公安县),并继续延伸到江陵(湖北荆州市江陵县),行程约800公里。

十八是“东方大道”。晋代的东方大道从晋都洛阳东向,经过偃师(洛阳市偃师市)、巩县(郑州市巩义市),东出虎牢关(郑州市荥阳市汜水镇),然后从官渡(郑州市中牟县官渡镇)北渡黄河,经过延津(河南新乡市延津县)、白马(河南安阳市滑县)、濮阳(河南濮阳市华龙区)、寿张(山东泰安市东平县)、博县(山东泰安市新泰市东都镇)、临淄(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北海(山东潍坊市寒亭区)、掖县(山东烟台市莱州市),直到芝罘(fú)(山东烟台市芝罘区),行程约1 400公里。

十九是“居延道”。居延道从长安(西安市未央区)北上,沿“秦直道”穿越鄂尔多斯高原北上到五原郡(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麻池镇),然后穿越巴丹吉林沙漠,西向出居延塞(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河沿线),直到伊吾卢(新疆哈密地区哈密市),行程约2 800公里。

二十是“青海路”。青海路也称“吐谷(yù)浑路”或“河南路”,是东晋时期的西北交通干线。青海路从蜀郡(成都市城区)西北向,经过龙涸(四川阿坝州松潘县)、玛柯(甘肃甘南州玛曲县)、溑(suǒ)乃亥(青海黄南州泽库县)、河关(青海黄南州尖扎县)、西平郡(西宁市城中区)、临羌(西宁市湟源县)、三角城(青海海北州海晏县)、乙弗(青海海北州刚察县),然后沿柴达木盆地北部西进,直到婼(ruò)羌(新疆巴音郭楞州若羌县),行程约3 100公里。

【注释】

〔1114〕见陈寿《三国志》第1卷第29页《武帝纪》。

〔1115〕见陈寿《三国志》第35卷第920页《诸葛亮传》。

〔1116〕见陈寿《三国志》第43卷第1053页《张嶷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