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画山水教学:以树为主的创作实践

中国画山水教学:以树为主的创作实践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以树为主角的山水画,就是以树为主,表现多种树木的各自风采是主要的一环。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色彩是属于从属位置的,是依附在笔墨表面上的,基本上没有独立的表现地位。

中国画山水教学:以树为主的创作实践

七、以树为主的山水画创作(俯视 图62)

img142

图62

中国的山水画艺术中,其表现形式很多,有以石为主的山水画、有以树为主的山水画、有以亭台楼阁为主的山水画,当然最多的是将这些元素综合起来进行创作,不过这里面还是有一个主次的要求。这幅作品的创作,由于山石还没开始教学,所以主要是以各种不同种类的树木组合而成。这是一幅运用俯视手法进行表现的既有情趣又有气势的山水画,要求初学者在此过程中,寻找曾经学习过的表现技巧。

1.以树为主角的山水画,就是以树为主,表现多种树木的各自风采是主要的一环。先在整幅画面的右下角起笔,把以前学过的画树和组合树的方法表现出来。这是一个斜叠式的带有进深的布局画树法,先画一棵用以线条为主的松树,摆一个横刀立马的姿势,引出画面的其他角色,接着在这散乱的松叶后面,排出一长条以横向椭圆形符号组成的浓墨块面。这种以面衬托线,使画面角色一出场就有一个惊人的亮相。而后再以细线条为主的树叶衬托在横向椭圆形符号的后面,用这种面衬点、团衬线的方法反复呈现,一个斜塔式的树丛就这样巧妙地画成了。(图62-1)

img143

图62-1

2.将纵向斜塔式的树丛继续延伸,发展成一个斜向的树林,这种带有进深的树林完成后,就要考虑如何将这森林的趋势引向画中,作者很巧妙地运用形象化的飞龙造型,解决了这个问题,即在前面画好的森林后面,横着飞进一条用排列式组树画成的龙,威风凛凛,好像是呼啸而过的感觉,使整个画面顿时活了起来。为迎合这种动感,在画面的左下角,用老辣的笔墨,涂抹出两位手舞足蹈的老仙翁,好像是在欢迎飞龙的到来,这种一唱一和的呼应,使整幅画面顿然生动活泼、意韵飘然。(图62-2)

img144(www.xing528.com)

图62-2

3.用老仙翁的舞姿作树体枝干,这老树的姿态肯定是优美的,这是拟人画树的绝妙之处,去除了一般画树笔挺的呆板味。在这舞动的树干上,用散笔点引的画叶方法,将这枯树干变成犹如擎天柱似的柏树,这棵带着美妙的水墨韵味和干笔纹理的老树,泰然自若地来到了画面的最前沿,好像在向读者问好。在老柏树的后面,同样用对比的反衬法,将一层层的森林表现出来,同时将远处的朦胧的山形依稀表现出来。最后根据树形和树根的现有墨迹,仔细描绘森林中间飞流瀑布的潺潺的溪水,使画面声像俱生,妙不可言,整个情境,美不胜收。(图62-3)

img145

图62-3

4.在完成整个画面的笔墨部分后,就要进入色彩的渲染了。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色彩是属于从属位置的,是依附在笔墨表面上的,基本上没有独立的表现地位。当然,这是中国画独特的表现形式所决定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纯粹的薄画法已发展成薄和厚两种画法,所谓厚画法就是用比较厚的矿物质颜料覆盖在笔墨上的一种重彩方法。在这幅画中用淡的花青色轻轻地渲染在树叶边和远山脚以及树根处淡墨边,使之衬出轻柔的薄雾和白云。而厚画法则用三青三绿色厚厚地点厾在墨色比较深的树叶上,使之在树叶浓密处去掉一些黑气,画面在这多重的对比中愈加生动活泼,更具动感和韵味。(图62-4)

img146

图62-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