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知音文化:代代相传,渴望与追求的力量

知音文化:代代相传,渴望与追求的力量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不妨从知音文化的源头开始梳理,看看这种文化是怎么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抒发的依旧是知音难觅的感慨。直接就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慕之情。这就是知音文化的传承文脉。但是,正是在知音文化的熏陶中,我们才知道,中国人尊重知音、渴望知音、追求知音;我们才知道,跟我们有着同样感慨、同样追求的,一直有人在,代代有人在。这就是一种文化自觉,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知音文化:代代相传,渴望与追求的力量

其实,知音文化从诞生起就代代相传,绵延不绝。我们不妨从知音文化的源头开始梳理,看看这种文化是怎么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最早记载伯牙和锺子期故事的,是战国初期的《列子·汤问》:

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锺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最后一句,“吾于何逃声哉?”是个反问句,什么意思?就是无论我弹什么你都听得懂,这不是知音又是什么?这是最早的出典,时间是战国初期。然后就是我们今天读到的这个文本,战国末期《吕氏春秋》中的记载——“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人来值得我为他弹琴了,只有他真正理解我,正所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知音文化继续流传。汉朝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中这样写道:“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唱歌的人辛苦一点没什么,让我感伤的是能够听懂我歌声的人实在太少。

继续往下,东晋陶渊明的《咏贫士其一》也做这样的慨叹:“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假如没有知音,我悲什么?我悲都没有人理解,没有人懂啊!言下之意,如果没有知音,我连悲伤的资格都没有。

到了南北朝,鲍照在《月下登楼连句》中写道:“漱玉延幽性,攀桂藉知音。”攀桂,这有点俗啊,我想拿功名也要有人懂我呀。

继续往下传,唐朝大诗人李白在《赠从弟宣州长史昭》中写道:“知音不易得,抚剑增感慨。”像李白这样的人,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看起来似乎很豁达、很洒脱,其实,他的内心也有渴求。渴求什么?当然是知音。

再往下,宋朝欧阳修在《玉楼春》中写道:“未知何处有知音,常为此情留此恨。”这个恨是遗憾,不知道知音在哪里,这可能是他人生最大的遗憾。(www.xing528.com)

到了元朝王冕在《客边其二》中写道:“知音无处问,冷落七弦琴。”知音不在,弹琴给谁听呢?抒发的依旧是知音难觅的感慨。

继续传,到了明朝,朱妙端的《落梅》这样写道:“可怜不遇知音赏,零落残香对野人。”没有知音来欣赏,梅花落了也是白落呀。

清朝的余鸿在《黄海杂兴》中写道:“钟子难逢谁识我,高山流水慕知音。”直接就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慕之情。

近代秋瑾,鉴湖女侠,在自己的《剑歌》里写道:“一匣深藏不露锋,知音落落世难逢。”在没有遇到知音之前,我的才华深藏不露。露了也是白露,谁来赏识我呢?

现代作家华而实为电影《知音》写过一首歌,歌名就叫《知音》,讲的是蔡锷小凤仙爱情故事。歌中这样写道:“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我觉得,这两句歌词可以囊括前面所有的人对知音的感慨。

这就是知音文化的传承文脉。从战国初的《列子》开始,到战国末的《吕氏春秋》,到汉乐府,到晋陶渊明,到南北朝鲍照,到唐朝李白,到宋朝欧阳修,到元代王冕,到明代,近代,现代……知音文脉有没有断过?没有。为什么没有断?因为,这是我们这个民族共同的精神追求,这是在中国文化滋养下形成的一种集体人格。

学者王辉、李军曾经说过:“只有将个体置于历史、文化、民族、国家的整合当中,才有其价值,也才不会冷漠、孤独。”虽然每个人都在慨叹知音难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但是,正是在知音文化的熏陶中,我们才知道,中国人尊重知音、渴望知音、追求知音;我们才知道,跟我们有着同样感慨、同样追求的,一直有人在,代代有人在。于是,我们才不会因此感到真正孤独、真正冷漠、真正绝望。这就是一种文化自觉,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