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族教育研究领域的重大问题及解决方法

民族教育研究领域的重大问题及解决方法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国之社会科学固然有其历史传统和时代特色,但说到底,主要是对一国之社会“重大问题”的认识和应对,民族教育研究作为一个专门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当然不能没有自己的“重大问题”。从这个判断我们可以解读出民族教育研究领域的重大问题是究竟该如何认识和应对民族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差距较大这一问题。这是民族教育研究领域的重大问题。

民族教育研究领域的重大问题及解决方法

“重大问题”,在中国的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中,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而且在国家主义、精英主义和功利主义等多重思想的混合规制下,它已经成为衡量社会科学的从业者的“身价”和劳动成果的“行价”的基本判准。尽管有许多拥有人文情怀和反思精神的专家学者批评指出“重大问题”研究业已造成了学术及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并且导致了知识(再)生产中的投机心理和学术不端等不良后果,同时他们为“非重大问题”的“重大”学术及社会价值积极辩护,但是在分工细密、崇尚竞争的当代学术界,已经很难想象一个富有竞争力的专业学术领域竟没有自己的“重大问题”。

我们知道,民族教育问题是随着现代民族主义思想的流布和民族国家构建实践的展开而产生的,因此,中国的民族教育问题也该有百余年的历史了,而且中国的民族教育研究已经拥有两段较为辉煌的学术史,即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兴起的“边疆教育与国家构建”为研究主题的学术史和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之后的“民族教育与现代化建设”为研究主题的学术史。按常理推演,民族教育研究也该有自己的“重大问题”才对,但是实际上恰恰是这个关键问题没有得到专家学者应有关注和深入思考。

一国之社会科学固然有其历史传统和时代特色,但说到底,主要是对一国之社会“重大问题”的认识和应对,民族教育研究作为一个专门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当然不能没有自己的“重大问题”。那么,民族教育研究领域的“重大问题”是什么呢?遍寻民族教育研究领域汗牛充栋的文献资料,不见对其的专门论述。但是,如果我们用心阅读民族教育政策文本,倒是能获得一些灵感和启示。

新中国成立至今,已经召开了6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前后发布的国家政策文件常常成为指导和解读一个时期国家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文本”。2015年8月18日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在北京召开之前的8月11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发布。《决定》在开篇概括民族教育事业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后转而指出:“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民族教育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特殊困难和突出问题,整体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仍然较大。”从这个判断我们可以解读出民族教育研究领域的重大问题是究竟该如何认识和应对民族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差距较大这一问题。换言之,为什么民族教育整体发展滞后?这是民族教育研究领域的重大问题。当然我们也毋庸讳言,这个问题是站在主流社会立场上提出的问题。(www.xing528.com)

民族教育研究的支柱性学科是教育人类学。回顾英语世界教育人类学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它始终紧紧围绕其核心(特色)研究主题,即少数族群学业成就的归因分析展开知识积累、理论构建及学科建设。中国的教育人类学与民族教育研究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相互构建,甚至可以说是“相依为命”的历史传统,教育人类学应该紧紧抓住民族教育研究的核心主题,即民族教育发展与变迁的归因分析来展开知识积累、理论构建及学科建设。这样一来,作为学术学科的教育人类学可以通过对中国教育的真问题的研究而获得富有特色的长足发展,而作为学术领域的民族教育研究也可以通过对其“重大问题”的破解而持续获得存在与发展的合法性,甚至可以不断提升其在国家社会诸领域和社会科学诸领域中的位阶。

(载《中国民族教育》,2016年第1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