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般生产价格与个别生产价格的矛盾与超额利润的影响

一般生产价格与个别生产价格的矛盾与超额利润的影响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是调节某一特殊产业部门产品的市场价格变动的中准。个别生产价格与一般生产价格的差别是超额利润产生的经济基础。商品价格由一般生产价格来决定和调节,使同一部门内那些个别生产价格大小不同的商品生产者获得不同的利润量。

一般生产价格与个别生产价格的矛盾与超额利润的影响

如前所述,生产价格乃是在部门间的竞争中形成的。它是调节某一特殊产业部门产品的市场价格变动的中准。马克思说:“这实际上是市场生产价格,是那种和它的各种变动相区别的平均市场价格。”[135]这个生产价格是由该部门在平均条件下为生产这一个商品平均耗费的成本价格所决定的,即部门平均成本价格+一般利润率。但是部门内生产这一特定商品的有许许多多资本家,他们的总资本量、生产条件、组织管理与经营水平都不一样,因而个别成本有高有低,作为个别的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的个别生产价格也就有差别。具体地说,除了在平均条件下进行生产的企业的个别生产价格等同于一般生产价格而外,那些在平均条件以上的企业,由于具有低位的成本价格,从而有低位的个别生产价格,而那些在平均条件以下从事生产的企业,则具有高位的成本价格和高位的个别生产价格。由于同一部门内个别企业条件与劳动生产率实际上存在许多差别,上述高位、低位的个别生产价格还将表现为更多的具体的级差。

个别生产价格与一般生产价格的差别是超额利润产生的经济基础。商品价格由一般生产价格来决定和调节,使同一部门内那些个别生产价格大小不同的商品生产者获得不同的利润量。对于在平均条件以上从事生产的企业来说,由于个别成本低于平均成本,它会实现一个超出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其数量等同于平均成本价格与个别成本价格之差);对于在平均条件以下从事生产的企业来说,由于个别成本高于平均成本,它会有低于平均利润的一个不足利润额(其数量等同于平均成本价格与个别成本价格之差)。马克思正是基于商品按生产价格出售的市场机制所包含的个别生产价格与一般生产价格的差别,论述了超额利润的产生,指出了“这种超额利润,也就等于这个处于有利地位的生产者的个别生产价格和这整个生产部门的一般的、社会的、调节市场的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136]

马克思对超额利润的分析与阐述,是结合工业领域农业领域的具体条件和市场竞争状况来进行的,对工业领域的超额利润的分析,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在工业生产领域中,由于前资本主义的所有制形式被更彻底地消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得更为成熟,因而工业生产领域的超额利润的产生及其发展变化体现了超额利润运动的一般规律。如我们在上面已经指出,那些有机构成较低,从而可变资本比重大、雇用工人多的部门,尽管商品价值包含有一个超过生产价格的余额,但是也不能改变生产价格的水平,部门间的竞争与生产价格形成的市场机制排除了把这个余额归这个产业部门所有和将它转化为超额利润的可能性。在工业领域内,超额利润不可能是部门超额利润,只是企业超额利润,正常的超额利润来源于部门内个别企业的个别生产价格与一般生产价格的差额,和个别企业较高的个别生产力,从而个别生产价格与一般生产价格的差额的产生,主要来自“采用新的、改良的、超过平均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方法”[137],即采用了先进的物质技术条件与先进的生产方法,劳动的分工与协作,科学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状况,等等。总之,超额利润的产生,主要的是由于科学技术生产力或社会结合劳动的生产力的运用。而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这种社会生产力要素不是某一个别企业家所能垄断或者至少是不能长久加以垄断的。工业领域内的较完全的竞争与资本的自由转移,使上述社会生产力的要素成为资本共同的生产力,而不能成为个别企业的特殊生产力。因此,正如马克思说:“在这里,超额利润来源于资本本身(包括它所推动的劳动):或者是所用资本的量的差别,或者是这种资本的更适当的应用。本来没有什么事情会妨碍同一生产部门按同样的方式使用一切资本。相反地,资本之间的竞争,使这种差别越来越趋于平衡。”[138]工业内部的这种情况,使那些因为有效地利用了这些要素的企业的较高的个别生产力不具有垄断的性质,在同一部门内的竞争(包括部门之间的竞争)中,随着资本向这一领域中的自由投入和自由转移,那些生产条件差的企业,由于会获得较先进的机器设备和改善经营管理,从而使它的个别生产力提高到先进企业的水平。这样也就决定了在工业中,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别,从而超额利润总是会不断产生、不断消失、又重新产生。不过,它不是注定在某一个企业中产生,而是时而产生于这一企业,时而又产生于另一些企业。这种情况表明只存在个别企业超额利润,而不存在超额利润的部门垄断,即部门超额利润。马克思说:“所以,资本的趋势是,只容许这样的超额利润,这种超额利润,在一切情况下都不是由商品的价值和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产生的,而是由调节市场的一般生产价格和与它相区别的个别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产生的;所以超额利润不是产生在两个不同生产部门之间,而是产生在每个生产部门之内……”[139](www.xing528.com)

工业领域内的超额利润,不同于平均利润,是带有经常的变易性的附加利润。平均利润是各个产业部门的剩余价值的平均化,它的量是由社会各产业部门实际的剩余价值量的总和所规定的,而在一定的时期内,在各个产业部门的状况未发生重大变化时,平均利润率、从而一定总资本所得到的平均利润量是带有稳定性的,是一个常数。超额利润是决定于企业个别生产力的状况,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企业个别生产力是一个活跃的与经常变化的要素,在激烈的竞争中,在对最大的超额利润的追逐中,每个个别资本都是不断地通过改进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与经营管理条件,去最大限度地提高个别生产力和降低个别生产价格,实现尽可能多的超额利润。这样,超额利润就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企业个别生产力提高和超过社会平均生产力的状况而膨胀,从而是一个变量。我们看见资本主义经济中,在既定的平均利润率下,却会有个别企业的高低不一的超额利润率(超额利润与预付总资本之比)。在平均利润率不变的情况下,个别资本家正是借助这个可变的超额利润率才实现了以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的。超额利润作为一个变量,对个别企业来说,它还是一个会缩小与消失的量。这是由于部门内部的追逐超额利润的竞争,促使那些生产条件差的落后企业,逐步地向先进企业看齐,从而使多数企业的个别生产价格下降到原先的先进企业的低位个别生产价格的水平,这样,就出现了部门内部个别企业的超额利润的普遍化。由于部门内的竞争是与部门间的竞争相交织的,如果部门内竞争的结果使这个产业部门的商品的原先的生产价格普遍地包含有一个超额利润,就会引起部门之间的竞争,并终于使这个部门的生产价格下降到只能保证平均利润的更低的水准。这样这个部门的多数企业的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使它们所享有的超额利润归于消失。当然,部门内部的竞争又会进一步促使企业的技术进步与经营完善,从而使个别生产力发生新的分化,那些有较高个别生产力的个别资本又会获得一个超额利润,但是部门内的竞争在使个别企业的较高生产力在部门内普遍化的基础上,终究又会把个别的超额利润普遍化。而与此同时并行的部门之间的竞争又将使社会生产价格发生又一次新的调整,即下降到较低水平和使这个部门内普遍化的超额利润归于消失。可见,作为变量的个别超额利润,不仅表现在它的增长的可能性上,而且表现在它的消失的必然性上,在重新调整后的社会生产价格水平下,超额利润的消失,正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