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哑谜索茶叶
宋代名僧佛印禅师,系浮梁福港人士,一生好茶,他与大文豪苏东坡交往甚深,这两个人不仅以文章诗词唱和,还经常戏谑。有一回天色阴沉,虽未下雨,但有阵阵凉风。苏东坡突然想起一事,便派小童到佛印处取一件东西,并吩咐他要头戴一顶草帽,脚穿一双木屐,再到寺中去。小童按东坡说的装扮一番,去到佛印寺中,向佛印面前一站说:“大师父,家主派我来取一样物件。”佛印问:“所取何物?”小童说:“家主未明言,只说大师父见了我就全知道的。”佛印一听,知道是东坡在打哑谜,他看看天,没出太阳,又看看小童,头戴草帽,脚踏木屐,略一沉吟,便哈哈大笑起来。说:“你家这位学士真有趣,亏他也想得出来,好!好!”随即到屋内取出一包东西交与小童带回。小童回来后把东西交给东坡,东坡打开一看,见老友果然猜中了自己的哑谜,便也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原来东坡的哑谜是:小童头戴草帽,仍是草字,中间则是个人,下穿木屐,给起来就是个“茶”字,而小童取来的正是一包茶叶。
佛印与东坡斗茶
佛印,浮梁人,得道高僧,喜文爱茶,与大文豪苏东坡既是文友又是茶友。苏东坡的才华,想必每个人都知道,并且他认为自己的才华无人能及。可是,自从碰到了得道高僧佛印后,苏东坡就有了技不如人的感觉。因为他每次和佛印“斗法”都不能占上风。
有一天,苏东坡在寺庙里和佛印一起品茶,他忽然看到茶杯中出现了自己的影子。于是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指着茶杯说:“大师,你从我杯中的倒影里,看到了什么?”佛印微笑着说:“我看到了佛祖。”苏东坡兴奋地说:“大师,你知道我从你茶杯的倒影中看到了什么吗?”佛印说:“你看到了什么?”苏东坡得意地说:“我看到一坨粪。”佛印仍然微笑不语地看着苏东坡。
苏东坡回到家中,就向苏小妹炫耀起这件事情来。“你不知道,我这次赚足了面子,赢得他哑口无言。”苏小妹听完这个事情的始末后,皱着眉头对他说:“哥,这次你又输了。因为他心中有佛,所以他看茶杯里的影子是佛;而你心中有粪,所以你看茶杯里的影子就是粪。”
万成隆茶号振兴记
程始生(口述)温古(整理)
茶乡浮梁,自清代中后期始制红茶,销往上海洋行,转销欧洲各国。清末民初,境内东北乡茶号林立,有两百号之多,其中有不少著名的茶号,除获得巴拿马万国食品博览会(公元1915年)金牌的严台天祥茶号外,兴田的万成隆茶号,也是一个佼佼者。
兴田万成隆茶号,是该村程氏在清中期咸丰年间创办的,至抗日战争爆发,经济萧条时中止,历时近80年,经过5位主事(老板),他们或父子相传,或兄弟交接,是个典型的家庭型茶号,最后的主事人,名叫程达权。
万成隆茶号注重声誉,刻意抓茶叶质量。茶叶生产季节,专门从铅山县河口镇请来制茶技师,全盛时有30余名技师专门做茶。毛茶制成后,又雇请本地的妹子、媳妇等眼明手快的妇女来拣茶(分级),由于茶叶品相好,内在质量也好,很受洋行商人的垂青,故而生意红火,茶号的规模也逐渐扩大,不仅和当地茶农建立了良好的产销关系,也在上海的洋行中有着较好的信誉。
辛亥革命以后,经营了多年的万成隆茶号主事程金保,觉得茶叶生意不好做了,茶号开始在衰微,利润上不去,心里很是着急,想改行经营。这年大年三十,吃过年夜饭之后,程金保对弟弟程友山说:“这几年茶叶生意不顺,只是保本微利,一家老小的生活开支,要挖老底,我想,明年让你来主事,如有好转,茶号接着开,否则我们就改行。”程友山也知道这几年茶叶生意不景气,他安慰兄长说,生意场上的起落是很正常的事情,便再三推辞,仍要兄长主事。但程金保执意要“让贤”,程友山不便推辞,只得答应试试。
程金保见弟弟答应了,便出屋到长辈们家去问安去了。程友山留在厅堂守岁。一会,他的妻子从房间里走出来,告诉他有两只白鼠在衣橱内追逐打闹得正欢,叫他进去看看。他随妻子走进房间,打开衣橱的门,果然看见两只白鼠,从底层向上层追逐。他没有惊动它们,只是轻轻地把衣橱门关好后,又回到厅堂,喝茶、抽水烟、守岁。他想,我家又没饲养过白鼠,这白鼠是从何而来的呢?他转而又想:老鼠,我们称它为“财神”,那白老鼠肯定是“洋财神”了。洋财神进屋,发财发福。莫非我万成隆茶号,明年要发洋财了?这时,程金保探望长辈后回到家中。程友山便把家中有小白鼠的情况告诉了他,他听了也很兴奋说:“也许真是件好事,财神爷光顾我们万成隆了!”(www.xing528.com)
花朝日一过,程友山便准备行装,告别家人,至上海一个有好多年宾主关系的商行里去“写票”,(即订立合约,领取预付定金)可是,那家商行的总监并不认识他,尽管他讲了自己是万成隆茶号新的主事,那总监还是没有同意写票。初次出师遇阻,程友山没有办法,只得到另外一家商行,写票之后,便匆匆回家。
到家的第三天上午,程友山正和程金保坐在厅堂谋划茶叶收购及请茶师来做茶事宜。门外突然响起一阵强烈的爆竹声,兄弟二人不知阿事,连忙走到大门口一看,硝烟尚未散尽,硝烟中,只见那上海商行的老板和二位随行人员,站在门口的台阶上焦急地等待。程金保认得商行老板,连忙拱手抱拳说:“不知大老板光临寒舍,有失远迎,恳请见谅。”那商行老板连忙回礼:“程老板,我是专程从上海追踪新主事而来,想必这位便是新主事吧?”他与程友山双手紧握后说:“在上海多有失敬,我按照你们当地的习俗,燃放爆竹赔礼…”程氏兄弟忙说:“老板您不辞辛劳,千里迢迢来到敝地,先进屋说话。”说着,一左一右把商行老板搀进家门。
茶礼过后,商行老板说:“那天,我刚好有点事情,回行时,我没发现有宝号写票的记载,就问总监,万成隆茶号怎么到现在还没有来写票?”总监说:来是来了,而是一位新主事,我对他不熟,就没有贸然写给他。我一听当时就说,你坏了商行的大事,我行与万成隆茶号有多年的宾主之谊,怎么能随便断了往来呢?所以,为了我们今后进一步的合作,我特意从上海赶了过来。程氏兄弟听了甚是感动,程友山说:“也是怪我一时性急,如若能在上海多待几天,等你回行也就不会发生这种事了。不过,我已到别的商行写了票,看来你我的宾主,只有待后再续了。”商行老扳听了连忙说:“你们不用担心,那家商行我去协调,你所领取的定金,我负责归还,并按照协议,我负责赔偿他们的违约金,不仅如此,对你们的茶叶,按照你与那商行约定的价格,我行决定加价二成,你们以为如何?”程氏兄弟同声说:“这样,贵行损失不是太大了吗?”“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那年,我行不是出错多付了宝号几千银圆,老主事不是悉数退回了我行吗?就凭这一点,我行就认为损失一点也值”。“那好,恭敬不如从命,到时我们的茶叶,送到贵行交货。”
那一年,万成隆茶号的茶叶,做得格外仔细,精挑细拣,包装精良,品级有了新的提高,获利丰厚,而且坐得了二千元银圆的额外之财(在另一家商行领取的定金,这家商行不要万成隆返还),不仅挽回了前几年的亏欠,而且茶号的经营又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方圆十几里的茶农都乐意把鲜茶叶卖给他们,有些小茶号也把毛茶卖给他们,从此,万成隆生意兴隆,进入了名茶号的行列。
浮梁茶五钱
温古
很久以前,有一浮梁茶商,从水路将茶叶运往广州去卖。当船行到鹅颈滩头时,一个身穿青衣的羸弱老人,站在岸边连连向船夫招手,要求搭乘一段路,船夫询问茶商,茶商说“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就慷慨地答应了。
那老人上了船以后,既不向船夫道谢,也不向茶商道谢,又不告知他所要去的地方,钻进船舱,倒头便睡。开饭时,茶商把他叫醒,请他吃饭,他也毫不推辞,端起碗来就吃,吃完了放下碗就睡。一路行程二十多天,这个老人都是吃了睡、睡了吃,一句感谢的言语也没有,茶商也不计较,依然是很好的招待他。
经过二十多天的调理,这个羸弱的老人,蜡黄的脸色变得红润了,精神也好了许多。算来离广州的行程只有一天多了,这天中午饭后,老人端起茶商泡好的茶呷了一口说:“好茶,既清香甘甜又醒目提神,真是名不虚传。”他放下茶杯,对茶商说:“先生,你知道我是谁吗?”茶商摇摇头说:“既不知老先生尊姓大名,更不知仙乡何处。”那老人说:“我是一名郎中,前往广州行医治病,谢谢你一路的照顾,你的好心和你的好茶叶一定会给你带来财运,你船到广州后,找好客栈,用一块白布写上‘浮梁茶’三字挂于客栈外,生意一定兴隆。”
船到广州,老人离船而去。茶商找到客栈,雇请脚夫把茶叶运往客栈后,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用一块白绸亲手写上“浮梁茶”三个苍劲的大字,高悬在客栈的门外,次日一早,忽听门外人声鼎沸:“找到了,找到了,这里有浮梁茶卖。”随之涌进一群人,他们手上各拿一张写有“浮梁茶五钱作药引”的处方。茶商见顾客盈门,连忙招呼伙计称茶。主仆二人,一人收银,一人称茶,忙得不亦乐乎,许多药店老板也纷纷上门,不过几天,一船茶叶便销售完毕。
自此以后,浮梁茶在广州的销路大开,只要是听说浮梁茶到了,广州的百姓都争相购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