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诺贝尔文学奖:经典作品引领思想之路

诺贝尔文学奖:经典作品引领思想之路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推迟,或将与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同时颁发,这不是诺贝尔文学奖第一次出现空缺,在过去的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已经发生过七届没有颁奖的情况。文学需要经典,被贴上诺贝尔文学奖标签的作品,无论是否有争议,都无法排除它们已经进入经典的行列。诺贝尔文学奖是一条道路,站在道路两侧的作家与他们的作品,是闪烁着光亮的路标,沿着这条路走不会迷路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诺贝尔文学奖:经典作品引领思想之路

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推迟,或将与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同时颁发,这不是诺贝尔文学奖第一次出现空缺,在过去的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已经发生过七届没有颁奖的情况。每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发,总会带来诸多谈资,促进获奖图书的销售,因此,诺贝尔文学奖的空缺,多少都有点令人遗憾。

不过,著名文学评论家、编辑家汪兆骞先生新近出版的《文学即人学——诺贝尔文学奖百年群星闪耀时》,或许能弥补一下这份遗憾。在这本书里,汪兆骞从1901年首届的苏利·普吕多姆到2017年第110届的石黑一雄,都作了全面的介绍、解读与评价。

用“诺贝尔文学奖百年群星闪耀时”作为《文学即人学》的副标题再合适不过,110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名字,已经成为文学星空上最闪亮的星,当然,在这个星群中,也有极具大众知名度的“偶像派”,如泰戈尔海明威、马尔克斯、鲍勃·迪伦,也有一些名字看上去很生疏的“低调派”,但无论怎样,诺贝尔文学奖都是一道高高的门槛,跨过去之后的作家,都值得读者们仰望,有选择地阅读。

作为一名编辑家,本书作者汪兆骞以平等而审慎的态度,来面对进入他笔下的作家们。在全书中,汪兆骞极少显露对获奖作家的偏爱,他试图用简洁而丰富的信息,在每位获奖者所占有的简短篇幅里,来呈现他们一生的创作及文学观,整体的文风是庄重、大气、稳妥的。对于想要在一本书中整体把握获奖作家全貌的读者来说,《文学即人学——诺贝尔文学奖百年群星闪耀时》以殿堂式的呈列手段,提供了一目了然的视角。

重视诺贝尔文学奖,但不把文学的审美价值与奖项进行对标,这是汪兆骞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态度,卡夫卡托尔斯泰、马塞尔·普鲁斯特、博尔赫斯、詹姆斯·乔伊斯鲁迅……这些没有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完全可以组成另外一个非诺贝尔文学奖作家阵容,而且他们的拥趸也一样庞大。这些年,在国内非常流行的作家毛姆、菲茨杰拉德、村上春树等,也未进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阵列,但他们的作品对读者在精神与生活方面的影响却都是巨大的。

诺贝尔文学奖是门槛,但它不是一条所谓的文学金线,对于那些毕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并且在文学史上留下鲜明印迹的作家们来说,为谁而写作,才是驱动他们创作欲望的根本。为国家与人民而写,为内心的狂放与不安而写,为人性的温暖与阴冷而写……终归任何伟大的文学作品,写的都是人的生存、命运、思想。所以,那些愿意在写作中奉献自己灵魂的作家,都是值得尊敬的,通过阅读他们的作品,读者最终能够看清生而为人的真相。(www.xing528.com)

文学需要经典,被贴上诺贝尔文学奖标签的作品,无论是否有争议,都无法排除它们已经进入经典的行列。诺贝尔文学奖是一条道路,站在道路两侧的作家与他们的作品,是闪烁着光亮的路标,沿着这条路走不会迷路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最近这几年,“重读经典”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意识到,在碎片化阅读逐渐消解人的整体思考能力之时,唯有经典阅读,才能让大家重新回归心灵的沉静,以抵抗时代的浮躁与焦虑。文学经典作品在包装重印的精致化方面,在销量的稳步提升方面,都让人感到欣喜。更多的人读经典,总比太多的人被捆绑在手机上读机器智能分配的图文值得高兴

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以把《文学即人学——诺贝尔文学奖百年群星闪耀时》当成一本品读书来看,也可当成一本工具书来看,它可以帮你寻找到符合阅读胃口的作家,在“好读与否”方面给你一个快速的判断过程。当然,想要验证自己与某位获奖作家是否建立有情感共鸣,还得真正阅读完他们的代表作品,再决定是否拿来他们的全系著作,深度了解他们的文学与思想境界。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的作品必须读,但无须全部读,通过阅读哪怕有一少部分获奖作家走进了你的内心,都会让你在面对生活时变得强大,毕竟“文学即人学”,现代人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那些优秀的作家们都早已在作品里给予了答案,我们只需对照这答案“按方取药”即可。

(《香港文汇报》2018年12月3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